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223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涉及绞线收线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导线轮和移动导线轮,所述移动导线轮的端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导线轮、调节机构、驱动机构、连杆,使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带动两个移动杆同步升降移动,从而两个移动杆分别带动同一列排的两个移动导线轮同步升降移动,而同一列排的两个移动导线轮又通过连杆带动同一横排的三个移动导线轮同步升降移动,从而通过同步调节移动导线轮的高度来实现铜线张力的松紧,当移动导线轮高度较高时,则铜线的张力越紧,当移动导线轮高度较低时,则铜线的张力越松,使装置更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绞线收线,具体是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绞线用途广泛,绞线是有多股单线通过绞线机绞制而成,常用的有铜、铝两种,铜、铝线可以绞制成各种不同规格截面以及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的导线电芯,

2、绞线机是电线电缆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设备,是将铜线盘安装固定在放置架上,所有铜线分别从集线板的眼膜穿过,且根据收线轴长度调整排位幅度,收线轴对多根进行收线,且通过导线轮将多根单只铜线导向传递至绕线组件(铜线移动过程中会穿过传感器,传感器会检测铜线表面是否有毛刺),绕线组件将多根单只导体扭成一股,扭成一股的铜线通过收卷辊进行收线。

3、现有的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在多个导线轮对铜线导向时其高度为固定高度,不便于对铜线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而有的导线轮高度可以调节,但导线轮组数量为多排,是通过一排一排调节高度的,无法实现多排同步调节的效果,会导致调节完成的导线轮高度不一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实现多排导线轮同步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用于对多根单股铜线进行绕线,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用于对缠绕完成的铜线进行收卷,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导线轮和移动导线轮,所述移动导线轮的端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导线轮进行升降移动;

3、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往复丝杆、移动杆;

4、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往复丝杆进行转动;

5、转动状态的所述往复丝杆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杆沿着其轨迹升降移动;

6、所述工作台的端部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和传动组件;

7、所述转杆用于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运行;

8、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组件进行转动。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架的端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收卷辊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收卷辊进行转动。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铜线表面是否有毛刺。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一同步带、第三同步轮、第二同步带;

12、所述第一同步轮安装于所述转杆的一端部,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同步轮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的外侧与所述第一同步带内侧的齿槽相啮合,所述第三同步轮安装于所述转杆的另一端部,所述第四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三同步轮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的外侧与所述第二同步带内侧的齿槽相啮合。

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

14、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同步轮的端部,所述第一锥齿轮安装于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二锥齿轮安装于所述往复丝杆的底端,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啮合状态的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用于带动所述往复丝杆转动。

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导线轮的端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呈“z”字形结构,所述支架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的通槽;

16、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往复丝杆螺纹连接,且所述往复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端部。

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导线轮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端部,且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移动杆进行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9、通过设置移动导线轮、调节机构、驱动机构、连杆,使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配合带动两个移动杆同步升降移动,从而两个移动杆分别带动同一列排的两个移动导线轮同步升降移动,而同一列排的两个移动导线轮又通过连杆带动同一横排的三个移动导线轮同步升降移动,从而通过同步调节移动导线轮的高度来实现铜线张力的松紧,当移动导线轮高度较高时,则铜线的张力越紧,当移动导线轮高度较低时,则铜线的张力越松,使装置更具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的一侧安装有绕线组件(4),所述绕线组件(4)用于对多根单股铜线进行绕线,所述机架(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收卷辊(2),所述收卷辊(2)用于对缠绕完成的铜线进行收卷,所述工作台(5)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导线轮(7)和移动导线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线轮(8)的端部安装有驱动机构(11),所述驱动机构(11)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导线轮(8)进行升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端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收卷辊(2)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3)用于带动所述收卷辊(2)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的顶端安装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6)用于检测铜线表面是否有毛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同步轮(902)、第二同步轮(903)、第一同步带(904)、第三同步轮(905)、第二同步带(906)、第四同步轮(9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轴(1101)、第一锥齿轮(1102)、第二锥齿轮(1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线轮(8)的端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呈“Z”字形结构,所述支架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杆(1105)滑动连接的通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线轮(8)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杆(1105)的端部,且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移动杆(1105)进行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的一侧安装有绕线组件(4),所述绕线组件(4)用于对多根单股铜线进行绕线,所述机架(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收卷辊(2),所述收卷辊(2)用于对缠绕完成的铜线进行收卷,所述工作台(5)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导线轮(7)和移动导线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线轮(8)的端部安装有驱动机构(11),所述驱动机构(11)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导线轮(8)进行升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端部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端部与所述收卷辊(2)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3)用于带动所述收卷辊(2)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绞线检测感应能力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的顶端安装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6)用于检测铜线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柏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