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制造技术_技高网

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868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包括工装基体,工装基体左右两侧各转动装配有一组摆臂支架,摆臂支架一端设置有悬挂轮;工装基体内部集成设置有摆臂驱动机构;两组摆臂支架上均集成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动力衔接有驱动轮,驱动轮能抵接在汇流排侧部;工装基体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组打磨机构,两组打磨机构均包括支臂、打磨轮、以及执行组件;其中,支臂与工装基体转动连接,工装基体与支臂之间设有支臂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臂向上转动,让以上打磨轮能够抵接在汇流排下侧的接触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接触网的接触线进行机械式标准化打磨,在作业效率、作业成本以及打磨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电气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


技术介绍

1、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而在现阶段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当中,刚性接触网因其自身结构简单、载流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无断线风险、安装方便以及维护简单等一系列优点,使其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牵引供电方式之一。其中,刚性接触网包括刚性悬挂汇流排以及刚性悬挂汇流排列车下端所夹持的接触线,而电力机车主要是通过电力机车顶部的受电弓与接触线摩擦获取电流。

2、在电力机车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弓网关系配合失衡导致接触网严重偏磨、接触线的磨耗急剧上升,严重缩短了接触线的寿命。并且还可能会导致站台接触线被严重剐丝,导致开关跳闸,汇流排剐蹭及烧伤、分段绝缘器部件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3、目前,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对刚性接触网中的接触线进行打磨作业,暂时缺乏相关的设备来对接触线进行抛光打磨。而人工打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打磨需要多人相互配合,工作效率低、成本高。2、打磨的精度靠人工把控,标准不统一,容易导致二次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能够对接触网的接触线进行机械式标准化打磨,在作业效率、作业成本以及打磨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基体,所述工装基体左右两侧各装配有一组摆臂支架,两组所述摆臂支架均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工装基体侧部,所述摆臂支架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悬挂轮;所述工装基体内部集成设置有摆臂驱动机构,所述摆臂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摆臂支架转动,以使所述悬挂轮能够悬挂支撑在接触网的汇流排上;两组所述摆臂支架上均集成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动力衔接有驱动轮,当所述悬挂轮悬挂支撑在接触网的汇流排上时,所述驱动轮抵接在汇流排侧部;所述工装基体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组打磨机构,两组所述打磨机构均包括支臂、转动设置在支臂外端的打磨轮、以及用于驱动打磨轮打磨旋转的执行组件;其中,所述支臂与工装基体转动连接,所述工装基体与支臂之间设有支臂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臂向上转动,让以上所述打磨轮能够抵接在汇流排下侧的接触线上。

4、采用上述结构,先通过摆臂驱动机构将摆臂支架张开,然后安装到汇流排上后,通过摆臂驱动机构将摆臂支架合拢,让悬挂轮压迫在汇流排上端面,使工装基体通过悬挂轮悬挂在汇流排上。当工装基体悬挂在汇流排上后,支臂驱动组件控制打磨机构收缩开合角度,使打磨轮抵靠在汇流排底面上的接触线上,然后通过执行组件驱动打磨轮旋转。并且,摆臂支架完全合拢后,驱动轮与汇流排侧部相抵接,可通过驱动电机来带动工装基体进行前后移动。

5、作为优选:所述摆臂支架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竖直装配在安装腔内,所述摆臂支架向下延伸的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套装在转轴上;所述摆臂支架上部设有悬挂件,所述悬挂轮转动安装在悬挂件前后两端;所述摆臂支架上部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镂空部,所述驱动轮转动安装在镂空部下端面上,所述驱动轮和驱动电机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一一对应。采用上述结构,当摆臂支架合拢,让悬挂轮压迫在汇流排上端面时,驱动轮水平横置在摆臂支架的上部。此时,驱动轮的轮面与汇流排侧部接触,使驱动电机能带动驱动轮转动,进而使工装基体能进行前后移动。悬挂轮转动安装的设置,使工装基体能通过悬挂轮挂装在汇流排上,并且悬挂轮能减小了工装基体前后移动时的摩擦力。

6、作为优选:所述摆臂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工装基体中部的双输出电机,所述双输出电机左右两侧水平对称的设置有两组输出轴,两组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输出轴上均螺纹套装有第一过渡件;所述摆臂支架内侧均固接有第二过渡件,所述第二过渡件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过渡件两侧均固接有转动连接柱,所述转动连接柱套装在第一条形孔内。采用上述结构,当两组输出轴转动时,能将输出轴的转动转化为第一过渡件沿其长度方向的移动。转动连接柱一端固接在第一过渡件上,另一端套装在第一条形孔内,使得第一过渡件的移动能带动为第二过渡件发生转动,进而达到驱动摆臂支架进行转动的目的。

7、作为优选:所述工装基体前后两端各设有两组定位轮组件,所述定位轮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工装基体上的转动臂以及转动安装在转动臂外端的定位轮,所述转动臂与工装基体之间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施加有使转动臂保持向上转动趋势的力。采用上述结构,定位轮组件的设置,使得在安装该打磨工装时,只需要用定位轮抵接到汇流排底部的凹槽内,然后就能控制摆臂支架转动,使悬挂轮挂装在汇流排上。并且定位轮组件在该打磨工装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定位轮可通过弹性元件弹性抵接在汇流排上凹槽内,可以消除定位轮与汇流排上凹槽端面的间隙,保证定位轮运动的平顺性。

8、作为优选:所述支臂一端铰接在工装基体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支臂驱动组件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缸体转动连接在工装基体上,所述电动推杆的缸杆顶部设有转接轴,转接轴活动套装在所述第二条形孔内。采用上述结构,电动推杆带动转接轴前后运动,转接轴套装在第二条形孔内,使转接轴相对于圆形通孔可发生转动,相对于第二条形孔可发生转动和滑动,由于电动推杆一端转动的安装在工装基体上,故而电动推杆的直线运动能转化为控制支臂的转动。

9、作为优选: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内嵌于中部的打磨电机以及动力衔接在打磨轮与打磨电机之间的皮带机构;所述打磨轮表面复合有纤维涂层。采用上述结构,打磨电机通过皮带机构带动打磨轮进行旋转运动。打磨轮)表面复合有纤维涂层,能更好的对接触线进行抛光。

10、作为优选:所述打磨轮通过安装轴转动设置在支臂外端侧部,所述皮带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套装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的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固装在打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固装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调节皮带内侧在对应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的位置设有张紧轮。采用上述结构,打磨电机启动后,打磨电机输出轴直接带动第一皮带轮,然后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至第二皮带轮,然后第二皮带轮带动打磨轮旋转,可通过调节第三皮带轮的位置调节皮带松紧程度,避免皮带打滑。

11、作为优选:所述工装基体下端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分别正对两组所述打磨机构的打磨轮。采用上述结构,摄像头的设置能对接触线打磨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确保打磨质量。

12、作为优选:还包括举升辅助工具,所述举升辅助工具包括中空的下杆部和滑动套装在下杆部内的上杆部,所述上杆部外壁上固设有齿条,所述下杆部上端固设有卡座,所述卡座上转动安装有扳手,扳手上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弧形齿部。采用上述结构,先将扳手转动至水平,使弧形齿部从齿条内释放出来,然后将上杆部从下杆部内抽出到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基体(1),所述工装基体(1)左右两侧各装配有一组摆臂支架(2),两组所述摆臂支架(2)均通过转轴(27)转动安装在工装基体(1)侧部,所述摆臂支架(2)远离转轴(27)的一端设置有悬挂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支架(2)内部设有安装腔(23),所述驱动电机(a2)竖直装配在安装腔(23)内,所述摆臂支架(2)向下延伸的设有铰接部(25),所述铰接部(25)套装在转轴(27)上;所述摆臂支架(2)上部设有悬挂件(24),所述悬挂轮(22)转动安装在悬挂件(24)前后两端;所述摆臂支架(2)上部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镂空部(26),所述驱动轮(21)转动安装在镂空部(26)下端面上,所述驱动轮(21)和驱动电机(a2)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驱动机构(B)包括安装在工装基体(1)中部的双输出电机(a1),所述双输出电机(a1)左右两侧水平对称的设置有两组输出轴(a11),两组所述输出轴(a11)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输出轴(a11)上均螺纹套装有第一过渡件(c1);所述摆臂支架(2)内侧均固接有第二过渡件(c2),所述第二过渡件(c2)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b1),所述第一过渡件(c1)两侧均固接有转动连接柱(c3),所述转动连接柱(c3)套装在第一条形孔(b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基体(1)前后两端各设有两组定位轮组件(11),所述定位轮组件(11)包括转动安装在工装基体(1)上的转动臂(112)以及转动安装在转动臂(112)外端的定位轮(111),所述转动臂(112)与工装基体(1)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2),所述弹性元件(12)施加有使转动臂(112)保持向上转动趋势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32)一端铰接在工装基体(1)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条形孔(b2);所述支臂驱动组件(a3)为电动推杆(a32),所述电动推杆(a32)的缸体转动连接在工装基体(1)上,所述电动推杆(a32)的缸杆顶部设有转接轴(b3),转接轴(b3)活动套装在所述第二条形孔(b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a4)包括内嵌于中部的打磨电机(a41)以及动力衔接在打磨轮(31)与打磨电机(a41)之间的皮带机构(a42);所述打磨轮(31)表面复合有纤维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31)通过安装轴(b4)转动设置在支臂(32)外端侧部,所述皮带机构(a42)包括第一皮带轮(1a)、第二皮带轮(2a)以及套装在第一皮带轮(1a)和第二皮带轮(2a)上的皮带(4a),所述第一皮带轮(1a)固装在打磨电机(a41)的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2a)固装在所述安装轴(b4)上,所述调节皮带(4a)内侧在对应第一皮带轮(1a)和第二皮带轮(2a)之间的位置设有张紧轮(3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基体(1)下端设置有底盖(4),所述底盖(4)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摄像头(51)和第二摄像头(52),所述第一摄像头(51)和第二摄像头(52)分别正对两组所述打磨机构(3)的打磨轮(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举升辅助工具(A),所述举升辅助工具(A)包括中空的下杆部(A1)和滑动套装在下杆部(A1)内的上杆部(A2),所述上杆部(A2)外壁上固设有齿条(A12),所述下杆部(A1)上端固设有卡座(A3),所述卡座(A3)上转动安装有扳手(A31),扳手(A31)上设有与齿条(A12)相啮合的弧形齿部(A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部(A2)上滑动安装有托架(A4),所述托架(A4)上设有定位座(A41),所述定位座(A41)与底盖(4)相适应,所述上杆部(A2)上安装有手摇绞盘(A5),所述手摇绞盘(A5)上连接有钢丝绳(A6),所述钢丝绳(A6)通过第一滑轮组(A7)与托架(A4)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基体(1),所述工装基体(1)左右两侧各装配有一组摆臂支架(2),两组所述摆臂支架(2)均通过转轴(27)转动安装在工装基体(1)侧部,所述摆臂支架(2)远离转轴(27)的一端设置有悬挂轮(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支架(2)内部设有安装腔(23),所述驱动电机(a2)竖直装配在安装腔(23)内,所述摆臂支架(2)向下延伸的设有铰接部(25),所述铰接部(25)套装在转轴(27)上;所述摆臂支架(2)上部设有悬挂件(24),所述悬挂轮(22)转动安装在悬挂件(24)前后两端;所述摆臂支架(2)上部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镂空部(26),所述驱动轮(21)转动安装在镂空部(26)下端面上,所述驱动轮(21)和驱动电机(a2)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驱动机构(b)包括安装在工装基体(1)中部的双输出电机(a1),所述双输出电机(a1)左右两侧水平对称的设置有两组输出轴(a11),两组所述输出轴(a11)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输出轴(a11)上均螺纹套装有第一过渡件(c1);所述摆臂支架(2)内侧均固接有第二过渡件(c2),所述第二过渡件(c2)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孔(b1),所述第一过渡件(c1)两侧均固接有转动连接柱(c3),所述转动连接柱(c3)套装在第一条形孔(b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基体(1)前后两端各设有两组定位轮组件(11),所述定位轮组件(11)包括转动安装在工装基体(1)上的转动臂(112)以及转动安装在转动臂(112)外端的定位轮(111),所述转动臂(112)与工装基体(1)之间设有弹性元件(12),所述弹性元件(12)施加有使转动臂(112)保持向上转动趋势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接触线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32)一端铰接在工装基体(1)上,另一端设有第二条形孔(b2);所述支臂驱动组件(a3)为电动推杆(a32),所述电动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伟蔡树宝乔楠胡银龙李齐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