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因子检测,具体公开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1、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例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因此需要通过vr设备对生物所处的场地进行生态因子相关数据检测,该数据在经过数据识别系统进行出后,可通过vr设备直接观察对应生物所处生态环境的生态因子相关数据。
2、由于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所处的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检测系统所获得数据比较多,通过数据识别系统处理起来工作量较大,要想做到在vr设备上同步显示生态因子的相关参数,对数据识别系统的散热性能要求较高,现有的数据识别系统安装在vr设备的内部,在有限的空间内会导致对数据识别系统的散热性能较差,且两者组合在一起,整体的重量偏重,人员佩戴舒适感较差,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侧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螺栓(2)安装有位于外壳(1)内侧的散热机构(3),所述散热机构(3)顶部的内部套装有导流机构(4),且散热机构(3)底部的外侧安装有流量调节机构(5),所述流量调节机构(5)底端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安装在散热机构(3)下方的驱动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3)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导流机构(4)外侧的第一固定座(7),且散热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驱动机构(6)外侧的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8)两侧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机构(9)分别共同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侧的内部均通过第一螺栓(2)安装有位于外壳(1)内侧的散热机构(3),所述散热机构(3)顶部的内部套装有导流机构(4),且散热机构(3)底部的外侧安装有流量调节机构(5),所述流量调节机构(5)底端的内部螺纹套接有安装在散热机构(3)下方的驱动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3)的顶部设置有位于导流机构(4)外侧的第一固定座(7),且散热机构(3)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驱动机构(6)外侧的第二固定座(8),所述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座(8)两侧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机构(9)分别共同安装有数据处理单元(10)和图像处理单元(11),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0)采用5g信号与vr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外壳(1)内侧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电池组(12),且外壳(1)的外侧安装有绑带(13),所述外壳(1)顶部的外侧套装有内部设置有排气槽(14)的顶盖(15),所述散热机构(3)的外侧安装有分别与驱动机构(6)、数据处理单元(10)、图像处理单元(11)和电池组(12)之间进行电连接的控制器(16),所述导流机构(4)的上方连通有与控制器(16)之间进行电连接的冷却液输送机构(17),所述第一固定座(7)顶部的内部通过第三螺栓(18)安装有位于冷却液输送机构(17)内侧且与控制器(16)之间进行电连接的风扇(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侧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控制器(16)之间进行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1),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且位于第二固定座(8)下方的支撑板(22),且外壳(1)远离绑带(13)的一侧内部设置有位于控制器(16)一侧的开关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通过第一螺栓(2)安装在外壳(1)内侧的散热座(31),所述散热座(31)的内部设置有垂直分布的第一管道(32)和第二管道(33),且散热座(3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热座(34),所述导热座(34)的表面均贴装有导热泥(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vr技术的场地生态因子数据识别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分别螺纹套接在第一固定座(7)和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丽铧,郑峰霖,高伟,刘邑君,阙青敏,徐韫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