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858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奥氏体基Fe‑Mn‑Al‑C轻质高强钢所限定的化学成分范围为基础,制定出合金钢化学成分;经过热力学计算软件JMatPro计算后,得到不同合金不同温度下各相含量性质图;基于不同合金不同温度下各相含量性质图,调整优化微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含量,确定出调整后的合金元素成分的取值范围,得到优化后合金的化学成分;按照优化后合金的化学成分称取原料进行熔炼、加工成形得到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制备得到的合金钢具有较低的密度、较高的强度,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延伸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降低汽车的能耗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从汽车自身出发降低车身重量,使汽车轻量化是非常重要的节能减排举措之一。因此,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开发获得了大量的研究关注,不仅能够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上具有很好的环保价值,而且也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先进高强钢(ahss)因在强度和延伸率之间具有良好的匹配,深受汽车行业的研究人员青睐,用以提高燃油效率,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在钢中添加铝、硅、镁等轻质元素获得的第三代ahss轻质钢不仅具有低密度,还能同时拥有高强钢良好的强度和延展性。其中,fe-mn-al-c系轻质钢密度为6.2~7.0g/cm3,强塑积30~60gpa%,是目前认为最具有潜力的汽车轻量化材料。

2、由于al元素是降低fe-mn-al-c轻质钢密度最主要的元素,al元素大量的添加会影响到奥氏体γ相的稳定性,但合金表现出的高延性、高强度和高的应变硬化率主要依赖于奥氏体γ相的稳定性。因此,通过配制相应al含量下更优的m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奥氏体基Fe-Mn-Al-C轻质高强钢所限定的化学成分范围为Mn:20-30wt.%,Al:5-12wt.%,C:0.5-1.5wt.%,余量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奥氏体基Fe-Mn-Al-C轻质高强钢的强度和延伸率制定出合金钢化学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奥氏体基fe-mn-al-c轻质高强钢所限定的化学成分范围为mn:20-30wt.%,al:5-12wt.%,c:0.5-1.5wt.%,余量为f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奥氏体基fe-mn-al-c轻质高强钢的强度和延伸率制定出合金钢化学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mn、高al含量轻质高强钢的成分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钢化学成分范围为mn:24-30wt.%,al:10-12wt.%,c:0.9-2.0wt.%,ti:0-0.4wt.%,余量为fe;其中,al为α相稳定元素,mn为奥氏体γ相稳定元素,c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田丰硕刘世锋魏瑛康王建勇张亮亮贾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