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信息,具体为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化建设也快速发展,而虚拟建筑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建筑介绍等都是建立在二维平面地图和影像地图的基础上,已经不能满足售楼处对外宣传、园区导航、信息化管理的多元化功能需求,建筑三维轻量化展示是大势所趋,通过数字系统,设计师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建筑物进行实时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并进行设计优化和决策支持,可以通过模拟不同材料、系统配置和能源效率方案,评估其对建筑性能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团队在早期阶段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设计错误和施工变更的风险。通过模拟和分析,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施工冲突、材料浪费、能源浪费等问题,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4、s1:数据采集传输、通过使用传感器和其他数据采集设备,收集建筑物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能耗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传输到系统中;
5、s2:
6、s3: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bim模型呈现为逼真的三维场景,用户可以通过头戴式交互设备进入虚拟环境中,与建筑物进行互动和探索;
7、s4:数据分析评估、基于bim模型和实际数据,系统可以进行各种分析和模拟,如能源效率评估、结构分析、照明仿真等,这些分析和模拟结果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建筑物的性能,并进行优化设计;
8、s5:监测与信息预警、系统可以与实际建筑物进行实时连接,并监测建筑物的运行状态,通过与传感器网络和数据分析的结合,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反馈和预警,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9、所述头戴式交互设备一侧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一侧贯穿头戴式交互设备延伸至设备内部,所述固定壳远离头戴式交互设备的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固定壳内置有驱动组件和耳麦,所述耳麦通过驱动组件进行移动,所述固定壳内安装有用于控制驱动组件启停的触发组件,所述耳麦通过触发组件与驱动组件固定。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表面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与固定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涡杆。
11、优选的,所述涡杆靠近固定壳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与涡杆啮合连接,所述涡轮中部套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靠近交互式设备的一端与固定壳内壁转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转动辊与涡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表面套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呈长条弧形结构,所述转动座与转动辊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13、优选的,所述转动座靠近固定壳中心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弧度与转动座保持一致,所述滑动槽内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滑动槽槽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运动座。
14、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一侧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连通窗口,所述运动座靠近耳麦的一端穿过连通窗口延伸至头戴式交互设备内部,所述运动座在头戴式交互设备内部的一端通过触发组件与耳麦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液压套筒,所述第一液压套筒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与运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套筒内置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与第一液压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运动杆在第一液压套筒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16、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第一液压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运动杆远离第一液压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运动杆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贴合座和耳麦,所述贴合座为柔性橡胶材质,所述贴合座与耳麦之间存在空隙。
17、优选的,所述贴合座设置在耳麦靠近头戴式交互设备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套筒远离耳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软管,所述液压软管远离第一液压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套筒,所述第一液压套筒通过液压软管与第二液压套筒连通,所述第二液压套筒内置有运动杆。
18、优选的,所述运动杆远离第二液压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远离第二液压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与固定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端与装置内置单片机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输出端与伺服电机控制单元输入端电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时展示建筑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的特点,其中交互式设备可以自动根据使用者头部的形状和位置进行自动调整,无需手动操作,提供了更便捷的使用体验,可以实现精确的转动控制,确保耳麦的准确位置和覆盖范围,通过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的控制,可以实现精准的耳麦位置适配,避免佩戴不合适导致的不适感,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整体装置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耳朵,耳麦可以精准将耳朵覆盖,提高了适配性,使用者可以使用头戴式交互设备与三维建筑系统进行信息互动,充分感知建筑信息,提升了信息互动效率,他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建筑物的外观和功能,并提出反馈和建议,这有助于促进更好的沟通和参与,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各方的期望和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表面套接有固定环(202),所述固定环(202)一侧与固定壳(1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涡杆(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杆(203)靠近固定壳(10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涡轮(205),所述涡轮(205)与涡杆(203)啮合连接,所述涡轮(205)中部套接有转动辊(204),所述转动辊(204)一端与固定壳(101)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204)与涡轮(20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204)表面套接有转动座(206),所述转动座(206)呈长条弧形结构,所述转动座(206)与转动辊(20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206)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01)一侧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连通窗口(103),所述运动座(210)靠近耳麦(211)的一端穿过连通窗口(103)延伸至头戴式交互设备(1)内部,所述运动座(210)在头戴式交互设备(1)内部的一端通过触发组件(3)与耳麦(2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3)包括第一液压套筒(301),所述第一液压套筒(301)靠近伺服电机(201)的一端与运动座(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套筒(301)内置有运动杆(302),所述运动杆(302)与第一液压套筒(3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运动杆(302)在第一液压套筒(30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03)与第一液压套筒(3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运动杆(302)远离第一液压套筒(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04),所述安装板(304)远离运动杆(302)的一面固定连接有贴合座(305)和耳麦(211),所述贴合座(305)为柔性橡胶材质,所述贴合座(305)与耳麦(211)之间存在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座(305)设置在耳麦(211)靠近头戴式交互设备(1)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一液压套筒(301)远离耳麦(2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液压软管(306),所述液压软管(306)远离第一液压套筒(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套筒(307),所述第一液压套筒(301)通过液压软管(306)与第二液压套筒(307)连通,所述第二液压套筒(307)内置有运动杆(3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杆(302)远离第二液压套筒(307)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8),所述压力传感器(308)远离第二液压套筒(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9),所述固定板(309)一侧与固定壳(1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308)输出端与装置内置单片机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输出端与伺服电机(201)控制单元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表面套接有固定环(202),所述固定环(202)一侧与固定壳(10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涡杆(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杆(203)靠近固定壳(10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涡轮(205),所述涡轮(205)与涡杆(203)啮合连接,所述涡轮(205)中部套接有转动辊(204),所述转动辊(204)一端与固定壳(101)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204)与涡轮(205)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204)表面套接有转动座(206),所述转动座(206)呈长条弧形结构,所述转动座(206)与转动辊(20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206)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206)靠近固定壳(101)中心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208),所述滑动槽(208)弧度与转动座(206)保持一致,所述滑动槽(208)内置有连接板(209),所述连接板(209)一端与滑动槽(208)槽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0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运动座(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三维轻量化显示的数字孪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01)一侧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连通窗口(103),所述运动座(210)靠近耳麦(211)的一端穿过连通窗口(103)延伸至头戴式交互设备(1)内部,所述运动座(210)在头戴式交互设备(1)内部的一端通过触发组件(3)与耳麦(21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观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