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850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19
本申请公开了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包括电液混合驱动机构,电液混合驱动机构包括压下油缸和进给装置;压下油缸具有活塞杆,活塞杆将压下油缸内部空间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进给装置包括电机和行星滚柱丝杠组件,行星滚柱丝杠组件包括壳体、丝杠以及与丝杠配合的活动件,活动件与壳体密封配合,活动件将壳体内部空间分为无油腔和有油腔,有油腔与无杆腔通过管路连通,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活动件移动。本申请利用行星滚柱丝杠组件控制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位移可以提供更好的位置精度控制、进给速度控制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利用液压作为传递介质可以得到更高的冲击载荷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领域,具体涉及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轧机使用液压系统来推动压下油缸位移,这种驱动方式位置精度控制差、进给速度控制、响应速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

2、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液混合驱动机构,包括压下油缸和进给装置;

4、所述压下油缸具有活塞杆,活塞杆将压下油缸内部空间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

5、所述进给装置包括电机和行星滚柱丝杠组件,所述行星滚柱丝杠组件包括壳体、丝杠以及与丝杠配合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壳体密封配合,活动件将壳体内部空间分为无油腔和有油腔,所述有油腔与所述无杆腔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件移动。

6、进给装置通过管路与压下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利用电机驱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件移动,从而控制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移动实现进给和轧制工作,利用行星滚柱丝杠组件控制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位移可以提供更好的位置精度控制、进给速度控制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利用液压作为传递介质可以得到更高的冲击载荷缓冲。

7、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电液混合驱动机构还包括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压下油缸上,用于检测活塞杆的位置。

8、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电液混合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无杆腔连通的检测管路,所述检测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位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无杆腔之间。

9、实际运用时,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来反馈调节,控制油路工作。

10、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给装置有多个,多个进给装置的有油腔均与所述压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11、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给装置有两个。

12、利用单侧双进给装置可以提供更大的滚压力,减少单个电机受力。

13、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联轴器,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杠连接。

14、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包括主供油管路、主回油管路、主溢流管路以及两套分系统,每套分系统均包括:

15、上文所述的电液混合驱动机构;

1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在第一工作位时,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在第二工作位时,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

17、第一管路,一端与主回油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端口连通;

18、第二管路,一端与主供油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

19、单向阀,设置在第二管路上,主供油管路能够通过单向阀单向的向第三端口输送液压油;

20、第一先导式溢流阀,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且连接点在第三端口和单向阀之间,另一端通过管路与主溢流管路连通;

21、第三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

22、单向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

23、第四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24、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设置在第四管路上,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使第四管路封闭,在第二状态下,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使第四管路连通;

25、溢流阀,设置在第四管路上,且位于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和无杆腔之间;

26、蓄能器;

27、第五管路,一端与所述主溢流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能器连通;

28、第二截止阀,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且连接点在溢流阀和无杆腔之间,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蓄能器连通;

29、常闭阀,设置在第五管路上;

30、第二先导式溢流阀,一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且连接点在溢流阀和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之间,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五管路连通,且连接点在常闭阀和主溢流管路之间。

31、单向溢流阀包括并联的单向阀和溢流阀,其中单向阀用于使液压油只能从第二端口向有杆腔输送。

32、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33、(1)进给动作: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

34、进给装置启动并按照设定速度来进行快速进给或者轧制工作,此时压下油缸的有杆腔的液压油通过单向节流阀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后回到主回油管路。

35、(2)定滚动作: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作位,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得电,切换至第二状态,系统通过进给装置和蓄能器来进行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定位和保压。

36、(3)退出动作: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切换至第二工作位,进给装置启动并按照设定速度来进行退出动作,主供油管路p的液压油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单向节流阀进入到压下油缸的有杆腔中进行补充。

37、本申请中,进给动作由进给装置完成,蓄能器用于进给结束后稳压,保持系统压力正常。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得电的作用是维持蓄能器工作,定滚动作主要通过蓄能器、压力传感器保持系统压力正常和位移传感器控制位置来实现。

38、本申请的常闭截止阀主要用于蓄能器维修、更换时与油路断开,以及蓄能器油压过载时泄压用。

39、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的滤油器,所述滤油器在所述第三端口和单向阀之间,所述第一先导式溢流阀与第二管路的连接点在滤油器和单向阀之间。

40、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一端向外伸出,活塞杆向外伸出的一端用于与轧机件连接,所述轧机件用于与待加工工件配合。

41、实际运用时,轧机件可以为滚丝轮,此时,进给是左右滚丝轮径向进给运动,定滚是左右滚丝轮进给结束后,保持滚丝轮位置固定。

42、于本专利技术其中一实施例中,两个分系统的活塞杆同步伸出或缩回。

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进给装置通过管路与压下油缸的无杆腔相连,利用电机驱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件移动,从而控制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移动实现进给和轧制工作,利用行星滚柱丝杠组件控制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位移可以提供更好的位置精度控制、进给速度控制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利用液压作为传递介质可以得到更高的冲击载荷缓冲。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供油管路、主回油管路、主溢流管路以及两套分系统,每套分系统均包括电液混合驱动机构,所述电液混合驱动机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的滤油器,所述滤油器在所述第三端口和单向阀之间,所述第一先导式溢流阀与第二管路的连接点在滤油器和单向阀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一端向外伸出,活塞杆向外伸出的一端用于与轧机件连接,所述轧机件用于与待加工工件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分系统的活塞杆同步伸出或缩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混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有多个,多个进给装置的有油腔均与所述压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液混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有两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混合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混合驱动机构还包括联轴器,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丝杠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供油管路、主回油管路、主溢流管路以及两套分系统,每套分系统均包括电液混合驱动机构,所述电液混合驱动机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管路上的滤油器,所述滤油器在所述第三端口和单向阀之间,所述第一先导式溢流阀与第二管路的连接点在滤油器和单向阀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液混合驱动的轧机压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下油缸的活塞杆的一端向外伸出,活塞杆向外伸出的一端用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新平单作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剑机电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