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8400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先在采区1和采区2之间确定治理区域,并在治理区域内划分第一至第四区域形成连续的治理带,各个区域均具有特定功能,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为能量吸收区,用于吸收后续开采及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地应力能量及瓦斯冲击能量;第二区域为能量分割区,用于将采区1回采产生的能量和采区2掘进产生的能量分割;第四区域为能量抵抗区,用于抵抗经过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弱化后采区1传来的地应力能量;通过四个区域的协同作用,能够同时实现地应力的吸收、分割和抵抗,将整体煤层中的地应力能量与瓦斯能量分割开并分别进行吸收缓冲,以降低复合灾害的风险,从而实现采区1和采区2的安全开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岩动力灾害防治,具体涉及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深煤炭开采不断增加,小构造和采动应力叠加引发复杂煤岩动力灾害,引起广泛关注。这种复合灾害由深部高瓦斯压力、高地应力、低渗透煤层及围岩耦合作用引发。不同于浅部开采阶段的单一灾害,深部复合灾害表现为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的双重特征。冲击地压或强矿震后,会产生广泛的裂隙通道,这些裂隙通道导致瓦斯异常涌出,加剧高瓦斯区的突出灾害。此外,瓦斯还影响煤体强度、变形破裂和冲击倾向性,增加灾害复杂性。因此,需要预测和防控这种矿压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高瓦斯大埋深煤层中双工作面相遇是潜在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煤矿在上覆煤层采区回采同时,进行下覆煤层采区机巷的掘进,但深部开采增加了复合动力灾害风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能在有效防止矿压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发生的前提下,实现双工作面相遇的开采,从而有效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是本行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通过在双工作面之前施工治理区域,能在有效防止矿压瓦斯复合型动力灾害发生的前提下,实现双工作面相遇的开采,从而有效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具体步骤为:

3、a、选择治理区域位置:先确定采区1巷道位置及采区2预掘进巷道位置,并根据上述位置,在采区1巷道与采区2预掘进巷道之间的采区2煤层区域确定为治理区域;

4、b、治理区域内部划分:在采区1煤层尚未回采前以及采区2巷道尚未开始掘进前,在步骤a确定的治理区域内,从采区1向采区2的方向依次将其划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区域最靠近采区1巷道,第四区域最靠近采区2预掘进巷道;其中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两者面积相同、且在四个区域中面积最大;第二区域的面积大于第四区域的面积;

5、c、施工治理区域:按照步骤b的划分分别施工四个区域,使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形成为能量吸收区,用于吸收后续开采及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地应力能量及瓦斯冲击能量;第二区域形成能量分割区,用于将采区1回采产生的能量和采区2掘进产生的能量分割,使采区1回采产生的能量通过第一区域吸收,采区2掘进产生的能量通过第三区域吸收;第四区域形成能量抵抗区,用于抵抗经过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弱化后采区1传来的地应力能量,增强采区2煤体的稳定性;

6、d、双工作面同时开采:完成步骤c后,开始同时进行采区1煤层的回采以及采区2巷道的掘进,此时采区1回采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被第一区域吸收,剩余能量经过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能量分割及吸收后,极少能量到达第四区域,被第四区域抵抗,完成采区1能量缓冲的作用,同时采区2掘进产生的能量经过能量抵抗区弱化后被第三区域吸收,剩余能量在第二区域内完成能量缓冲作用;通过将采区1和采区2两者能量分割并分别吸收,将整体煤层中的地应力能量与瓦斯能量分割开并分别进行吸收缓冲,以降低复合灾害的风险,从而实现采区1和采区2的安全开采。

7、进一步,所述第一区域至第四区域的形状均为矩形,且并排布设。

8、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面积分别占治理区域的42%;第二区域的面积占治理区域的10%;第四区域的面积占治理区域的6%。采用该占比使得治理区域对能量分割及吸收能达到最优效果。

9、进一步,所述步骤c中四个区域具体施工为:对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分别进行水力冲孔,卸载煤层中的地应力,同时抽采其中的瓦斯,释放两个区域内的地应力能量与瓦斯能量,使两个区域均成为能量吸收区;

10、对第二区域进行加密水力冲孔,使该区域冲孔密度至少为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冲孔密度的2倍以上,卸载该区域煤层中的地应力能量,减少应力传递到下方煤层,同时抽采煤层中的瓦斯,降低瓦斯浓度至0.4%以下,使其成为能量分割区;

11、对第四区域进行注浆加固操作,增强煤体稳定性,使其成为能量抵抗区。

12、进一步,所述水力冲孔为使用高压水流对煤层进行冲孔施工,注浆加固操作为向煤层注入具有增强结构特性的材料,如聚氨酯材料或硅酸盐水泥等。

13、进一步,所述步骤d中当采区1进行回采时,实施切顶留巷,切除已回采区域煤层的顶板,释放顶板应力能量,防止应力传递到采区2处的煤层中,同时保留采区1巷道,让其抵挡掉落的煤层顶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专利技术在采区1煤层尚未回采前以及采区2巷道尚未开始掘进前,确定治理区域,并在治理区域内划分第一区域至第四区域形成连续的治理带,各个区域均具有特定功能,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为能量吸收区,用于吸收后续开采及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地应力能量及瓦斯冲击能量;第二区域为能量分割区,用于将采区1回采产生的能量和采区2掘进产生的能量分割;第四区域为能量抵抗区,用于抵抗经过第一区域至第三区域弱化后采区1传来的地应力能量;通过四个区域的协同作用,能够同时实现地应力的吸收、分割和抵抗,将整体煤层中的地应力能量与瓦斯能量分割开并分别进行吸收缓冲,以降低复合灾害的风险,从而实现采区1和采区2的安全开采。

16、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施工措施均为矿井成熟的施工设备及方法,便于不同矿井直接使用,且整个施工过程简单,从而在各个不同矿井具有广泛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至第四区域的形状均为矩形,且并排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面积分别占治理区域的42%;第二区域的面积占治理区域的10%;第四区域的面积占治理区域的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四个区域具体施工为:对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分别进行水力冲孔,卸载煤层中的地应力,同时抽采其中的瓦斯,释放两个区域内的地应力能量与瓦斯能量,使两个区域均成为能量吸收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冲孔为使用高压水流对煤层进行冲孔施工,注浆加固操作为向煤层注入具有增强结构特性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当采区1进行回采时,实施切顶留巷,切除已回采区域煤层的顶板,释放顶板应力能量,防止应力传递到采区2处的煤层中,同时保留采区1巷道,让其抵挡掉落的煤层顶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至第四区域的形状均为矩形,且并排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面积分别占治理区域的42%;第二区域的面积占治理区域的10%;第四区域的面积占治理区域的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深井双工作面相遇复合灾害能量分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四个区域具体施工为:对第一区域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翟成曹锋段毅孙勇胡加振魏启磊杜晨军徐宏阳来永帅黄静汪再友柴保良杨润泽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许昌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