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826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4: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软化反渗机构、污泥处理机构、加药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软化反渗机构,具有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抗负荷变化能力强,适应原水水质大范围波动情况,沉淀效率高,排放污泥含固率高,去除硬度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并且通过反渗透浓水二次高效处理,大大提高系统回收率的同时,并降低反渗透浓水直排对环境的污染,组合膜工艺对高盐高硬度废水处理效率高,效果好,还能有效缓解膜污染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水泥行业循环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风吹损失等情况使循环水不断浓缩,导致水的电导率增加,易造成管道腐蚀,水的结垢倾向增大,结垢控制及腐蚀控制的难度增加。因此循环冷却水受浓缩倍数的制约,在运行中必须要排出一定量的浓水和补充一定量的新水。循环冷却排污水主要是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循环冷却水系统(冷却塔)运行过程中,由于硬度离子(如ca2+、mg2+、hco3-等)和侵蚀性离子(如cl-和so42-等)的浓度不断升高所产生的排污水,属微污染的高盐工业废水。水质特点主要表现为电导率高、含盐量大等。处理关键在于减小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回收处理和合理利用循环排污水,减少系统补水量,节约水资源,而且能极大的改善循环冷却水的整体状况。

2、目前行业内循环冷却水排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化学技术与物理技术,化学技术以石灰软化技术为主,石灰是一种常用的碱性水处理药剂,向水中投加石灰粉制备的乳液不仅可有效去除水中钙镁离子,有效降低硬度、碱度,还能降低水中溶解性磷酸盐浓度,可有效去除水中一定的悬浮有机物和无机物固体颗粒。物理处理技术主要以膜分离技术为主,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其孔径大小、透过性能以及推动力的差别可以大致分为:微滤膜(mf:0.1μm~10μm)、超滤膜(uf:1nm~20nm、)纳滤膜(nf:1nm~2nm)、反渗透膜(ro:0.1nm~0.7nm)等。上述膜分离技术均是以液体为分离对象,以压力为驱动力的分离膜技术。随着孔径的逐渐减小,分离膜的分离尺寸也会随之逐渐减小,操作压力逐渐增加。

3、传统石灰软化法除硬不彻底、药剂与待处理水混合反应不充分,污泥难以排除,处理效率低下,装置占地面积较大、处理工艺流程相对较为复杂;膜分离技术所产生的浓水低效处理甚至不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威胁较大,也于国家环保政府相违背等问题;单一膜处理技术对于高盐高硬度废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处理过程自动化程度低、需要投入人力成本较高,导致运行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软化反渗机构、污泥处理机构、加药机构,所述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和软化反渗机构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反应澄清机构的排污口与污泥处理机构连接,用于处理污泥,所述加药机构分别与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和软化反渗机构连接,用于供给反应药物。

4、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反渗透机构包括调节池、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第一反渗透装置、浓水池,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循环排污水排污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管道与浓水池的进水口连接。

5、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澄清机构包括软化反应器、澄清器、缓冲池,所述浓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软化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软化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澄清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澄清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道与缓冲池的进水口连接。

6、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超滤机构包括第二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产水池,所述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缓冲池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超滤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道与产水池的进水口连接。

7、上述方案中,所述软化反渗机构包括树脂软化器、第二反渗透装置、回用水池、浓液池,所述树脂软化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产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树脂软化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回用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浓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浓液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用水池的出水口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口连接。

8、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处理机构包括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机,所述澄清器的排泥出口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口相连,用于处理污泥。

9、上述方案中,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反渗透加药组件、反应澄清加药组件、软化反渗加药组件,所述反渗透加药组件用于给反渗透机构加药,所述反应澄清加药组件用于给反应澄清机构加药,所述软化反渗加药组件用于给软化反渗机构加药。

10、上述方案中,所述反渗透加药组件包括第一阻垢剂加药器,所述第一阻垢剂加药器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的加药口连接。

11、上述方案中,所述反应澄清加药组件包括碳酸钠加药器、石灰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助凝剂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氧化剂加药器、盐酸加药器,所述碳酸钠加药器、石灰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助凝剂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氧化剂加药器均通过管道与软化反应器的加药口连接,所述盐酸加药器通过管道与澄清器的加药口连接。

12、上述方案中,所述软化反渗加药组件包括还原剂加药器、第二阻垢剂加药器,所述还原剂加药器和第二阻垢剂加药器均通过管道与第二反渗透装置的加药口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软化反渗机构,具有表面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抗负荷变化能力强,适应原水水质大范围波动情况,沉淀效率高,排放污泥含固率高,去除硬度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并且通过反渗透浓水二次高效处理,大大提高系统回收率的同时,并降低反渗透浓水直排对环境的污染,组合膜工艺对高盐高硬度废水处理效率高,效果好,还能有效缓解膜污染堵塞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软化反渗机构、污泥处理机构、加药机构,所述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和软化反渗机构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反应澄清机构的排污口与污泥处理机构连接,用于处理污泥,所述加药机构分别与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和软化反渗机构连接,用于供给反应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反渗透机构包括调节池、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第一反渗透装置、浓水池,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循环排污水排污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管道与浓水池的进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澄清机构包括软化反应器、澄清器、缓冲池,所述浓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软化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软化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澄清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澄清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道与缓冲池的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超滤机构包括第二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产水池,所述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缓冲池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超滤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道与产水池的进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反渗机构包括树脂软化器、第二反渗透装置、回用水池、浓液池,所述树脂软化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产水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树脂软化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回用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反渗透装置的浓液出口通过管道与浓液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回用水池的出水口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的产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机构包括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机,所述澄清器的排泥出口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板框压滤机的进料口相连,用于处理污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机构包括反渗透加药组件、反应澄清加药组件、软化反渗加药组件,所述反渗透加药组件用于给反渗透机构加药,所述反应澄清加药组件用于给反应澄清机构加药,所述软化反渗加药组件用于给软化反渗机构加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加药组件包括第一阻垢剂加药器,所述第一阻垢剂加药器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的加药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澄清加药组件包括碳酸钠加药器、石灰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助凝剂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氧化剂加药器、盐酸加药器,所述碳酸钠加药器、石灰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助凝剂加药器、絮凝剂加药器、氧化剂加药器均通过管道与软化反应器的加药口连接,所述盐酸加药器通过管道与澄清器的加药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反渗加药组件包括还原剂加药器、第二阻垢剂加药器,所述还原剂加药器和第二阻垢剂加药器均通过管道与第二反渗透装置的加药口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软化反渗机构、污泥处理机构、加药机构,所述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过滤超滤机构和软化反渗机构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反应澄清机构的排污口与污泥处理机构连接,用于处理污泥,所述加药机构分别与过滤反渗透机构、反应澄清机构和软化反渗机构连接,用于供给反应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反渗透机构包括调节池、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第一反渗透装置、浓水池,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循环排污水排污口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一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通过管道与浓水池的进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澄清机构包括软化反应器、澄清器、缓冲池,所述浓水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软化反应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软化反应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澄清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澄清器的上清液出口通过管道与缓冲池的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超滤机构包括第二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产水池,所述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缓冲池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超滤装置的产水口通过管道与产水池的进水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制备中循环水排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反渗机构包括树脂软化器、第二反渗透装置、回用水池、浓液池,所述树脂软化器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产水池的出水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笠李海波张诚顾龙强王苗赵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龙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