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82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56
本申请涉及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包括初次衬层、外防水层、渗漏监测层、多孔渗水层、截排水层、内防水层和二次衬层,本申请通过初次衬层和二次衬层对隧道整体结构进行加固。内部在产生渗水时,通过多孔渗水层和截排水层进行排水。此外,内部在产生渗水时,还通过渗漏监测层进行监测,产生第一监测信号,衬砌结构产生形变时,由二次衬层内的第二光纤光栅产生第二监测信号,基于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便可以对复合衬砌结构的渗水情况和形变情况进行监测。本申请不仅能够及时排除渗漏水,防止内部结构腐蚀,还能够对渗水和形变进行监测,以便于相关人员掌握复合衬砌结构的状态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


技术介绍

1、海底隧道是在海峡、海湾和河口等处的海底之下建造的沟通陆地间交通运输的交通管道技术工程,在海洋岛礁工程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海洋环境在高渗透压作用下海水对海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渗透作用,也需要考虑在腐蚀环境下钢筋在海工混凝土中的耐久性问题。

2、目前海底隧道衬砌容易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或者地震作用等原因导致衬砌主体出现裂缝,使得外防水、防腐层破坏,在海洋局部腐蚀和高压的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进一步发展,进而对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正常工作产生威胁。因此,对于长期处于海底的隧道除了满足防排水的要求,也应针对海洋环境进行额外的防渗防腐蚀与渗漏监测设计。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渗透压及腐蚀条件下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及监测技术,是本领域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中的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包括:

3、初次衬层,与围岩底层连接,用于加固所述围岩底层;

4、外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的外侧位于所述初次衬层的内侧,用于所述外防水层的内侧进行防水;

5、渗漏监测层,所述渗漏监测层的外侧位于所述外防水层的内侧,用于在所述外防水层的内侧存在渗水时,产生渗水位置对应的第一监测信号;

6、多孔渗水层,所述多孔渗水层的外侧位于所述渗漏监测层的内侧,用于引导所述外防水层内侧渗入的渗漏水;

7、截排水层,所述截排水层的外侧位于所述多孔渗水层的内侧,用于将所述多孔渗水层引导的渗漏水排出;

8、内防水层,所述内防水层的外侧位于所述截排水层的内侧,用于对所述内防水层的外侧进行防水;

9、二次衬层,所述二次衬层的外侧位于所述内防水层的内侧,用于对所述衬砌结构进行形变监测,并基于所述第一监测信号对所述衬砌结构的内部进行渗水监测。

10、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渗漏监测层包括第一光纤光栅、保护外壳、光缆、电缆和加热套;

11、所述第一光纤光栅、所述光缆、所述电缆和所述加热套均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中;

12、所述光缆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光纤光栅,所述第一光纤光栅设有所述加热套,所述加热套通过所述电缆与外部的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光缆的端部与外部的光源连接;

13、所述第一光纤光栅用于在所述外防水层的内侧存在渗水时,产生表征热量变化的第一监测信号。

1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截排水层包括排水软管、防渗膜和排水渠;

15、所述排水软管的管壁设有多个排水孔;

16、所述防渗膜设置在所述多孔渗水层与所述内防水层之间,并与所述内防水层贴合;所述排水渠设置在所述排水软管的排水端;

17、所述防渗膜用于将渗漏水通过所述多个排水孔汇聚至所述排水软管中,所述排水软管用于将渗漏水排入至所述排水渠中,所述排水渠用于将渗漏水排出至所述衬砌结构的外部。

18、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二次衬层包括复合筋、抗渗混凝土层和光纤光栅解调仪;

19、所述复合筋设置在所述抗渗混凝土层内部;所述复合筋用于在受外力形变时,产生第二监测信号;

20、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与所述渗漏监测层和所述复合筋连接,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监测信号进行渗水监测,以及基于所述第二监测信号进行形变监测。

2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筋包括第二光纤光栅、frp壳体、光纤和内嵌钢筋;

22、所述第二光纤光栅、所述光纤和所述内嵌钢筋均设置在所述frp壳体内;

23、多个所述第二光纤光栅通过所述光纤进行连接,所述光纤与所述内嵌钢筋平行。

24、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初次衬层通过锚杆与围岩底层连接。

2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渗水层设有多个渗水孔。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的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包括初次衬层、外防水层、渗漏监测层、多孔渗水层、截排水层、内防水层和二次衬层,本申请通过初次衬层和二次衬层对隧道整体结构进行加固。内部在产生渗水时,通过多孔渗水层和截排水层进行排水。此外,内部在产生渗水时,还通过渗漏监测层进行监测,产生第一监测信号,衬砌结构产生形变时,由二次衬层内的第二光纤光栅产生第二监测信号,基于第一监测信号和第二监测信号便可以对复合衬砌结构的渗水情况和形变情况进行监测。本申请不仅能够及时排除渗漏水,防止内部结构腐蚀,还能够对渗水和形变进行监测,以便于相关人员掌握复合衬砌结构的状态信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监测层(3)包括第一光纤光栅(31)、保护外壳(32)、光缆(33)、电缆(34)和加热套(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排水层(5)包括排水软管(51)、防渗膜(52)和排水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层(7)包括复合筋(71)、抗渗混凝土层(72)和光纤光栅解调仪(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筋(71)包括第二光纤光栅(711)、FRP壳体(712)、光纤(713)和内嵌钢筋(7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衬层(1)通过锚杆(8)与围岩底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渗水层(4)设有多个渗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监测层(3)包括第一光纤光栅(31)、保护外壳(32)、光缆(33)、电缆(34)和加热套(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排水层(5)包括排水软管(51)、防渗膜(52)和排水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复合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层(7)包括复合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友良刘哲亨崔洁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