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799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轧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步骤为:(1)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经过电弧炉熔炼、脱碳精炼、模铸成锭,精整后送至加热炉;(2)将加热后的钢锭送入开坯机轧制成小方坯,使其升温至变形所需温度;(3)对达到变形所需温度的小方坯予以周向旋转变形处理,而后送入精轧机内进行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开坯机和精轧机之间加入了周向旋转变形,实现小方钢的立体变形,使得变形量得到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减少了铸态缺陷;且变形量的增加使得奥氏体晶粒得到细化,也有利于小方钢的链状氮化钛在轧制过程中被充分破碎,达到充分弥散分布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最终产品的机械强度,改善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一般都含有较高的镍含量和铬含量。合金元素较高,轧制过程中,变形抗力大。传统的轧制方式,材料心部的变形量小,很难将内部的中心疏松、中心偏析、中心裂纹等铸态缺陷消除,造成材料轧制之后的一般疏松、中心疏松、偏析等内部低倍质量难以降低至2级以下。

2、而且,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主要为奥氏体组织,奥氏体组织无法通过热处理方式进行细化,只能通过在热轧过程增加变形量的方式来细化奥氏体晶粒。热轧过程中的变形量受到开坯机的开坯能力、铸态钢锭的尺寸和轧制圆钢的尺寸限制,传统轧制方式无法增加变形量,造成轧制之后材料的晶粒度一直处于4-6级,难以进一步细化晶粒。

3、此外,部分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含有一定量的钛析出强化元素,利用氮化钛在材料内部的弥散分布达到使材料机械强度提高的效果。在铸态钢锭内部会形成链状氮化钛在轧制过程中其没有被破碎,就无法达到弥散分布的效果,而且还会恶化材料的机械性能,使材料在使用或者后道加工过程中产生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材料轧制变形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最终产品的机械强度,改善了产品的质量。

2、(二)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经过电弧炉熔炼、aod炉脱碳精炼、lf炉炉外精炼、模铸成锭,再经精整后送至加热炉升温加热;

4、(2)将加热后的钢锭送入开坯机轧制成小方坯,并对其进行温度补偿,使其升温至变形所需温度;

5、(3)对达到变形所需温度的小方坯予以周向旋转变形处理,而后送入精轧机内进行轧制。

6、优选的,步骤(1)中,以质量百分比计,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包括以下组分:ni38.0-46.0%、cr 19.5-23.5%、mo 2.5-3.5%、cu 1.5-3.0%、ti 0.6-1.2%、mn≤1.0%、si≤0.5%、al≤0.2%、c≤0.05%、p≤0.03%、s≤0.03%,余量为fe。

7、优选的,步骤(1)中,加热炉分为预热区、加热区和均热保温区;期间,控制预热区温度为900-1000℃、加热区温度为1100-1300℃、均热保温区温度为1280-1350℃。

8、优选的,钢锭在加热炉中的预热时长为0.5-1.5h、加热时长为2-3.5h、均热保温时长为4-6h。

9、优选的,步骤(2)中,钢锭进入开坯机内,经8-12道开坯后制得小方坯;小方坯的尺寸为120mm×120mm×5000mm。

10、优选的,钢锭经9道开坯后成小方坯,具体如下:

11、第一道采用平箱孔,钢锭高度为212mm;第二道采用采用平箱孔,钢锭高度为184mm;第三道采用采用立箱孔,钢锭高度为216mm;第四道采用采用方箱孔,钢锭高度为187mm;第五道采用采用平箱孔,钢锭高度为160mm;第六道采用采用平箱孔,钢锭高度为135mm;第七道采用采用立箱孔,钢锭高度为168mm;第八道采用采用方箱孔,钢锭高度为137mm;第九道采用采用平箱孔,钢锭高度为120mm。

12、优选的,步骤(2)中,采用磁感应加热装置对小方坯进行温度补偿处理,使其升温至1150℃以上,即变形所需温度。

13、优选的,步骤(3)中,周向旋转变形处理小方坯,控制其每米旋转角度为20-30°。

14、优选的,周向旋转变形处理具体为:压紧小方坯靠近精轧机的一端,对小方坯的另一端予以扭转,使其发生周向变形。

15、优选的,小方坯在周向变形处理过程中温度不足时,对其进行温度补偿处理,使其再次达到变形所需温度。

16、(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在开坯机和精轧机之间加入了周向旋转变形,实现小方钢在纵向、轴向和周向上的立体变形,使得变形量得到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减少了铸态缺陷;且变形量的增加使得奥氏体晶粒得到细化,也有利于小方钢的链状氮化钛在轧制过程中被充分破碎,达到充分弥散分布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最终产品的机械强度,改善了产品的质量。

1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轧制方法整体较为简单,工艺的简单化,降低了小方钢的轧制成本,有利于该轧制方法的规模化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质量百分比计,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包括以下组分:Ni 38.0-46.0%、Cr19.5-23.5%、Mo 2.5-3.5%、Cu 1.5-3.0%、Ti 0.6-1.2%、Mn≤1.0%、Si≤0.5%、Al≤0.2%、C≤0.05%、P≤0.03%、S≤0.03%,余量为F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炉分为预热区、加热区和均热保温区;期间,控制预热区温度为900-1000℃、加热区温度为1100-1300℃、均热保温区温度为1280-13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钢锭在加热炉中的预热时长为0.5-1.5h、加热时长为2-3.5h、均热保温时长为4-6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钢锭进入开坯机内,经8-12道开坯后制得小方坯;小方坯的尺寸为120mm×120mm×500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钢锭经9道开坯后成小方坯,具体如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磁感应加热装置对小方坯进行温度补偿处理,使其升温至1150℃以上,即变形所需温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周向旋转变形处理小方坯,控制其每米旋转角度为20-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周向旋转变形处理具体为:压紧小方坯靠近精轧机的一端,对小方坯的另一端予以扭转,使其发生周向变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小方坯在周向变形处理过程中温度不足时,对其进行温度补偿处理,使其再次达到变形所需温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质量百分比计,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包括以下组分:ni 38.0-46.0%、cr19.5-23.5%、mo 2.5-3.5%、cu 1.5-3.0%、ti 0.6-1.2%、mn≤1.0%、si≤0.5%、al≤0.2%、c≤0.05%、p≤0.03%、s≤0.03%,余量为f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炉分为预热区、加热区和均热保温区;期间,控制预热区温度为900-1000℃、加热区温度为1100-1300℃、均热保温区温度为1280-13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钢锭在加热炉中的预热时长为0.5-1.5h、加热时长为2-3.5h、均热保温时长为4-6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镍铁铬高温耐蚀合金内部组织的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忠徐涛王建波张佑江周腾钱译山王宏博王湘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凯特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