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76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涉及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包括依次相连的左作用筒、蓄能器、右作用筒;所述左作用筒、右作用筒分别通过左油管、右油管连接蓄能器;当左、右作用筒受到同向作用力时,不产生扭矩,液压油只在左作用筒、右作用筒之间流动,不经过蓄能器的蓄能油腔;当左、右作用筒受到相反的作用力时,左作用筒、右作用筒内的液压油经过节流阀、溢流阀进入蓄能器的蓄能油腔,利用配置的节流阀和溢流阀,当系统扭矩较小时,溢流阀关闭,作动筒液压油只通过节流阀流进蓄能器,系统中振动扭矩持续增大到一定程度溢流阀打开,此时液压油通过节流阀和溢流阀流进蓄能器,该系统能够减轻振动,为大冲击提供反向阻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


技术介绍

1、汽车阻尼减震技术是指汽车悬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路面不平而产生的震动和颠簸。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接触会产生冲击力,这些冲击力会传递到车身上,导致车身产生上下颠簸的运动。如果没有适当的阻尼减震系统,这些颠簸运动将会影响到车辆的稳定性、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汽车阻尼减震方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汽车的早期阶段。最早的汽车悬挂系统采用了简单的弹簧结构,但这种结构无法有效地减少车身的颠簸运动。常用弹簧产生阻尼来减震,使用寿命低,效果不理想,无法提供阶跃式,分段式的阻尼。

2、例如现有公开技术:cn103079847a-具有弹性活塞支承件的空气弹簧支柱,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空气弹簧支柱,该空气弹簧支柱具有由空气弹簧膜盒所包围的工作腔和居中设置的可伸缩的阻尼器,其中,该空气弹簧膜盒固定在空气弹簧盖和与阻尼器缸相连接的空气弹簧活塞上并且可以在该空气弹簧活塞的外侧卷起,其中,该空气弹簧活塞在其上端部并在所述卷边上方通过弹性支承件与阻尼器缸相连接并且弹性支承件由弹性体构成,该弹性体设置在位于阻尼器缸上的套环和设置于空气弹簧活塞上的凸缘之间,其中,位于阻尼器缸上的套环设置在阻尼器缸的活塞杆侧的端部下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利用配置的节流阀和溢流阀,当系统扭矩较小时,溢流阀关闭,作动筒液压油只通过节流阀流进蓄能器,系统中振动扭矩持续增大到一定程度溢流阀打开,此时液压油通过节流阀和溢流阀流进蓄能器,该系统能够减轻振动,为大冲击提供反向阻尼。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左作用筒、蓄能器、右作用筒;

4、所述左作用筒、右作用筒分别通过左油管、右油管连接蓄能器;

5、所述左作用筒包括左油缸,所述左油缸内活动设置有左作用杆,左作动杆可在左油缸内水平移动;所述左作用筒上设置有与左油缸的油腔连通的接头一;

6、所述右作用筒包括右油缸,所述右油缸内活动设置有右作动杆,右作动杆可在右油缸内水平移动;所述右作用筒上设置有与右油缸的油腔连通的接头二;

7、所述接头一连接左油管,所述接头二连接右油管;

8、所述蓄能器包括蓄能油腔,所述蓄能器上设置有与蓄能油腔相连通的节流阀、溢流阀;

9、当左、右作用筒受到同向作用力时,不产生扭矩,液压油只在左作用筒、右作用筒之间流动,不经过蓄能器的蓄能油腔;当左、右作用筒受到相反的作用力时,左作用筒、右作用筒内的液压油经过节流阀、溢流阀进入蓄能器的蓄能油腔。

10、为了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11、优选的,所述左作用杆贯穿左油缸设置,所述左作用杆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一;

12、所述左作动杆上对应左油缸内腔室位置设置有左油缸活塞,所述左油缸活塞将左油缸内腔室分割成左油缸的油腔及左空气腔;

13、所述左油缸内对应左作用杆两端位置均设置有防尘圈;

14、所述接头一设置在左油缸底部与左油缸的油腔相连,所述左作用杆上还设置有与左空气腔相连的卸荷阀一;所述左油缸上通过轴用弹性挡圈安装有左端盖。

15、优选的,所述右作用杆贯穿右油缸设置,所述右作用杆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二;

16、所述右作动杆上对应右油缸内腔室位置设置有右油缸活塞,所述右油缸活塞将右油缸内腔室分割成右油缸的油腔及右空气腔;

17、所述右油缸内对应右作用杆两端位置均设置有防尘圈;

18、所述接头一设置在右油缸底部与右油缸的油腔相连,所述右作用杆上还设置有与右空气腔相连的卸荷阀二;所述右油缸上通过轴用弹性挡圈安装有右端盖。

19、优选的,所述蓄能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外壳分割成蓄能空腔、蓄能油腔,所述蓄能空腔内对应活塞位置同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顶持在活塞上,所述弹簧另一端顶持在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蓄能空腔相连通的卸荷阀三,所述活塞外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密封圈。

20、优选的,所述溢流阀、节流阀并排布置且并联连接液压油路,所述液压油路通过溢流阀、节流阀与蓄能油腔相连通。

21、优选的,所述蓄能器上还设置有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活塞上的指示杆,所述外壳上对应指示杆顶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带动指示杆顶部一端沿通孔移动伸入外壳,所述弹簧套设在指示杆上。

22、优选的,所述卸荷阀一、卸荷阀二、卸荷阀三均包括卸荷阀阀套,所述卸荷阀阀套内活动设置有卸荷阀阀芯,所述卸荷阀阀套的外壁上绕周向设置有0型密封圈,所述卸荷阀阀套内设置有流道,所述卸荷阀阀芯一端设置有与流道配合的锥形密封部,所述卸荷阀阀套内对应卸荷阀阀芯另一端设置有螺堵,所述螺堵、卸荷阀阀芯之间设置有卸荷阀弹簧。

23、优选的,所述左作用杆、右作用杆的连接端朝向一致,所述左、右作用筒的油腔反向结构布置。

2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左作用筒、蓄能器、右作用筒;其中左作用筒、右作用筒分别通过左油管、右油管连接蓄能器;左作用筒包括左油缸,所述左油缸内活动设置有左作用杆,左作动杆可在左油缸内水平移动;左作用筒上设置有与左油缸的油腔连通的接头一;右作用筒包括右油缸,右油缸内活动设置有右作动杆,右作动杆可在右油缸内水平移动;右作用筒上设置有与右油缸的油腔连通的接头二;整体结构简单,减少液压系统的建造成本、使用成本

26、(2)本产品由于节流阀和溢流阀的存在,当系统扭矩较小时,溢流阀关闭,作动筒液压油只通过节流阀流进蓄能器,系统中振动扭矩持续增大到一定程度溢流阀打开,此时液压油通过节流阀和溢流阀流进蓄能器,该系统能够减轻振动,为大冲击提供反向阻尼能够产生阶跃式,分段式的阻尼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作用杆贯穿右油缸设置,所述右作用杆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外壳分割成蓄能空腔、蓄能油腔,所述蓄能空腔内对应活塞位置同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顶持在活塞上,所述弹簧另一端顶持在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蓄能空腔相连通的卸荷阀三,所述活塞外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节流阀并排布置且并联连接液压油路,所述液压油路通过溢流阀、节流阀与蓄能油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上还设置有指示机构,所述指示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活塞上的指示杆,所述外壳上对应指示杆顶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活塞带动指示杆顶部一端沿通孔移动伸入外壳,所述弹簧套设在指示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一、卸荷阀二、卸荷阀三均包括卸荷阀阀套,所述卸荷阀阀套内活动设置有卸荷阀阀芯,所述卸荷阀阀套的外壁上绕周向设置有0型密封圈,所述卸荷阀阀套内设置有流道,所述卸荷阀阀芯一端设置有与流道配合的锥形密封部,所述卸荷阀阀套内对应卸荷阀阀芯另一端设置有螺堵,所述螺堵、卸荷阀阀芯之间设置有卸荷阀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作用杆、右作用杆的连接端朝向一致,所述左、右作用筒的油腔反向结构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作用杆贯穿右油缸设置,所述右作用杆一端设置有连接部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将外壳分割成蓄能空腔、蓄能油腔,所述蓄能空腔内对应活塞位置同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顶持在活塞上,所述弹簧另一端顶持在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与蓄能空腔相连通的卸荷阀三,所述活塞外侧壁上同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液压减震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节流阀并排布置且并联连接液压油路,所述液压油路通过溢流阀、节流阀与蓄能油腔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登魁姚伟伟梁柯魏建晖陈浩陈英杰陈志鹏孙克文吕坤鹏郭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