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材料,涉及一种仿生膜包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肿瘤靶向仿生膜包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癌症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灵敏高效的肿瘤诊断方式对于肿瘤发现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影像因其无创性、可视化等优点已经成为有效的诊断工具,例如荧光成像、pet成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计算机断层扫描算法(computed tomography,ct)、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tomography,pat)等。近红外二区成像(nir-ii,1000–1700nm)因其穿透深度大、自体荧光弱、背景干扰小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材料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无背景荧光、抗光漂白性、较深的光穿透深度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前景的近红外二区生物荧光成像探针。
2、然而,当稀土掺杂无机纳米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体内时,常常难以逃过免疫系统的吞噬与清除,从而降低其体内循环时间;同时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膜包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荧光探针包括水溶性的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内核以及仿生膜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的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采用配体氧化法、逐层沉积法、酸洗、配体交换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制备。示范性选用配体交换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与两亲性配体的质量比为1:(4~1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膜包裹稀土掺杂无机纳米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荧光探针包括水溶性的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内核以及仿生膜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的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采用配体氧化法、逐层沉积法、酸洗、配体交换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制备。示范性选用配体交换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与两亲性配体的质量比为1:(4~1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珊珊,张海帆,刘永升,邴志桐,原凌燕,谭亚南,关新元,
申请(专利权)人: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