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访问方法、存储设备、硬盘、存储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70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35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存储设备、硬盘、存储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存储领域。存储设备将热数据顺序写入逻辑盘的热流冷却区,且热流冷却区还将被顺序写入硬盘的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包含硬盘提供的存储空间中一段连续地址。通过自适应的热流冷却区,让热流冷却区中热数据刚好失效,避免热数据还未失效就被反复搬移,以及热流冷却区过大使得冷流区被挤压,导致逻辑盘写放大增大的问题。当热流冷却区中的热数据被顺序回收后,第一区域中Block保存的全部数据也顺序失效,存储设备将该Block中的失效数据进行顺序垃圾回收,避免了有效数据在硬盘中的无效搬移,降低了硬盘中的WA值,进一步提高了存储设备的数据访问性能以及硬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数据存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存储设备、硬盘、存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是一种由多块磁盘构成的冗余阵列,raid可以作为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如提升硬盘速度,以及提供容错功能以确保数据安全性等。若raid中存储介质均为闪存,则称全闪存存储阵列。由于闪存的数据擦除粒度大于数据写入粒度,因此,全闪存存储阵列存在写入放大(write amplification,wa)的问题。

2、以全闪存存储阵列为例,全闪存存储阵列中的设备主控器将数据划分为热数据或冷数据,并将多个热数据写入逻辑块组(chunk group,ckg)1,将多个冷数据写入ckg 2,并按照闪存转换层(flash translation layer,ftl)指示的地址映射关系,将ckg 1和ckg 2中的数据写入到全闪存存储阵列的硬盘中一个或多个数据块(block)。而热数据对应的ckg1和冷数据对应的ckg 2的gc时间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存储设备执行,所述存储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硬盘,所述硬盘用于提供给逻辑盘的物理存储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冷却区的存储容量是基于所述热数据的失效时间来确定的;在所述统计周期内,所述热流冷却区的存储容量支持访问至少两次所述热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存储设备执行,所述存储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硬盘,所述硬盘用于提供给逻辑盘的物理存储空间,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冷却区的存储容量是基于所述热数据的失效时间来确定的;在所述统计周期内,所述热流冷却区的存储容量支持访问至少两次所述热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硬盘,所述至少一个硬盘用于为逻辑盘提供物理存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冷却区的存储容量是基于所述热数据的失效时间来确定的;在所述统计周期内,所述热流冷却区的存储容量支持访问至少两次所述热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若所述热流冷却区的存储容量已被占尽,所述控制器按照所述热流冷却区中数据的写入顺序进行垃圾回收g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伟杰杨滢陈俊伟史仁仁谢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