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65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pH偏移的方法,实现了对纳米颗粒负载量的调控,相较于传统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颗粒姜黄素的负载量更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这将为姜黄素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还实现了酪蛋白或乳清蛋白的绿色可持续化高值应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保持酪蛋白或乳清蛋白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其附加值,为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无有机试剂引入、载体安全无毒、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这一特点使得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科学和纳米,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慢病“井喷”时代到来,再加亚健康人群呈年轻化趋势,食药同源产品成为健康领域的“新兴蓝海”,食药一体虽逐渐被国际市场认可,但存在价值挖掘不全面、基础研究不足、精深加工力弱、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原料活性成分挖掘及其高值化利用亟待解决。

2、姜黄素作为疏水性天然多酚类活性物质的代表,具有多种潜在的健康功效,生物安全性高,应用于功能食品中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其水溶性低、结晶度高、稳定性差以及生物可给性低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食品配料中的应用。目前,基于纳米技术,已经开发了各种纳米尺度的输送体系(如:脂质体、纳米乳液、聚合物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来克服这些障碍,但目前的体系在工业生产中仍有诸多问题,如:负载量低(乳剂中0.05-0.2克/100克)、颗粒生长不受控制、有机溶剂残留和热力学稳定性差等,这会导致为达到足够的剂量人体必须摄入更多的纳米颗粒,合成或半合成聚合物等载体材料的大量摄入可能导致潜在的人体毒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载量高、稳定性好、无毒性的载体材料及制备技术递送姜黄素。

3、ph偏移作为制备纳米颗粒方法之一,因无有机试剂引入、载体安全无毒、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被应用于植物蛋白,特别是一些醇溶性蛋白提高其溶解性的研究。乳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是富含蛋白质的乳制品,因具有两亲性、价格低廉、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然而,乳蛋白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其在这些领域的应用。纳米颗粒作为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生物可利用性的载体,在营养素的输送、食品医药领域中生物活性物质的负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前景。然而,现有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往往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产物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具有包埋率高和负载量大的特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将载体材料分散在pbs缓冲液中,搅拌均匀,然后放入2-4℃冰箱水合8-16h,得到蛋白储备液;

5、s2、用0.5-2mol/l naoh溶液将蛋白储备液的ph调为11.0-12.0,在20-30℃下搅拌30-45min,得到改性蛋白分散液;

6、s3、将姜黄素粉末加入到改性蛋白分散液中,经搅拌、超声处理,得到混合液;

7、s4、用0.5-2mol/l酸溶液将混合液的ph调为7.0-8.0,在20-30℃下搅拌60-180min,得到纳米悬浮液;

8、s5、将纳米悬浮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干燥,即得到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

9、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载体材料选自酪蛋白或乳清蛋白。

10、优选的,步骤s1中,载体材料的浓度为10-30mg/ml。

11、优选的,步骤s3中,混合液中姜黄素的浓度为2-6mg/ml。

12、优选的,步骤s3中,搅拌条件为:在20-30℃下以400-700r/min的转速搅拌5-10min;超声条件为: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200-600w,超声时间为5-15min。

13、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酸溶液选自磷酸、盐酸或植酸。

14、优选的,步骤s5中,离心条件为:离心力8000-10000g,离心时间10-20 min。

15、优选的,步骤s5中,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采用ph偏移的方法,实现了对纳米颗粒负载量的调控,相较于传统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颗粒姜黄素的负载量更高,从而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这将为姜黄素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还实现了酪蛋白或乳清蛋白的绿色可持续化高值应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保持酪蛋白或乳清蛋白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其附加值,为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1、3、本专利技术无有机试剂引入、载体安全无毒、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这一特点使得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搅拌条件为:在20-30℃下以400-700r/min的转速搅拌5-10min;超声条件为: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200-600W,超声时间为5-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酸溶液选自磷酸、盐酸或植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离心条件为:离心力8000-10000g,离心时间10-20 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干燥方式为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搅拌条件为:在20-30℃下以400-700r/min的转速搅拌5-10min;超声条件为: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200-600w,超声时间为5-1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h偏移负载姜黄素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酸溶液选自磷酸、盐酸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张国芳刘丽波高璐戚晓熙张彤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