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涉及一种耐高温聚碳酸酯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分子链中含有聚碳酸酯链段、双酚tmc衍生的聚碳酸酯链段的共聚物、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键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芳香族以及芳香族聚碳酸酯,其中芳香族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冲击韧性、电绝缘性和透光性,耐蠕变和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介电性能优良等,可以作为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电子设备、建筑、办公用品、光盘、运动器材、医疗保健、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普通pc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耐热等级不足,无法满足温度要求高的场所的应用等,为了拓宽其应用领域,需对其进行改性。
2、已知可以通过对聚碳酸酯进行耐热改性的方法有两个类,第一类是物理共混的方式,即在聚碳酸酯树脂基材中加入无机填料,例如滑石粉、二氧化硅、石墨烯等,来提升树脂基材的耐热性能,但是无机填料的加入会影响树脂的光学性能,并且共混的方式对耐热性能的提升幅度有限;第二类是化学共聚改性,分子链中引入共聚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聚碳酸酯,包含式(I)所示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和式(II)所示的双酚TMC衍生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质量占比1~99%,优选为20~80%;式(II)所示的双酚TMC衍生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质量占比为99~1%,优选为8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碳酸酯树脂的试片YI小于2.0,停留10min的黄变指数△YI小于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所述共聚碳酸酯树脂热失重曲线中,最大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聚碳酸酯,包含式(i)所示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和式(ii)所示的双酚tmc衍生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质量占比1~99%,优选为20~80%;式(ii)所示的双酚tmc衍生的聚碳酸酯结构单元质量占比为99~1%,优选为8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碳酸酯树脂的试片yi小于2.0,停留10min的黄变指数△yi小于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所述共聚碳酸酯树脂热失重曲线中,最大热失重分解速率的温度≥52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合成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涛,梁允超,李晓飞,仇志伟,黎雷,张珏,曾伟,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