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多工况下流量自调节的液压衬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60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1:16
一种面向多工况下流量自调节的液压衬套结构,包括内管(1)、橡胶覆盖层(2)、外套层(3)、流道(4)、流量压力传感器(5)和拨片式开关(6)。所述内管和外套层处于橡胶覆盖层两侧;橡胶覆盖层包括:四向流道、中间流道、流道开关和流量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流量压力传感器感知拨片式开关两侧的压力差值,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不同流道中开关的闭合数目,为不同载荷工况提供合适阻尼。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压衬套橡胶覆盖层的流道布置形式使本液压衬套具有流量自调节、阻尼可控的特征,金属铝内管以及外套层的设计使本液压衬套具有耐久性能好、轻量化的特征,有利于衰减路面激励对车身的振动与冲击,改善载运工具的平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多工况下流量自调节的液压衬套结构,属液压配件。


技术介绍

1、橡胶衬套作为一种缓冲元件,主要安装在悬架、副车架和稳定杆等位置,用于机械部件上的起密封、磨损保护、承载等作用。液压衬套为作为汽车连接结构中常见的柔性连接工具,可以满足常规的橡胶衬套达不到的高阻尼和低动刚度特性,有利于衰减路面激励对车身的振动与冲击,能较大程度地改善整车的平顺性。液压衬套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运载工具的运转效率和寿命年限。在选择和使用衬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衬套结构主要根据使用场合可给予衬套使用的空间大小以及使用场合需要承受载荷大小而定。

2、市面上现有的液压衬套是由橡胶覆盖层和外套层内壁之间形成密闭的液体腔室存储液体,往往容易存在液体流量调节效果不明显、阻尼不可控、耐久性能差、密封性差、生产不便、使用寿命短或性价比较低等问题,会严重影响汽车的噪声、振动和平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液压衬套存在的液体流量调节效果不明显、阻尼不可控等问题,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多工况下流量自调节的液压衬套结构,包括内管、外套层和橡胶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覆盖层为一圆筒状柱体结构,轴线中央为内管连接的圆柱形内腔;所述橡胶覆盖层在其相互对称的前后圆柱侧面开设有两个长度方向由上至下、轴向由外至内、逐渐变窄的圆角梯形凸型结构的液体腔室,两液体腔室相对于橡胶覆盖层的轴线对置;所述橡胶覆盖层设有圆环形沟槽结构的四向流道与中间流道,相对衬套轴向对称的方式布置,与外套层内壁之间形成流道,与液体腔室接触处的宽度相对较窄,流道整体呈凸字形;所述中间流道和四向流道中分别设置了中间流道开关、四向流道开关和流量压力传感器;所述中间流道开关与四向流道开关两侧均安装流量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多工况下流量自调节的液压衬套结构,包括内管、外套层和橡胶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覆盖层为一圆筒状柱体结构,轴线中央为内管连接的圆柱形内腔;所述橡胶覆盖层在其相互对称的前后圆柱侧面开设有两个长度方向由上至下、轴向由外至内、逐渐变窄的圆角梯形凸型结构的液体腔室,两液体腔室相对于橡胶覆盖层的轴线对置;所述橡胶覆盖层设有圆环形沟槽结构的四向流道与中间流道,相对衬套轴向对称的方式布置,与外套层内壁之间形成流道,与液体腔室接触处的宽度相对较窄,流道整体呈凸字形;所述中间流道和四向流道中分别设置了中间流道开关、四向流道开关和流量压力传感器;所述中间流道开关与四向流道开关两侧均安装流量压力传感器,依据流量压力差值调节开关闭合的开度;流量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液压衬套的中间流道和四向流道中,每个流道开关均与两个流量压力传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多工况下流量自调节的液压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横截面成圆形的柱体结构,内芯轴向方向设置五个减重孔,其中一个圆形减重孔穿过内芯中轴线,四个长腰形减重孔靠近内芯外径,在圆周方向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武胡少群汪可鑫潘佳晨李春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威尔特汽车悬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