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助停车,具体为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地下停车库和户外地面停车库对地面平整度要求较高,长时间在不平的地方停车会影响到底盘和悬挂,悬挂系统比较高的一侧受力不均匀,长时间会影响减震的性能,而底盘也可能会因为长时间的受力不同,而导致变形,轮胎作为和地面最直接接触的地方,由于长时间受力不均匀,可能会变形,这样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轮胎问题,就会导致方向盘跑偏或者震动,开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2、且在现有的老旧小区内常常没有地下停车库,车辆大都自主停放在小区内的户外划线停车场,然而老旧小区路面年久失修难免存在坑洼不平的情况,导致路面不再平整,车辆长期停放在不平整的路面上容易导致其减震性能以及轮胎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老旧小区路面年久失修难免存在坑洼不平的情况,导致路面不再平整,车辆长期停放在不平整的路面上容易导致其减震性能以及轮胎受损。
2、为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双层立体停车库,所述移动式双层立体停车库包括底层车台和顶层车台,所述底层车台和顶层车台均包括计时收费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移动式双层立体停车库内设置有扫码器,所述扫码器和控制单元均与计时收费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底层车台包括底层驱动单元,所述底层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底层车台,所述顶层车台包括顶层驱动单元,所述顶层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顶层车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驱动单元包括底架(1)、底层车台板(2)、双头电机、两个传动杆、两个横移齿轮、两个横移齿条(8)、多个脚轮(7),所述底层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式双层立体停车库,所述移动式双层立体停车库包括底层车台和顶层车台,所述底层车台和顶层车台均包括计时收费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移动式双层立体停车库内设置有扫码器,所述扫码器和控制单元均与计时收费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底层车台包括底层驱动单元,所述底层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底层车台,所述顶层车台包括顶层驱动单元,所述顶层驱动单元用于驱动顶层车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驱动单元包括底架(1)、底层车台板(2)、双头电机、两个传动杆、两个横移齿轮、两个横移齿条(8)、多个脚轮(7),所述底层车台板(2)滑动设置在底架(1)的顶部,所述双头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层车台板(2)内,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双头电机的两个驱动端,所述横移齿轮固定连接在传动杆的端部,两个所述横移齿条(8)固定连接在底架底架(1)内,所述横移齿轮与横移齿条(8)啮合连接,所述脚轮(7)转动连接在底层车台板(2)的底部,多个所述脚轮(7)之间呈等距设置,所述扫码器固定连接在底架(1)的一侧,所述底架(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底层车台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转动杆(14)的一端与底架(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4)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线杆(9),所述底层车台板(2)内开设有两个与导线杆(9)相适配的导向口,所述导线杆(9)与导向口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导线杆(9)呈对称设置,所述底层车台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示位杆(6),所述底架(1)内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用于移动式双层立体停车库的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助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驱动单元包括滑动架(3)、顶层车台板(4)、多个循环链条装置(5)、多个自适应轮组件(16)、两个侧滑齿条(10)、两个驱动电机、两个侧滑齿轮(13)、两个滑轨(11)、两个滑轮(12)、四个道闸(17),所述滑动架(3)滑动设置在底架(1)的顶部,所述顶层车台板(4)设置在滑动架(3)内,多个所述循环链条装置(5)固定设置在滑动架(3)内,所述循环链条装置(5)与顶层车台板(4)传动连接,所述自适应轮组件(16)转动连接在滑动架(3)的底部,两个所述侧滑齿条(10)固定连接在底架(1)的顶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滑动架(3)内,所述侧滑齿轮(13)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驱动端,所述侧滑齿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冠大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