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低轮廓闩锁制造技术_技高网

低轮廓闩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315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选择性地联结容器的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的闩锁。闩锁包括基部,其具有前表面、后表面、连接端和能选择性接合的联结端。后表面包括向上钩部、向下钩部和联结齿。向上钩部和向下钩部被构造成与容器的下部部分接合并且准许闩锁的轴向移动和枢转移动。轴向移动是在向上位置和低轮廓位置之间进行的。在向上位置,联结端足够高使得联结齿能够与上部部分接合。在低轮廓位置,联结端太低而不能与上部部分接合。枢转移动是围绕连接端进行的使得联结端能够在脱离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在脱离位置,联结端远离上部部分使得两部分不能被联结在一起。在接合位置,联结端邻近上部部分使得联结齿能够与上部部分接合并且将两部分联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闩锁。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容器的低轮廓闩锁(lowprofile latch)。


技术介绍

1、闩锁是用于选择性地将容器(如配件工具箱)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扣紧的公知机构。存在两种类型的闩锁:一件式和两件式。一件式闩锁通常被固定至容器的下部部分。当操作者希望将容器的上部部分闭合或扣紧时,她向闩锁的上部部分施加压力,从而使闩锁的上部部分接合并扣紧容器的上部部分。这种一件式机构的优点在于制造起来相对便宜。然而,一件式闩锁有个缺点,即,它们具有高的轮廓。当容器处于打开位置时,诸如本文图2中所示,闩锁的上部部分远高于容器的表面。为了易于拿取,操作者在配件工具箱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将配件工具箱存放在搁架或小隔间(cubby)上并不罕见。这种搁架或小隔间的尺寸通常仅适于接纳打开的容器。高轮廓的一件式闩锁会碰到上方的搁架或小隔间,并阻止将容器完全存放在期望的搁架上。

2、两件式闩锁解决了该问题,因为它们通常具有带有上接合部分的可动环。该环被附接至容器的下部部分。当操作者希望扣紧容器时,她向上摆动环和上接合部分使其可以接合并扣紧容器的上部部分。环和上接合部分的可动性质允许闩锁在容器打开时呈现低轮廓。然而,这种类型的两件式性质通常制造起来更昂贵。具有如下一种便宜的一件式闩锁将是有利的:当该闩锁没有扣紧容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并且所述容器处于其打开位置时,该闩锁可以呈现低轮廓。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用于选择性地联结容器的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的闩锁。闩锁包括基部,其具有前表面、后表面、连接端和能选择性接合的联结端。后表面进一步包括向上钩部、向下钩部和联结齿。闩锁的特征在于,向上钩部和向下钩部被构造成与容器的下部部分接合并且准许闩锁的轴向移动和枢转移动。轴向移动是在向上位置和低轮廓位置之间进行的。在向上位置,联结端足够高使得联结齿能够与容器的上部部分接合并联结容器的上部部分。在低轮廓位置,联结端太低而不能与容器的上部部分接合并联结容器的上部部分。枢转移动是围绕连接端进行的使得联结端能够在脱离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在脱离位置,联结端远离容器的上部部分使得两部分不能被联结在一起。在接合位置,联结端邻近容器的上部部分使得联结齿能够与容器的上部部分接合并且将两部分联结在一起。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容器,其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通过铰链彼此连接,使得当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彼此接触时,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限定内部空间。容器进一步包括闩锁,闩锁用于选择性地联结容器的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闩锁包括基部,其具有前表面、后表面、连接端和能选择性接合的联结端。后表面进一步包括向上钩部、向下钩部和联结齿。闩锁的特征在于,向上钩部和向下钩部被构造成与容器的下部部分接合并且准许闩锁的轴向移动和枢转移动。轴向移动是在向上位置和低轮廓位置之间进行的。在向上位置,联结端足够高使得联结齿能够与容器的上部部分接合并联结容器的上部部分。在低轮廓位置,联结端太低而不能与容器的上部部分接合并联结容器的上部部分。枢转移动是围绕连接端进行的,使得联结端能够在脱离位置和接合位置之间移动。在脱离位置,联结端远离容器的上部部分使得两部分不能被联结在一起。在接合位置,联结端邻近容器的上部部分使得联结齿能够与容器的上部部分接合并且将两部分联结在一起。

3、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特性,以及操作方法、结构相关元件和部件组合的功能以及制造的经济性,将在参考附图考虑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后变得更加明显,所有这些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个图中指代相应的部件。此外,应当理解,在本文的任何一个实施例中示出或描述的结构特征也可以用于其他实施例中。如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选择性地联结容器(16)的下部部分(12)和上部部分(14)的闩锁(10),所述闩锁(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轴向移动和所述枢转移动是通过所述向上钩部(28)和所述向下钩部(30)与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突出部(34)的接合来促成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向上钩部(28)被成形为与由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所述突出部(34)限定的下腔(36)接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向下钩部(30)被成形为与由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所述突出部(34)限定的上腔(38)接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和所述上部部分(14)的联结在一起是通过所述联结齿(32)与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上部部分(14)上的突出部(40)的接合来实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联结齿(32)被成形为与抓扣齿(42)接合,所述抓扣齿(42)被定位在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上部部分(14)上的所述突出部(40)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后表面(22)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竖直引导件(44),所述竖直引导件(44)从所述连接端(24)延伸到所述联结端(26)且被定位在所述向上钩部(28)、所述向下钩部(30)和所述联结齿(32)的外侧。

8.一种容器(16),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16),其中,所述闩锁(10)的所述轴向移动和所述枢转移动是通过所述向上钩部(28)和所述向下钩部(30)与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突出部(34)的接合来促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容器(16),其中,所述向上钩部(28)被成形为与由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所述突出部(34)限定的下腔(36)接合。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16),其中,所述向下钩部(30)被成形为与由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所述突出部(34)限定的上腔(38)接合。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16),其中,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和所述上部部分(14)的联结在一起是通过所述联结齿(32)与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上部部分(14)上的突出部(40)的接合来实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容器(16),其中,所述联结齿(32)被成形为与抓扣齿(42)接合,所述抓扣齿(42)被定位在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上部部分(14)上的所述突出部(40)上。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16),其中,所述后表面(22)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竖直引导件(44),所述竖直引导件(44)从所述连接端(24)延伸到所述联结端(26)且被定位在所述向上钩部(28)、所述向下钩部(30)和所述联结齿(32)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选择性地联结容器(16)的下部部分(12)和上部部分(14)的闩锁(10),所述闩锁(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轴向移动和所述枢转移动是通过所述向上钩部(28)和所述向下钩部(30)与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突出部(34)的接合来促成的。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向上钩部(28)被成形为与由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所述突出部(34)限定的下腔(36)接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向下钩部(30)被成形为与由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上的所述突出部(34)限定的上腔(38)接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下部部分(12)和所述上部部分(14)的联结在一起是通过所述联结齿(32)与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上部部分(14)上的突出部(40)的接合来实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联结齿(32)被成形为与抓扣齿(42)接合,所述抓扣齿(42)被定位在所述容器(16)的所述上部部分(14)上的所述突出部(40)上。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闩锁(10),其中,所述后表面(22)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竖直引导件(44),所述竖直引导件(44)从所述连接端(24)延伸到所述联结端(26)且被定位在所述向上钩部(28)、所述向下钩部(30)和所述联结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池邓惠玲许凯翔郑富尧杨顺吉王万强
申请(专利权)人:史丹利百得MEA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