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组件、电路板、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726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24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缆组件、电路板、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线缆组件包括:线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线缆包括信号线和屏蔽层,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连接于信号线,第二连接部可以用于与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口的电路板进行弹性连接,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连接于屏蔽层,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均可弹性形变,第四连接部可以用于与设置有第二导电接口的电路板进行弹性连接,因此,线缆组件与电路板可以进行拆卸,节省了维修和返工的生产成本,而且无需在线缆组件上设置插座,降低了线缆组件的高度,有利于系统散热,并且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带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组件、电路板、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线缆组件大多是采用socket(插座)与cable(电缆)相配合的结构,但是在未来112g/224g的系统中,由于电路板的损耗不断增加,且socket本身存在一定的高度,因此不利于系统散热。另外,在线缆组件上设置socket,线缆的末端和socket相连,然后socket再与电路板相连,会增加接触界面,从而增加了阻抗不连续点,限制了信号传输的带宽。相关技术中,通过鱼眼结构将线缆直接与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相连接,以减少socket的使用。但是,由于通过鱼眼结构将线缆直接与pcb相连接会导致该鱼眼结构的器件在pcb上无法拆卸,因此,会增加维修和返工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组件、电路板、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能够在降低线缆组件的高度的情况下,提高信号传输的带宽,同时达到线缆组件与电路板可拆卸的目的,节省了维修和返工的生产成本。

2、第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子部和第二连接子部,第四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子部和第四连接子部,所述第一连接子部、所述第二连接子部、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部均可弹性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子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子部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子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子部之间的距离缩短,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部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部之间的距离缩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子部和第二连接子部,第四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子部和第四连接子部,所述第一连接子部、所述第二连接子部、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部均可弹性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子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子部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子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子部之间的距离缩短,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部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三连接子部和所述第四连接子部之间的距离缩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弹性结构,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连接部的第二弹性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电接口弹性连接且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口弹性连接时,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和所述第二弹性结构均处于弹性形变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还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诗涛毕煜易毕张馨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