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压力条件下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709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飞行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不同压力条件下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方法。基于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装置而实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引气口、引气单向阀、引气管路、增压舱排气阀、非增压舱温度传感器、增压舱储液罐、非增压舱储液罐、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输液电动泵、输液管路;通过安装的温度传感器,监测非增压舱环境温度,根据温差和补偿量计算,实时控制排气阀和引气单向阀的开闭,利用增压舱温度调节后的排气、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口抽引热气,对非增压舱水配重系统环境进行温度控制,避免了传统水配重装置加热的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飞行试验,涉及不同压力条件下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飞机在进行飞行试验时,存在将水配重装置分别布置在增压舱和非增压舱的情况。在高空环境下试飞时,外部环境温度导致非增压舱内温度低至飞机使用温度边界附近(约-50℃),目前水配重系统可选用的防冻液冰点为-30℃至-40℃,在环境温度低于冰点时凝结,此时防冻液流动性逐渐减弱,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飞机重心调节能力丧失。

2、传统的水配重系统一般采用电阻式加热管对液体进行加热升温,存在效率不高、系统电源需求较大,防冻液加热时间过长发生氧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

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同压力条件下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方法,通过安装的温度传感器,监测非增压舱环境温度,根据温差和补偿量计算,实时控制排气阀和引气单向阀的开闭,利用增压舱温度调节后的排气、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口抽引热气,对非增压舱水配重系统环境进行温度控制,避免了传统水配重装置加热的诸多问题。

3、技术方案>

4、不同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不同压力条件下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装置而实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引气口、引气单向阀、引气管路、增压舱排气阀、非增压舱温度传感器、增压舱储液罐、非增压舱储液罐、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输液电动泵、输液管路;所述的引气口出口引取飞机环控系统热气,引气口通过引气管路与引气单向阀连接,引气管路穿过压力隔框,将热气排向非增压舱储液罐附近;所述的增压舱排气阀设置在压力隔框上,将增压舱温度调节后的排气排向非增压舱;所述的增压舱储液罐设置在增压舱内,非增压舱储液罐设置在非增压舱内,增压舱储液罐下部液体出入口通过输液管路连接输液电动泵,输液管路穿过压力隔框,连接到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不同压力条件下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水配重系统温度控制装置而实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引气口、引气单向阀、引气管路、增压舱排气阀、非增压舱温度传感器、增压舱储液罐、非增压舱储液罐、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输液电动泵、输液管路;所述的引气口出口引取飞机环控系统热气,引气口通过引气管路与引气单向阀连接,引气管路穿过压力隔框,将热气排向非增压舱储液罐附近;所述的增压舱排气阀设置在压力隔框上,将增压舱温度调节后的排气排向非增压舱;所述的增压舱储液罐设置在增压舱内,非增压舱储液罐设置在非增压舱内,增压舱储液罐下部液体出入口通过输液管路连接输液电动泵,输液管路穿过压力隔框,连接到非增压舱储液罐下部液体出入口,所述第一通气管将增压舱储液罐内部空气与非增压舱内空气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将非增压舱储液罐内部空气与非增压舱内空气连通,所述的非增压舱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非增压舱内,用于测量非增压舱环境温度;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温度受限于飞机限制的最低使用温度t0约束;当环境温度低于飞机限制的最低使用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妍李苏渊戴诗龙周承前林文杰陈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