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载电池的隔散热周期性复合导热层结构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86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车载电池的隔散热周期性复合导热层结构及其制备,包括矩形框体以及填充于矩形框体内的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阵列;矩形框体由依次首尾相接的冷凝基板、第一支撑侧板、蒸发基板及第二支撑侧板围合而成,冷凝基板设有导流沟槽部,蒸发基板设有导流流道部,第一支撑侧板与第二支撑侧板均开设有抽气输液口;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阵列一端部与导流沟槽部连通,另一端部与导流流道部连通,上述结构形成工作流体的循环与相变,且利用结构本身的固相阻隔作用进行隔热,散热及隔热性能俱佳,有效抑制车用电池热失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防护,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电池的隔散热周期性复合导热层结构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压力下,交通电动化作为推进减少碳排放的途径,已逐渐成为现行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是交通自动化过程中尤其的一环,也是能源系统由传统的化石燃料向电化学储能系统转化过程中的先驱。汽车工业上持续追求甚至更高的能量密度(>300wh/kg),动力电池与具有相对较低能量密度(160~180)的锂离子磷酸盐电池相比,高镍ncm或nca基电池在高能量密度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尤其是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已成为电动汽车主要的动力电源。然而,由于化学活性位置的高组成和不定向排气,存在安全性问题,此外,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期间的不均匀热分布导致部分膨胀,锂枝晶形成,不均匀电压分布和部分过充电,这与热失控相关,并带来电池热管理系统(bms)的更多复杂性。热失控是指电池内部出现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电池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现象。动力电池在机械损伤、电滥用、热滥用等极端条件下的事故均以热失控的形式最终体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载电池的隔散热周期性复合导热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体以及填充于所述矩形框体内的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阵列;所述矩形框体由依次首尾相接的冷凝基板、第一支撑侧板、蒸发基板及第二支撑侧板围合而成,所述冷凝基板设有导流沟槽部,所述蒸发基板设有导流流道部,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均开设有抽气输液口;所述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阵列一端部与所述导流沟槽部连通,另一端部与所述导流流道部连通;所述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的模拟模型由Mslattice软件通过p型TPMS晶格单胞控制方程建模而得,所述p型TPMS晶格单胞控制方程如式(Ⅰ)所示,</p>

2.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载电池的隔散热周期性复合导热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体以及填充于所述矩形框体内的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阵列;所述矩形框体由依次首尾相接的冷凝基板、第一支撑侧板、蒸发基板及第二支撑侧板围合而成,所述冷凝基板设有导流沟槽部,所述蒸发基板设有导流流道部,所述第一支撑侧板与所述第二支撑侧板均开设有抽气输液口;所述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阵列一端部与所述导流沟槽部连通,另一端部与所述导流流道部连通;所述p型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胞元的模拟模型由mslattice软件通过p型tpms晶格单胞控制方程建模而得,所述p型tpms晶格单胞控制方程如式(ⅰ)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电池的隔散热周期性复合导热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沟槽部包括设于冷凝基板中部的储液槽以及多条沟槽,所述沟槽呈辐射状与所述储液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载电池的隔散热周期性复合导热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沟槽部的结构与所述导流流道部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载电池的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朝晖闵锐杨浩男熊世翔杜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隆中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