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573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及车辆。一种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进油口,所进油口开设于端盖本体上,进油口位于端盖本体的边缘位置;至少两个轴承室,至少两个轴承室位于端盖本体上,至少两个轴承室贯通端盖本体设置;至少两个出油口,至少两个出油口开设于端盖本体上,且靠近至少两个轴承室设置;其中,进油口与轴承室之间、轴承室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多个油道,全部的油道或部分的油道与端盖本体一体化铸造成型。采用全部的油道或部分的油道与端盖本体一体化铸造成型,使得油道可以设置为直线型或者弯曲型,防止导致铸造局部壁厚增大,避免产生铸造缺陷,减小了加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电机端盖的油路普遍采用预铸孔加上深孔钻,预铸孔需要抽芯,抽芯需要拔模角,拔模角的存在会导致孔越长远端的孔径越小,会导致远端壁厚较厚,容易出现铸造缺陷,且需要再额外采用深孔钻的方式进行机加工来保证孔径满足要求。现在乘用车油冷电机的油道普遍内径较小,在10mm左右,孔径越小,预铸造的孔深度越短,同时由于机加的刀外径较小,为了保持加工稳定性,刀具可深入孔的长度也越短,导致可加工的深度通常也很短,且由于机加的特性,只能加工直的油道,且需要在加工直线上没有遮挡,这就决定了采用预铸孔加深孔钻的加工油道的方式只能是较短且是直线的油道,要想实现复杂的油路,通常需要多条纵横交错的短油道,设计避让难度大,加工量较大,生产节拍慢,且容易有铸造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预铸孔加深孔钻的加工油道的方式导致加工量大、生产效率低且容易形成铸造缺陷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进油口,所进油口开设于端盖本体上,进油口位于端盖本体的边缘位置;至少两个轴承室,至少两个轴承室位于端盖本体上,至少两个轴承室贯通端盖本体设置;至少两个出油口,至少两个出油口开设于端盖本体上,且靠近至少两个轴承室设置;其中,进油口与轴承室之间、轴承室与出油口之间设有多个油道,全部的油道或部分的油道与端盖本体一体化铸造成型。

3、进一步地,至少两个轴承室包括:第一轴承室;第二轴承室,第一轴承室和第二轴承室位于端盖本体的同一水平线上,第一轴承室与第二轴承室之间设有第二油道,第二油道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室连通,第二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室连通。

4、进一步地,进油口与第一轴承室之间设有第一油道,第一油道的一端与进油口连通,第一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室连通。

5、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出油口包括: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油口靠近第一轴承室设置,且远离第二轴承室的一侧;第二出油口,第二出油口靠近第二轴承室设置,且远离第一轴承室的一侧。

6、进一步地,第二出油口与第二轴承室之间设有第三油道,第三油道的一端与第二轴承室连通,第三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口连通。

7、进一步地,第一出油口与第一轴承室之间设有第四油道,第四油道的一端与第一轴承室连通,第四油道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油口连通。

8、进一步地,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第四油道都采用预埋钢管,然后钢管与端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

9、进一步地,第一油道、第三油道、第四油道采用预铸孔加深孔钻的方式进行加工,第二油道采用预埋钢管,然后钢管与端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

10、进一步地,钢管包括直线钢管和弯曲钢管,弯曲钢管采用弯折工艺进行弯折处理。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为上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润滑需求,需要通过在端盖本体上设置油路,让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到出油口和轴承室。采用全部的油道或部分的油道与端盖本体一体化铸造成型,使得油道可以设置为直线型或者弯曲型,防止导致铸造局部壁厚增大,避免产生铸造缺陷,减小了加工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轴承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1)与所述第一轴承室(2)之间设有第一油道(11),所述第一油道(11)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口(1)连通,所述第一油道(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室(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出油口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口(4)与所述第二轴承室(5)之间设有第三油道(13),所述第三油道(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室(5)连通,所述第三油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口(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口(3)与所述第一轴承室(2)之间设有第四油道(14),所述第四油道(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室(2)连通,所述第四油道(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油口(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11)、所述第二油道(12)、所述第三油道(13)、所述第四油道(14)都采用预埋钢管,然后所述钢管与所述端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11)、第三油道(13)、第四油道(14)采用预铸孔加深孔钻的方式进行加工,所述第二油道(12)采用预埋钢管,然后所述钢管与所述端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包括直线钢管和弯曲钢管,所述弯曲钢管采用弯折工艺进行弯折处理。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所述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轴承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1)与所述第一轴承室(2)之间设有第一油道(11),所述第一油道(11)的一端与所述进油口(1)连通,所述第一油道(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室(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出油口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口(4)与所述第二轴承室(5)之间设有第三油道(13),所述第三油道(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室(5)连通,所述第三油道(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口(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油道的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口(3)与所述第一轴承室(2)之间设有第四油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一赵越王泽华李思锐韩丹张泽洋杨欣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