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52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梁、两个绳轮组件、水平设置在上梁上并且与上梁非平行的连接梁,连接梁的两端部伸出在上梁的外面,连接梁的两端部上均固定有绳轮轴座板,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轴分别水平地设置在绳轮轴座板上,每个绳轮组件的绳轮底部低于上梁的下表面,每个绳轮组件的绳轮顶部高于上梁的上表面。这样在垂直投影面上,上梁与绳轮组件是相重合的,这样可以降低上梁结构的高度,从而可以降低电梯井道顶层的高度,以节约建筑的成本。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中心连线与左右两侧所述轿厢导轨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90度,这样两个绳轮组件的布置灵活,可以增大电梯的包角,扩大电梯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梯轿架上,现有的上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梁、水平设置在上梁上并且与 上梁相垂直的连接梁,连接梁与上梁呈十字交叉形,连接梁一般有两个,两个连接梁相平行 间隔设置在上梁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两个连接梁上相对的端部之间安装有绳轮组件, 绳轮组件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梁的两端部,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轴均与连接梁相垂直 设置,电梯的曳引绳依次向下绕过两个绳轮组件,通过两个绳轮组件驱动轿架带着轿厢沿 着轿厢导轨上下运动。现有的上梁结构中,绳轮组件处于上梁的上方或下方,绳轮组件和上 梁在垂直投影面上不重合或者重合的较少,这样电梯轿架上梁结构的高度较高,导致电梯 对井道的顶层高度要求较高,从而增加了建筑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绳轮组件和上梁在垂直投影面上相重合从而减少电梯 井道顶层高度的上梁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包括水平 设置的上梁、两个绳轮组件,所述电梯在左右两侧具有轿厢导轨,该上梁结构还包括水平设 置在所述上梁上并且与所述上梁非平行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部伸出在所述上梁的 外面,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部上均固定有绳轮轴座板,所述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轴分别水平 地设置在所述绳轮轴座板上,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中心连线与左右两 侧所述轿厢导轨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 0度,<=90度,每个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底 部低于所述上梁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顶部高于所述上梁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连接梁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梁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梁的上 表面,另外两个所述连接梁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梁的下表面,四个所述连接梁在位于所 述上梁同一侧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绳轮组件,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轴的两端部分别装在 两个所述绳轮轴座板上,每个所述绳轮轴座板的上下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上梁上下表面的 一个所述连接梁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梁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梁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上梁的上表面 或下表面,所述两个连接梁的端部在相对的部位上均设置有所述绳轮轴座板,所述两个连 接梁在位于所述上梁同一侧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绳轮组件,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轴的两 端部分别装在所述两个连接梁的所述绳轮轴座板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梁的横截面呈几字形,所述连接梁的几字形底部设置在所述上 梁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几字形所述连接梁的端部的两内侧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绳轮轴座板,所述连接梁每端部的两个所述绳轮轴座板之间安装有所述绳轮组件。优选地,所述绳轮轴与所述连接梁相垂直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每个绳轮组件 的绳轮底部低于上梁的下表面,每个绳轮组件的绳轮顶部高于上梁的上表面,这样在垂直 投影面上,上梁与绳轮组件是相重合的,这样可以降低上梁结构的高度,从而可以降低电梯 井道顶层的高度,以节约建筑的成本。而且在水平投影面内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中心连线 与左右两侧轿厢导轨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 0度,<=90度,这样两个绳轮组件的布 置灵活,可以增大电梯的包角,扩大电梯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向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参见图1-2所示,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梁2、两个绳轮组件6、 水平设置在上梁2上并且与上梁2非平行的连接梁4,在水平投影面上连接梁4与上梁2之 间的夹角为大于0度,小于等于90度,在图1中,上梁2有两片,前后设置,两片上梁2的左 右两端部上设置有导靴座板3,该导靴座板3上安装导靴(图中未示出),电梯在左右两侧 具有轿厢导轨1,导靴与轿厢导轨1相配合,使得轿架可以带着轿厢沿着轿厢导轨1上下运 动。在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中,连接梁4的两端部伸出在上梁2的外面,连接梁4的两 端部上均固定有绳轮轴座板5,两个绳轮组件6的绳轮轴分别水平地设置在绳轮轴座板5 上,每个绳轮组件6的绳轮底部低于上梁2的下表面,每个绳轮组件6的绳轮顶部高于上梁 2的上表面,这样在垂直投影面上,上梁2与绳轮组件6是相重合的,这样可以降低上梁结构 的高度,从而可以降低电梯井道顶层的高度,以节约建筑的成本。在图1和图2中,绳轮组 件6的绳轮轴是垂直于连接梁4设置的,这样电梯曳引绳可以向下绕过位于连接梁4两端 部的绳轮组件6,带动轿架上下运动。在水平投影面内两个绳轮组件6的绳轮中心连线与左 右两侧轿厢导轨1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 0度,<=90度,这样两个绳轮组件6的布 置灵活,可以增大电梯的包角,扩大电梯的适用范围。连接梁在上梁上的设置形式有多种,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梁有两个,两个连接 梁相间隔地设置在上梁的上表面,两个连接梁的端部在相对的部位上均设置有绳轮轴座 板,两个连接梁在位于上梁同一侧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绳轮组件,绳轮组件的绳轮轴的两端 部分别装在两个连接梁的绳轮轴座5上。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同样,连接梁有两个,只是两 个连接梁相间隔地设置在上梁的下表面,绳轮轴座板和绳轮组件的设置方式同第一个实施 例。在上面两个实施例中,两个连接梁可以相平行设置。在第三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 所示,连接梁4有四个,其中两个连接梁4相间隔地设置在上梁2的上表面,另外两个连接 梁4相间隔地设置在上梁2的下表面,四个连接梁4在位于上梁2同一侧的端部之间设置 有绳轮组件6,绳轮组件6的绳轮轴的两端部分别装在两个绳轮轴座板5上,每个绳轮轴座 板5的上下端部分别固定在上梁2上下表面的一个连接梁4上。四个连接梁4是相平行设 置的。在第四个实施例中,连接梁的横截面呈几字形,连接梁的几字形底部设置在上梁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几字形连接梁的端部的两内侧上分别设置有绳轮轴座板,连接梁每端部的 两个绳轮轴座板之间安装有绳轮组件。在第五个实施例中,几字形连接梁可以有两个,两个 几字形连接梁的底部分别设置在上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绳轮轴座板的上下端部分别固定 在上梁上下表面的几字形连接梁的一内侧,两个几字形连接梁位于上梁同一侧的端部上有 两块绳轮轴座板,两块绳轮轴座板之间安装有绳轮组件。上述的多种实施例均能实现连接 梁上通过绳轮轴座板稳定地安装两个绳轮组件,使得两个绳轮组件可以满足绳轮底部低于 上梁的下表面,绳轮顶部高于上梁的上表面的要求。 综上,在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中,上梁上设置有连接梁,上梁、连接梁水平设置并 且非平行,连接梁的两端部通过绳轮轴座板安装两个绳轮组件,使得在垂直投影面上绳轮 组件与上梁相重合,从而可以降低电梯对井道顶层高度的要求,以节约建筑的成本。权利要求一种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梁、两个绳轮组件,所述电梯在左右两侧具有轿厢导轨,其特征在于该上梁结构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上梁上并且与所述上梁非平行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部伸出在所述上梁的外面,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部上均固定有绳轮轴座板,所述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轴分别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绳轮轴座板上,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中心连线与左右两侧所述轿厢导轨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90度,每个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底部低于所述上梁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绳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架的上梁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梁、两个绳轮组件,所述电梯在左右两侧具有轿厢导轨,其特征在于:该上梁结构还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上梁上并且与所述上梁非平行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部伸出在所述上梁的外面,所述连接梁的两端部上均固定有绳轮轴座板,所述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轴分别水平地设置在所述绳轮轴座板上,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两个绳轮组件的绳轮中心连线与左右两侧所述轿厢导轨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90度,每个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底部低于所述上梁的下表面,每个所述绳轮组件的绳轮顶部高于所述上梁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海张影刘昆彦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