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健品、医药等瓶装产品包装生产,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扣量杯机。
技术介绍
1、在保健品、医药等行业,有部分瓶装保健品、瓶装药瓶等灌装有液体的瓶装产品在包装过程中需要在瓶盖处外扣一个计量杯,以便于使用者定量使用。
2、目前,扣量杯包装工序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采用人工套量杯包装方式,该种方式生产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二是使用间歇式套量杯包装设备,该种方式在量杯套入的过程中需要停留套入时间,且套入瓶子的瓶盖处的计量杯容易脱落,此外同样存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能将计量杯稳靠地外扣于瓶子的瓶盖处而不会脱落的全自动扣量杯机。
2、有部分瓶装保健品、瓶装药瓶等灌装有液体的瓶装产品在包装过程中需要在瓶盖处外扣一个计量杯,目前没有成熟的将计量杯外扣于瓶盖处的计量杯外扣包装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包括:机座,在机座上竖向固定设置有主轴,主轴套通过第一轴承组活动套装于主轴上,主轴套由主驱动装置驱动相对于主轴轴线转动;在主轴套上固定设置有主拨轮,沿主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主拨轮槽均能分别拨动一个瓶子,在位于主拨轮下方的主轴套上固定设置有能托住位于各主拨轮槽中的瓶子底部的主托盘;进杯轮轴通过第二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进杯轮轴由进杯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进杯轮轴上固定设置有拨杯盘,沿拨杯盘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拨杯槽均
3、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中,所述的进瓶装置的结构为:进瓶轮轴通过第三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进瓶轮轴由进瓶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进瓶轮轴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上进瓶拨轮、下进瓶拨轮和进瓶托瓶盘,沿上进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一拨轮槽和沿下进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二拨轮槽的数量及上下位置均一一对应;上进瓶拨轮和下进瓶拨轮一侧与主拨轮的一侧形成进瓶交接处,在上进瓶拨轮、下进瓶拨轮、主拨轮三者的转动运动下,处于进瓶交接处的第一拨轮槽和对应第二拨轮槽中的瓶子能被拨动到处于进瓶交接处的主拨轮槽中;在位于进瓶轮轴外侧的机座上设置有将瓶子送入各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的进瓶输送装置。
4、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中,所述的进瓶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机座上设置有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在与上进瓶拨轮和下进瓶拨轮对接处的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上方设置有进瓶螺杆,进瓶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横向水平支撑设置于机座上,且进瓶螺杆的轴线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的输送方向平行;进瓶螺杆由进瓶螺杆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将位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上的各瓶子依次顺序转送至处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处的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
5、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中,所述的进瓶螺杆驱动装置为:在机座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轴线与进瓶螺杆的轴线不重叠,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链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进瓶螺杆端部连接;所述的进瓶螺杆为变距螺杆,且沿瓶子的输送方向、进瓶螺杆的螺距逐渐变大、直至每个瓶子送入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的时间和对应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依次转至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的时间对应匹配。
6、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中,所述的出瓶装置的结构为:出瓶轮轴通过第四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出瓶轮轴由出瓶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出瓶轮轴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上出瓶拨轮、下出瓶拨轮和出瓶托瓶盘,沿上出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三拨轮槽和沿下出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四拨轮槽的数量及上下位置均一一对应;上出瓶拨轮和下出瓶拨轮的一侧与主拨轮的一侧形成出瓶交接处,在上出瓶拨轮、下出瓶拨轮、主拨轮三者的转动运动下,处于出瓶交接处的主拨轮槽中的瓶子能被拨动到处于出瓶交接处的第三拨轮槽和对应第四拨轮槽中;在位于出瓶轮轴外侧的机座上设置有将各第三拨轮槽与对应第四拨轮槽中的瓶子输出的出瓶输送装置。
7、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中,所述的出瓶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机座上设置有出瓶链板输送带结构,各第三拨轮槽与对应第四拨轮槽均能转至出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处。
8、为了使设备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本方案中,进杯轮轴和出瓶轮轴共用同一个轴,且拨杯盘、承杯盘位于上出瓶拨轮的上方,进杯驱动装置和出瓶驱动装置为同一个驱动装置;进瓶轮轴位于主轴套的左后方,出瓶轮轴位于主轴套的右后方;进瓶输送装置位于进瓶拨轮和下进瓶拨轮的左后方,出瓶输送装置位于上出瓶拨轮和下出瓶拨轮的右后方。
9、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中,所述的升降扣杯装置的结构为:在固定盘底部固定安装有圆柱凸轮套,在主轴套顶部设置有支撑套,支撑套伸入圆柱凸轮套内,在位于圆柱凸轮套内的支撑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滚动轴承,各滚动轴承的外圈均固定于圆柱凸轮套的内壁上;在每根连接杆顶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根横向水平放置的滚轮轴,在每根滚轮轴的内端均设置有一个伸入圆柱凸轮套的外侧壁上的曲线凹槽中的内滚轮;在位于曲线凹槽上方的圆柱凸轮套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导向套套于圆柱凸轮套上后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上,在导向套上开设有与各滚轮轴的外端位置一一对应的竖向导向槽,在每根滚轮轴的外端均设置有一个伸入对应竖向导向槽中的外滚轮。
10、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中,在固定盘底部边缘处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杆,各支撑杆环绕固定盘底部边缘一圈呈均匀间隔分布,圆环盘顶部边缘与各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圆环盘与转盘处于同一高度,在圆环盘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圈嵌装槽,在转盘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密封圈嵌装槽,密封圈嵌装于第一密封圈嵌装槽和第二密封圈嵌装槽中,使圆环盘的内侧壁与转盘的外侧壁之间通过密封圈接触。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全自动扣量杯机具有能够稳靠地将计量杯外扣于瓶子的瓶盖处而不会脱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扣量杯机,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在机座上竖向固定设置有主轴,主轴套通过第一轴承组活动套装于主轴上,主轴套由主驱动装置驱动相对于主轴轴线转动;在主轴套上固定设置有主拨轮,沿主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主拨轮槽均能分别拨动一个瓶子,在位于主拨轮下方的主轴套上固定设置有能托住位于各主拨轮槽中的瓶子底部的主托盘;进杯轮轴通过第二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进杯轮轴由进杯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进杯轮轴上固定设置有拨杯盘,沿拨杯盘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拨杯槽均能分别拨动一个计量杯,在位于拨杯盘下方的进杯轮轴上固定设置有能托住位于各拨杯槽中的计量杯底部的承杯盘,在位于拨杯盘外侧的机座上设置有将计量杯送入各拨杯槽中的送杯装置;在主轴套外侧的机座上分别设置有将瓶子送入各主拨轮槽中的进瓶装置以及将各主拨轮槽中的瓶子输出的出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瓶装置的结构为:进瓶轮轴通过第三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进瓶轮轴由进瓶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进瓶轮轴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上进瓶拨轮、下进瓶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瓶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机座上设置有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在与上进瓶拨轮和下进瓶拨轮对接处的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上方设置有进瓶螺杆,进瓶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横向水平支撑设置于机座上,且进瓶螺杆的轴线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的输送方向平行;进瓶螺杆由进瓶螺杆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将位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上的各瓶子依次顺序转送至处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处的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瓶螺杆驱动装置为:在机座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轴线与进瓶螺杆的轴线不重叠,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链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进瓶螺杆端部连接;所述的进瓶螺杆为变距螺杆,且沿瓶子的输送方向、进瓶螺杆的螺距逐渐变大、直至每个瓶子送入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的时间和对应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依次转至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的时间对应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瓶装置的结构为:出瓶轮轴通过第四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出瓶轮轴由出瓶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出瓶轮轴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上出瓶拨轮、下出瓶拨轮和出瓶托瓶盘,沿上出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三拨轮槽和沿下出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四拨轮槽的数量及上下位置均一一对应;上出瓶拨轮和下出瓶拨轮的一侧与主拨轮的一侧形成出瓶交接处,在上出瓶拨轮、下出瓶拨轮、主拨轮三者的转动运动下,处于出瓶交接处的主拨轮槽中的瓶子能被拨动到处于出瓶交接处的第三拨轮槽和对应第四拨轮槽中;在位于出瓶轮轴外侧的机座上设置有将各第三拨轮槽与对应第四拨轮槽中的瓶子输出的出瓶输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瓶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机座上设置有出瓶链板输送带结构,各第三拨轮槽与对应第四拨轮槽均能转至出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进杯轮轴和出瓶轮轴共用同一个轴,且拨杯盘、承杯盘位于上出瓶拨轮的上方,进杯驱动装置和出瓶驱动装置为同一个驱动装置;进瓶轮轴位于主轴套的左后方,出瓶轮轴位于主轴套的右后方;进瓶输送装置位于进瓶拨轮和下进瓶拨轮的左后方,出瓶输送装置位于上出瓶拨轮和下出瓶拨轮的右后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扣杯装置的结构为:在固定盘底部固定安装有圆柱凸轮套,在主轴套顶部设置有支撑套,支撑套伸入圆柱凸轮套内,在位于圆柱凸轮套内的支撑套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滚动轴承,各滚动轴承的外圈均固定于圆柱凸轮套的内壁上;在每根连接杆顶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根横向水平放置的滚轮轴,在每根滚轮轴的内端均设置有一个伸入圆柱凸轮套的外侧壁上的曲线凹槽中的内滚轮;在位于曲线凹槽上方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扣量杯机,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在机座上竖向固定设置有主轴,主轴套通过第一轴承组活动套装于主轴上,主轴套由主驱动装置驱动相对于主轴轴线转动;在主轴套上固定设置有主拨轮,沿主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主拨轮槽均能分别拨动一个瓶子,在位于主拨轮下方的主轴套上固定设置有能托住位于各主拨轮槽中的瓶子底部的主托盘;进杯轮轴通过第二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进杯轮轴由进杯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进杯轮轴上固定设置有拨杯盘,沿拨杯盘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拨杯槽均能分别拨动一个计量杯,在位于拨杯盘下方的进杯轮轴上固定设置有能托住位于各拨杯槽中的计量杯底部的承杯盘,在位于拨杯盘外侧的机座上设置有将计量杯送入各拨杯槽中的送杯装置;在主轴套外侧的机座上分别设置有将瓶子送入各主拨轮槽中的进瓶装置以及将各主拨轮槽中的瓶子输出的出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瓶装置的结构为:进瓶轮轴通过第三轴承组活动支撑于主轴套一侧的机座上,进瓶轮轴由进瓶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在进瓶轮轴上由上至下依次间隔固定设置有上进瓶拨轮、下进瓶拨轮和进瓶托瓶盘,沿上进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一拨轮槽和沿下进瓶拨轮侧壁均匀间隔环绕分布的各第二拨轮槽的数量及上下位置均一一对应;上进瓶拨轮和下进瓶拨轮一侧与主拨轮的一侧形成进瓶交接处,在上进瓶拨轮、下进瓶拨轮、主拨轮三者的转动运动下,处于进瓶交接处的第一拨轮槽和对应第二拨轮槽中的瓶子能被拨动到处于进瓶交接处的主拨轮槽中;在位于进瓶轮轴外侧的机座上设置有将瓶子送入各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的进瓶输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瓶输送装置的结构为:在机座上设置有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在与上进瓶拨轮和下进瓶拨轮对接处的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上方设置有进瓶螺杆,进瓶螺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座横向水平支撑设置于机座上,且进瓶螺杆的轴线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的输送方向平行;进瓶螺杆由进瓶螺杆驱动装置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将位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上的各瓶子依次顺序转送至处于进瓶链板输送带结构的输送区域处的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扣量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瓶螺杆驱动装置为:在机座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轴线与进瓶螺杆的轴线不重叠,传动杆的一端通过第一万向节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链接,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进瓶螺杆端部连接;所述的进瓶螺杆为变距螺杆,且沿瓶子的输送方向、进瓶螺杆的螺距逐渐变大、直至每个瓶子送入第一拨轮槽与对应第二拨轮槽中的时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陈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