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等压灌装设备
,具体涉及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等压灌装,也称压力重力式灌装法,是常用的一种灌装方法,灌装时,在待灌装的瓶子里充进一定大于大气压的气体,同时液缸里也有相同的压力,物料靠自重流入待灌装的瓶子里。瓶托装置是等压灌装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它与位于上方的灌装阀一一对应,其作用在于在灌装工位将待灌装瓶子提升至与灌装头紧密接触而进行灌装,待灌装过程完成后,又下降复位。目前所使用的瓶托装置的结构包括:在液缸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上安装板,在上安装板上设置有上安装孔,在上安装孔中设置有上滑套,在上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滑筒,滑筒的下筒口封闭且上筒口敞口,滑筒的上筒口向上对着上安装孔而竖直安装于上安装板底部,在滑筒内设置有活塞及滑杆,活塞将滑筒内部分隔上腔与下腔,滑杆的上端经上滑套穿上安装板、滑杆的下端穿出滑筒并安装有瓶夹,在滑杆上固定有提升块,在提升块上安装有向上对应并沿着凸轮导轨移动的滚轮,在下腔所在的滑筒侧壁上设置与液压站相连接有进出油孔。上述瓶托装置存在的缺点是:(1)在灌装过程中,饮料等灌装液难免会飞溅到上安装板顶部,飞溅到上安装板顶部的灌装液会逐渐腐蚀上滑套与滑杆而使上滑套与滑杆之间产生间隙,并从上滑套与滑杆之间间隙进入滑筒内部、并对滑筒内部及活塞进行腐蚀,导致滑杆滑动不稳定,严重时则无法滑动;(2)无法对瓶夹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稳定性高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在液缸上部的外壁设置有上安装板,在上安装板中设置有上安装孔,在上安装孔中插入有上滑套,在上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上筒口封闭且下筒口敞口的滑筒,滑筒的下筒口向下对着上安装孔而竖直安装于上安装板顶部,在滑筒内设置有活塞及滑杆,所述活塞与滑筒内壁接触密封,所述滑杆的上端与活塞相固定,滑杆的下端经上滑套向下穿出上安装板并安装有瓶夹,在穿出上安装板的滑杆下部固定有提升块,在提升块上安装有向上对应并沿着凸轮导轨移动的滚轮,在滑筒下端与滑杆之间设置有用以密封两者之间间隙的下密封件,活塞上端面及滑筒内壁共同形成上腔室,活塞下端面、滑筒内壁、滑杆外壁及下密封件共同形成与上腔室相对独立的下腔室,在下腔室所在的滑筒侧壁上设置与液压站相连接有进出油孔,在滑杆与液缸之间设置有用以防止滑杆在升降过程中发生转动的止转机构。
[0005]进一步地,前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中:止转机构的结构包括:在液缸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安装板,在下安装板上固定有竖直的止转槽板,在止转槽板上设置有竖直长孔,在提升块的一侧固定有止转导轮,止转导轮伸入止转槽板的竖直长孔并能沿竖直长孔移动。
[0006]进一步地,前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中:在下安装板上设置有下安装孔,在下安装孔中插入有下滑套,滑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滑套及下滑套后安装有瓶夹。
[0007]进一步地,前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中:下密封件的结构包括:在滑筒的下部内壁设置有下密封圈槽,在下密封槽中放置有下密封圈,下密封圈的内周面与滑杆的外壁接触密封,下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滑筒的内壁接触密封,在下密封圈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圈横截面为V形的第一V形槽口,第一V形槽口将下密封圈的上部分成接触滑杆外壁的第一内密封部、以及接触滑筒内壁的第一外密封部,所述第一V形槽口向上连通下腔室。
[0008]进一步地,前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中:活塞通过上密封件与滑筒内壁接触密封,所述上密封件的结构包括:在活塞的外壁上设置有上密封圈槽,在上密封槽中放置有上密封圈,上密封圈的内周面与活塞的外壁接触密封,上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滑筒的内壁接触密封,在上密封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一圈横截面为V形的第二V形槽口,第二V形槽口将上密封圈的下部分成接触活塞外壁的第二内密封部、以及接触滑筒内壁的第二外密封部,所述第二V形槽口向下连通下腔室。
[0009]进一步地,前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中:瓶夹在滑杆上的具体安装结构包括:在滑杆的下端面设置有供压紧螺栓旋入的螺纹孔,在滑杆的下端固定有可调套,在可调套的下部外壁设置有一段外螺纹,螺纹圈螺纹连接在可调套的外螺纹上、以使螺纹圈可以相对可调套向上或向下移动,在瓶夹上设置有瓶夹板,在瓶夹板的端部设置有可套入滑杆的第一通孔,瓶夹板通过第一通孔向上套入滑杆并向上抵着螺纹圈的下端面,在瓶夹板的下方设置有压紧垫片,在压紧垫片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滑杆下端插入的凹槽,在压紧垫片的凹槽底壁上设置有供压紧螺栓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压紧垫片通过凹槽套在滑杆下端,压紧螺栓的螺栓经压紧垫片的第二通孔旋入滑杆下端面的螺纹孔,向上旋紧压紧螺栓时,压紧螺栓能通过压紧垫片将瓶夹板夹紧固定在螺纹圈上,从而将瓶夹固定在滑杆上。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滑筒设置于上安装板上方并套在上滑套外部,不仅方便维修,而且能避免灌装液对上滑套及滑杆造成腐蚀,有效防止灌装液进入滑筒内部,保证滑杆滑动稳定性,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使用稳定性;(2)将进出油孔设置在下腔室所在的滑筒侧壁上,不仅加油更方便,而且工作时液压站通过进出油孔对下腔室进油或出油,使下腔室保持一定油压,使活塞及滑杆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进而使滚轮能始终向上贴着凸轮导轨移动,由于下腔室内油压的存在,也有效防止灌装液经滑筒与上滑套之间间隙、上滑套与滑杆之间间隙进入滑筒内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使用稳定性;(3)下密封件的V形结构设计,提高了滑筒与滑杆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防止灌装液经滑筒与上滑套之间间隙、上滑套与滑杆之间间隙进入滑筒内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整体的使用稳定性;(4)可以对瓶夹的上下位置进行微调,使用更方便;(5)通过止转槽板的设计,能有效防止滑杆在提升或下降过程中发生自转,保证了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所示的E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所示的F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止转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下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上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在液缸1上部的外壁设置有上安装板2,在上安装板2中设置有上安装孔,在上安装孔中插入有上滑套4,在上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上筒口封闭且下筒口敞口的滑筒3,滑筒3的下筒口对着上安装孔并套在上滑套4的外部而竖直安装于上安装板2顶部,在滑筒3内设置有活塞5及滑杆6,所述活塞5与滑筒3内壁接触密封,所述滑杆6的上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液缸上部的外壁设置有上安装板,在上安装板中设置有上安装孔,在上安装孔中插入有上滑套,在上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上筒口封闭且下筒口敞口的滑筒,滑筒的下筒口向下对着上安装孔而竖直安装于上安装板顶部,在滑筒内设置有活塞及滑杆,所述活塞与滑筒内壁接触密封,所述滑杆的上端与活塞相固定,滑杆的下端经上滑套向下穿出上安装板并安装有瓶夹,在穿出上安装板的滑杆下部固定有提升块,在提升块上安装有向上对应并沿着凸轮导轨移动的滚轮,在滑筒下端与滑杆之间设置有用以密封两者之间间隙的下密封件,活塞上端面及滑筒内壁共同形成上腔室,活塞下端面、滑筒内壁、滑杆外壁及下密封件共同形成与上腔室相对独立的下腔室,在下腔室所在的滑筒侧壁上设置与液压站相连接有进出油孔,在滑杆与液缸之间设置有用以防止滑杆在升降过程中发生转动的止转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止转机构的结构包括:在液缸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下安装板,在下安装板上固定有竖直的止转槽板,在止转槽板上设置有竖直长孔,在提升块的一侧固定有止转导轮,止转导轮伸入止转槽板的竖直长孔并能沿竖直长孔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下安装板上设置有下安装孔,在下安装孔中插入有下滑套,滑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上滑套及下滑套后安装有瓶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压灌装机中的瓶托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密封件的结构包括:在滑筒的下部内壁设置有下密封圈槽,在下密封槽中放置有下密封圈,下密封圈的内周面与滑杆的外壁接触密封,下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陈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