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三维粗糙迂曲裂缝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00644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暂堵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三维粗糙迂曲裂缝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均质立方体露头岩样,进行井筒完井;控制三向应力值大小,使岩样产生空间三维形态的水力裂缝;用橡胶锤垫上橡胶垫将岩样沿着裂缝路径敲开;将不同粒径的钢珠用环氧树脂粘接在裂缝面四周,控制裂缝开度;扩大管线内径,泵注不同配方的暂堵剂封堵裂缝;设定最大泵注压力,记录泵注压力和流体泵注体积,观察暂堵剂在三维裂缝面的铺置形态,判断暂堵剂配方是否可用于井下缝内封堵施工。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中不能完整模拟暂堵压裂过程及不能考虑空间三维裂缝形态影响的难题,确保优化得到的暂堵剂配方获得更加可靠的暂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暂堵剂,具体涉及一种空间三维粗糙迂曲裂缝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力压裂形成交错穿插的缝网形态将储层“打碎”是油气资源获得效益开发的关键手段之一。缝内封堵可有效阻断缝内流体流动,显著提高缝内净压力。以缝内封堵为主要手段的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可大幅度激活天然弱面,提高储层整体改造效果。实现缝内暂堵转向,关键在于优选暂堵剂配方,保证暂堵剂在水力裂缝内形成有效封堵,抑制主裂缝扩展。

2、目前优选缝内暂堵的堵剂配方方法主要有槽堵试验、劈裂造缝封堵试验、3d打印裂缝模型封堵试验和大物模水力压裂封堵试验。槽堵试验无法反映真实裂缝壁面形态的影响,而且裂缝模型的尺寸太小。劈裂造缝封堵实验中管线直接连接缝口,无法模拟暂堵剂由井筒进入裂缝变向运移的动态过程,且楔形缝口设计忽略了缝口节流效应的影响;3d打印裂缝模型虽能重构裂缝的粗糙面,但裂缝面并非三维结构,暂堵剂在缝内沿单一方向流动。大物模水力压裂封堵实验能够模拟整个暂堵压裂过程,包括注入压裂液产生水力裂缝,泵入暂堵剂封堵裂缝和泵入压裂液产生新裂缝。此外,该实验过程能够产生三维裂缝形态且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三维粗糙迂曲裂缝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均质立方体露头岩样的规格为边长300~4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井筒完井的内径45~5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用线切割方式制取300~400mm立方体露头岩样,露头岩样中不含天然裂缝和大孔隙,且没有分层现象,确保露头岩样均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三维粗糙迂曲裂缝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均质立方体露头岩样的规格为边长300~4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井筒完井的内径45~5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用线切割方式制取300~400mm立方体露头岩样,露头岩样中不含天然裂缝和大孔隙,且没有分层现象,确保露头岩样均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用钻孔设备对露头岩样垂直一面方向上钻出一长200~250mm,内径45~55mm的柱形孔,并将长125~175mm、内径15~18mm、外径42~52mm的钢管用环氧树脂固定在裸眼井中,裸眼段预留长度为7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暂堵剂配方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井筒方向沿x方向,垂直井筒的两个方向分别是y、z方向,当需要产生垂直于井筒的横切缝时,控制x方向应力比y、z两个方向的应力大4m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成石善志栾海军董景锋张敬春俞天喜潘丽燕孙锡泽徐鹏郝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