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手结构、逆变器总成和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40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手结构、逆变器总成和储能电源,提手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一部件被构造为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二部件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二部件被构造为第二提手部,所述第一提手部和所述第二提手部拼合为至少部分握持部,所述第一部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构强度,且所述第一部件用于在所述握持部被握持时被构造为承重部件。本技术的提手结构的连接强度高,保证了储能电池等使用的安全性,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具体地,涉及一种提手结构、一种逆变器总成和一种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方便提携搬运,诸如储能电源等储能装置上通常设有提手,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提手通常是独立部件,提手需要借助连接件固定在储能电源的相应位置,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在提携储能电源时,储能电源的重力主要集中在连接件处,连接件处存在较高的断裂风险,其次,由于提升的材质和储能电源的壳体等部件的材质不同,连接件和储能电源之间连接存在结构强度低的问题,使得储能电池在提携过程中存在掉落的风险,增加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提手结构,该提手结构的连接强度高,保证了储能电池等使用的安全性,且成本低。

3、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提手结构的逆变器总成。

4、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逆变器总成的储能电源。

5、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提手结构包括:

6、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一部件被构造为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二部件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二部件被构造为第二提手部;

7、所述第一提手部和所述第二提手部拼合为至少部分握持部,所述第一部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构强度,且所述第一部件用于在所述握持部被握持时被构造为承重部件。

8、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提手结构的连接强度高,保证了储能电池等使用的安全性,且成本低。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材质不同以使所述第一部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构强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为金属材质,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塑料材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所述第三部件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三部件被构造为第三提手部,所述第四部件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四部件被构造为第四提手部,所述第二提手部包括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提手部,所述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提手部拼合形成。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三部件、所述第四部件分别独立成型或者其中的任意两者一体成型。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悬臂,所述悬臂夹持在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之间以使作用于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或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上的作用力可经由所述悬臂传递至所述第一部件。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上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上设有第二凸筋,所述悬臂夹紧固定在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之间。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臂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其中一者设有导向槽,其中另一者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插接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以实现所述悬臂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导向定位装配。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三提手部、所述第四提手部的至少一者设有用于握持的防滑垫。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二段水平布置,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相对于第二段倾斜向下布置。

18、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逆变器总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提手结构。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侧壳和上盖,所述侧壳设于逆变器总成的侧面,一个所述侧壳形成一个所述第一部件,所述上盖设于逆变器总成的顶侧,所述上盖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件。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壳包括第一侧部、中间壳部和第二侧部,所述中间壳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所述中间壳部为平板状,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向所述侧壳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弯曲或折弯。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的宽度尺寸和所述中间壳部的宽度尺寸的比值为1/5-1/2;

22、和/或,所述第二侧部的宽度尺寸和所述中间壳部的宽度尺寸的比值为1/5-1/2。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凸起部的上端面位于所述握持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24、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储能电源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和与所述逆变器总成中的逆变器模块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各自的壳体,且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堆叠布置并连接在所述逆变器总成的下方。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的壳体包括电池侧壳,多个所述电池侧壳在多个所述电池模块的堆叠方向上顺次机械连接,且所述第一部件与邻近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电池侧壳相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材质不同以使所述第一部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金属材质,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所述第三部件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三部件被构造为第三提手部,所述第四部件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四部件被构造为第四提手部,所述第二提手部包括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提手部,所述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提手部拼合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三部件、所述第四部件分别独立成型或者其中的任意两者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悬臂,所述悬臂夹持在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之间以使作用于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或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上的作用力可经由所述悬臂传递至所述第一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上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上设有第二凸筋,所述悬臂夹紧固定在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其中一者设有导向槽,其中另一者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插接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以实现所述悬臂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导向定位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三提手部、所述第四提手部的至少一者设有用于握持的防滑垫。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二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第二段水平布置,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相对于第二段倾斜向下布置。

11.一种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提手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侧壳和上盖,所述侧壳设于逆变器总成的侧面,一个所述侧壳形成一个所述第一部件,所述上盖设于逆变器总成的顶侧,所述上盖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壳包括第一侧部、中间壳部和第二侧部,所述中间壳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所述中间壳部为平板状,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均向所述侧壳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弯曲或折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的宽度尺寸和所述中间壳部的宽度尺寸的比值为1/5-1/2;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向上凸起的凸起部,所述握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凸起部的上端面位于所述握持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

16.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和与所述逆变器总成中的逆变器模块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电池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各自的壳体,且多个所述电池模块堆叠布置并连接在所述逆变器总成的下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的壳体包括电池侧壳,多个所述电池侧壳在多个所述电池模块的堆叠方向上顺次机械连接,且所述第一部件与邻近的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电池侧壳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材质不同以使所述第一部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结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金属材质,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三部件和第四部件,所述第三部件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三部件被构造为第三提手部,所述第四部件设有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的周侧的部分所述第四部件被构造为第四提手部,所述第二提手部包括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提手部,所述握持部通过所述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提手部拼合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三部件、所述第四部件分别独立成型或者其中的任意两者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悬臂,所述悬臂夹持在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和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之间以使作用于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或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上的作用力可经由所述悬臂传递至所述第一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第四提手部上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第三提手部上设有第二凸筋,所述悬臂夹紧固定在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其中一者设有导向槽,其中另一者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插接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以实现所述悬臂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导向定位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部、所述第三提手部、所述第四提手部的至少一者设有用于握持的防滑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乃峰韦崴陆荐
申请(专利权)人:九号新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