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填充物及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31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3:00
本技术属于运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填充物及防护服。防护填充物包含有3D打印成型的三维缓冲网络;三维缓冲网络中具有多个构造节和多个构造杆,每一构造节向不同方向引出多个构造杆,每一构造杆的两端引向不同的构造节;构造节和构造杆在三维空间上排布连接,共同形成所述三维缓冲网络。防护服在肩部、胸部、背部、臀部具有夹层,在肩部、胸部、背部、臀部的至少一处夹层内具有防护填充物。防护填充物具有优异的缓冲保护性、通风透气性、抗菌及耐水洗性。防护服可以根据需要,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有效防护,减少受伤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动装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填充物及防护服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滑雪、轮滑、滑冰等竞技运动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然而在运动过程中,摔跤、磕碰、擦伤甚至骨折时常发生,所以运动防护服是必不可少的,其可以有效保护运动人员的肩部、胸部、背部、腰部以及尾椎,避免摔倒时身体各处受到严重伤害。

2、市面上的防护服,多是在各部位设有泡棉材质的护具,该材质的护具较厚,虽然具备保护功能,但有可能会不方便身体各处活动,反而增加了受伤的风险,另外,该材质透气性较差,运动出汗时会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填充物及防护服。

2、本技术的防护填充物,包含有3d打印成型的三维缓冲网络;三维缓冲网络中具有多个构造节和多个构造杆,每一构造节向不同方向引出多个构造杆,每一构造杆的两端引向不同的构造节;构造节和构造杆在三维空间上排布连接,共同形成三维缓冲网络。

3、进一步地,上述防护填充物整体呈扁平状,两侧分别为第一防护侧和第二防护侧;第一防护侧为在使用状态下靠近人体的一侧,第二防护侧为在使用状态下远离人体的一侧;通过调整第一防护侧和第二防护侧附近的三维缓冲网络的结构参数,使第一防护侧的柔性大于第二防护侧的柔性。

4、进一步地,上述防护填充物中,三维缓冲网络的结构参数包括:平均每一构造节直接相连的构造杆的数量、平均每一构造杆的杆径、平均每一构造杆的长度;通过设置结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不同,使第一防护侧的柔性大于第二防护侧的柔性。

5、进一步地,上述防护填充物中,若干构造杆经若干构造节连接形成笼形结构单元,笼形结构单元在空间上排布连接形成三维缓冲网络;相邻笼形结构单元通过共面连接,使相邻笼形结构单元内的空间彼此连通,从而在三维缓冲网络中形成连通的气流通道网络。

6、进一步地,上述防护填充物为护臀垫。

7、进一步地,上述防护填充物为护肩垫,包括端壁和沿端壁边缘设置的围壁,端壁和围壁一体连接并3d打印成型,构成三维缓冲网络。沿围壁还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缘;加强缘与围壁一体连接。

8、进一步地防护填充物为护胸垫,在三维缓冲网络的第二防护侧设置有加强网络,加强网络沿着三维缓冲网络的边缘设置。

9、进一步地,上述防护填充物为护背垫,在三维缓冲网络的边缘设置有围圈。

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护服,在肩部、胸部、背部、臀部具有夹层,在肩部、胸部、背部、臀部的至少一处夹层内具有防护填充物。

11、有益效果

12、保护作用:防护填充物可应用于运动防护服中,对人体的肩部、胸部、背部、臀部等部位进行保护,有效防止在滑雪、轮滑、滑冰等竞技运动中的受伤。

13、缓冲性能:防护填充物采用三维缓冲网络的结构,可以通过构造节和构造杆的传播将发生变形吸收能量的部位传递到较大范围,具有优异的防撞吸能效果。

14、通风透气性:防护填充物具有极佳的通风透气性,有助于运动时产生的湿气和汗液排出,提高舒适性。

15、材质优选:防护填充物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质,具有弹性好、承载强、耐油、耐水、耐霉菌等优点。该材质易于清洗,拆卸后可以直接冲洗甩干,便于保持干净卫生,也避免长期暴晒或烘干影响弹性和使用寿命。

16、不同柔性设置:防护填充物的第一防护侧和第二防护侧具有不同的柔性设置。第一防护侧的柔性较大,可以更好地适应和贴合人体的曲线和动作,减少不适感和摩擦;而第二防护侧的柔性较小,提供更强的支撑和保护,防止外部冲击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3D打印成型的三维缓冲网络(1);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中具有多个构造节(11)和多个构造杆(12),每一构造节(11)向不同方向引出多个构造杆(12),每一构造杆(12)的两端引向不同的构造节(11);所述构造节(11)和构造杆(12)在三维空间上排布连接,共同形成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填充物整体呈扁平状,两侧分别为第一防护侧和第二防护侧;所述第一防护侧为在使用状态下靠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侧为在使用状态下远离人体的一侧;通过调整第一防护侧和第二防护侧附近的三维缓冲网络(1)的结构参数,使第一防护侧的柔性大于第二防护侧的柔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的结构参数包括:平均每一构造节(11)直接相连的构造杆(12)的数量、平均每一构造杆(12)的杆径、平均每一构造杆(12)的长度;通过设置结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不同,使第一防护侧的柔性大于第二防护侧的柔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若干构造杆(12)经若干构造节(11)连接形成笼形结构单元,所述笼形结构单元在空间上排布连接形成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相邻笼形结构单元通过共面连接,使相邻笼形结构单元内的空间彼此连通,从而在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中形成连通的气流通道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填充物为护臀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填充物为护肩垫,包括端壁(91)和沿所述端壁(91)边缘设置的围壁(92),所述端壁(91)和围壁(92)一体连接并3D打印成型,构成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围壁(92)还设置有环形的加强缘(93);所述加强缘(93)与所述围壁(92)一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填充物为护胸垫,在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的第二防护侧设置有加强网络(81),所述加强网络(81)沿着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的边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填充物为护背垫,在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的边缘设置有围圈(71)。

10.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在肩部、胸部、背部、臀部具有夹层,在肩部、胸部、背部、臀部的至少一处夹层内具有防护填充物,所述防护填充物为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填充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3d打印成型的三维缓冲网络(1);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中具有多个构造节(11)和多个构造杆(12),每一构造节(11)向不同方向引出多个构造杆(12),每一构造杆(12)的两端引向不同的构造节(11);所述构造节(11)和构造杆(12)在三维空间上排布连接,共同形成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填充物整体呈扁平状,两侧分别为第一防护侧和第二防护侧;所述第一防护侧为在使用状态下靠近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侧为在使用状态下远离人体的一侧;通过调整第一防护侧和第二防护侧附近的三维缓冲网络(1)的结构参数,使第一防护侧的柔性大于第二防护侧的柔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的结构参数包括:平均每一构造节(11)直接相连的构造杆(12)的数量、平均每一构造杆(12)的杆径、平均每一构造杆(12)的长度;通过设置结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不同,使第一防护侧的柔性大于第二防护侧的柔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填充物,其特征在于:若干构造杆(12)经若干构造节(11)连接形成笼形结构单元,所述笼形结构单元在空间上排布连接形成所述三维缓冲网络(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寒吴玲
申请(专利权)人:裕克施乐塑料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