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74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10
本技术属于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包括:MCU主控模块,均与MCU主控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的数码管显示模块、旋钮输入模块、电源模块、输出电压检测模块及继电器驱动模块,MCU主控模块用于,数码管显示模块用于对数码管显示模块、旋钮输入模块、输出电压检测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的统一控制和管理,旋钮输入模块用于给用户提供设定参数,旋钮旋转的角度和位置被MCU主控模块获取,从而转换成设定的参数。根据每相电的电压状态自动轮转选择最优的供电相输出到负载;为过压欠压和延时等参数设计独立的旋钮电位器;对一般电工而言,仅需要知道每个旋转电位器的功能就能正确操作,无需专门了解使用操作手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关,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


技术介绍

1、稳定的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电压质量,不仅对于供电设备等产生严重的损害,还会对用户的人身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

2、在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过程中,如果电压不稳且变化幅度大,不仅会给机器设备的运转造成一定影响,还会严重损坏设备以及烧毁设备线路等,会造成设备线路的烧毁等,严重的会引发火灾、威胁人身安全。

3、随着当前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更高。如果在实际的工作中,产生电压的中断,极其容易产生信息失真,并严重损坏相关机密资料。同时,电压的中断也会损坏精密仪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目前市场上的过欠压主要是以设定的过压保护值和欠压保护值进行监控,当出现电压不符合设定时,即切断对负载的供电,从而避免对用电器或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但是,这种产品存在缺陷:针对电压异常,仅能切断供电,不能维持电力的持续供应,如冷库,供排水;交通信号等场所长期断电,将会有较大损失;使用按键进入菜单进行设置,而不同国家地区的使用者有不同的操作习惯和不同的参数代号,这会减少产品的通用性,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不稳定的电压给电器或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包括:

2、mcu主控模块,均与所述mcu主控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的数码管显示模块、旋钮输入模块、电源模块、输出电压检测模块及继电器驱动模块,所述mcu主控模块用于对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旋钮输入模块、输出电压检测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的统一控制和管理,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各相电压状态和当前输出状态,并在所述旋钮输入模块工作时显示对应的设定参数,所述旋钮输入模块用于给用户提供设定参数,旋钮旋转的角度和位置被所述mcu主控模块获取,从而转换成设定的参数,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提供工作电压,所述输出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输出端输出电压状态,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用于接收mcu控制信号,选择一个继电器导通从而输出一个可供负载使用的电源。

3、优选地,所述mcu主控模块包括:mcu u11的引脚8分别与电容c24的一端、晶振cry1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9分别与电容c25的一端、晶振cry1的另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10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4、5、6均分别与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36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

4、优选地,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驱动芯片u10与三位数码管u12电性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u13与三位数码管u14电性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u15与三位数码管u16电性连接。

5、优选地,所述旋钮输入模块包括:旋钮电位器r37的引脚1与电容c27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7的引脚2与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8的引脚1与电容c28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8的引脚2与电容c28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9的引脚1与电容c29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9的引脚2与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40的引脚1与电容c30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40的引脚2与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

6、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5、6、7、8均分别与电容c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连接,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4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连接,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3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稳压管d7的负极、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2、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1、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5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负极、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稳压管d7的正极连接且接地。

7、优选地,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继电器驱动芯片u5与继电器u2通过电性连接,继电器驱动芯片u6与继电器u4通过电性连接,继电器驱动芯片u8与继电器u7通过电性连接。

8、优选地,所述输出电压检测模块包括:a相线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b相线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c相线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8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输出uout。

9、优选地,所述mcu u11为stm32g030c8t6。

10、优选地,所述数码管驱动芯片u10、数码管驱动芯片u13、数码管驱动芯片u15均为aip650。

11、优选地,所述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为lp2179a。

12、实施本技术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最多三相电输入,根据每相电的电压状态自动轮转选择最优的供电相输出到负载;抛弃按键,为过压欠压和延时等参数设计独立的旋钮电位器,每个旋钮电位器的顺时针旋转都是调高对应参数值,逆时针旋转都是调低对应参数值;对一般电工而言,仅需要知道每个旋转电位器的功能就能正确操作,无需专门了解使用操作手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模块包括:MCU U11的引脚8分别与电容C24的一端、晶振CRY1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9分别与电容C25的一端、晶振CRY1的另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10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4、5、6均分别与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36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驱动芯片U10与三位数码管U12电性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U13与三位数码管U14电性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U15与三位数码管U16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输入模块包括:旋钮电位器R37的引脚1与电容C27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7的引脚2与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8的引脚1与电容C28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8的引脚2与电容C28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9的引脚1与电容C29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9的引脚2与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40的引脚1与电容C30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40的引脚2与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5、6、7、8均分别与电容C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连接,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4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连接,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3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稳压管D7的负极、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2、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1、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容C5的正极、电阻R7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负极、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稳压管D7的正极连接且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模块包括:继电器驱动芯片U5与继电器U2通过电性连接,继电器驱动芯片U6与继电器U4通过电性连接,继电器驱动芯片U8与继电器U7通过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压检测模块包括:A相线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B相线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容C9的一端连接,C相线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8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输出Uout。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MCU U11为STM32G030C8T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驱动芯片U10、数码管驱动芯片U13、数码管驱动芯片U15均为AIP65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为LP2179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主控模块包括:mcu u11的引脚8分别与电容c24的一端、晶振cry1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9分别与电容c25的一端、晶振cry1的另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10分别与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4、5、6均分别与电容c19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连接,mcu u11的引脚36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驱动芯片u10与三位数码管u12电性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u13与三位数码管u14电性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u15与三位数码管u16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输入模块包括:旋钮电位器r37的引脚1与电容c27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7的引脚2与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8的引脚1与电容c28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8的引脚2与电容c28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9的引脚1与电容c29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39的引脚2与电容c29的另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40的引脚1与电容c30的一端连接,旋钮电位器r40的引脚2与电容c30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式自动换相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5、6、7、8均分别与电容c2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负极连接,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4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容c1的一端连接,开关电源驱动芯片u1的引脚3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世卓罗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韩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