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65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2:02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在船体的甲板中心位置设有轴向沿竖直方向的通孔,在船体前侧的舱板上至少于靠近船头的位置设有一个环部,同时,在船体后侧的舱板上至少于靠近船尾的位置设有一个环部;船篙,与所述环部一一对应且船篙的下端能向下穿出所述环部上的环孔;立管,沿竖直方向设置,下端固定在于甲板上所设的通孔上,上端向上伸出至所述船体的船舱上部。本专利有助于提高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打井作业效率以及提高打井位置相对设计炮点位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上三维地震勘探,具体而言是一种能适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


技术介绍

1、在地震勘探作业不同场景中,相较于陆地上的三维地震勘探,实施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如何在水上成孔,换言之,在水上三维地震勘探作业中能否在设计的炮点位置成孔及将孔打到预定的深度位置是决定能否获得高品质(勘探)资料的前提。

2、在以往水上三维地震勘探作业中,经常采用将两个船并排设置,施工人员站在两船之间来进行打井/打孔操作的方法进行钻井。由于两船在水上很难同时被固定,且水流的扰动会进一步使得两船难以协调一致。所以,这样的打井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很难准确地在设计炮点位置成孔。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往水上三维地震勘探作业中,作为钻井平台的船体平稳性差,容易使打井位置相对设计炮点位置形成较大偏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不仅能有助于提高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打井作业效率,而且还能提高打井位置相对设计炮点位置的准确性。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包括:

4、船体,在船体的甲板中心位置设有轴向沿竖直方向的通孔,在船体前侧的舱板上至少于靠近船头的位置设有一个环部,同时,在船体后侧的舱板上至少于靠近船尾的位置设有一个环部;

5、船篙,与所述环部一一对应且船篙的下端能向下穿出所述环部上的环孔;

6、立管,沿竖直方向设置,下端固定在于甲板上所设的通孔上,上端向上伸出至所述船体的船舱上部。

7、上述的钻井平台,于湖水上行进到设计的钻孔位置时,将船篙插入船体两侧的环部上,船篙的下端插入湖水底淤泥中来对钻井平台进行固定,尔后,将钻机的钻杆从立管的管腔向下穿至水中,而能来实施钻孔/打井作业。

8、可选地,还包括套管,该套管的下端形成有法兰盘来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立管的下端插入至所述套管内后再伸入至所述甲板上的通孔中。在法兰盘与甲板间的相对面间设有弹性垫,来避免水由法兰盘与甲板相对面间的间隙渗入到船舱里。在没有设置所述套管时,需要在所述立管与甲板上的通孔接触面间设置密封结构,来防止水向船舱里渗入。

9、设置所述套管后能够更好地稳定所述立管保持竖直状态的能力。

10、可选地,还包括横板,该横板的板面中心位置形成有套孔;所述横板的两端能对应固定在所述船体前、后侧的舱板上;所述立管的上端向上穿出所述套孔且所述套孔的内径大小与所述立管的外径大小一致。设置所述横板后能够使所述立管的上部相对船体更稳固,作业中不会有显著晃动。

11、可选地,在船体前侧的舱板上分别于靠近船头、船尾的位置各设有一个环部;同时,在船体后侧的舱板上分别于靠近船头、船尾的位置各设有一个环部。

12、可选地,在船体的船头外侧固定设有囊体一,在船体的船尾外侧固定设有囊体二。

13、可选地,所述环部包括设在所述船体前侧的舱板上与后侧的舱板上的缘板,以及设在缘板上的环孔。

14、可选地,在每个缘板上均设有一对插板且成对的两个插板前后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缘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型腔来与所述插板匹配,使所述缘板一端的端头能伸入至所述环孔的孔腔内且所述缘板能够沿所述环孔的径向往复移动,而使所述缘板的端头伸入至所述环孔内的长度能变化;

15、所述缘板的另一端匹配设有螺栓和套装在螺栓上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对应在所述插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缘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能提高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打井作业效率,以及能提高打井位置相对设计炮点位置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该套管的下端形成有法兰盘来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立管的下端插入至所述套管内后再伸入至所述甲板上的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板,该横板的板面中心位置形成有套孔;所述横板的两端能对应固定在所述船体前、后侧的舱板上;所述立管的上端向上穿出所述套孔且所述套孔的内径大小与所述立管的外径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部包括设在所述船体前侧的舱板上与后侧的舱板上的至少一个缘板,以及设在各缘板上的环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缘板上均设有一对插板且成对的两个插板前后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缘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型腔来与所述插板匹配,使所述缘板一端的端头能伸入至所述环孔的孔腔内且所述缘板能够沿所述环孔的径向移动;所述缘板的另一端匹配设有螺栓和套装在螺栓上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对应在所述插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缘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在船体前侧的舱板上分别于靠近船头、船尾的位置各设有一个环部;同时,在船体后侧的舱板上分别于靠近船头、船尾的位置各设有一个环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部包括设在所述船体前侧的舱板上与后侧的舱板上的至少一个缘板,以及设在各缘板上的环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在船体的船头外侧固定设有囊体一,在船体的船尾外侧固定设有囊体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部包括设在所述船体前侧的舱板上与后侧的舱板上的至少一个缘板,以及设在各缘板上的环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缘板上均设有一对插板且成对的两个插板前后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缘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型腔来与所述插板匹配,使所述缘板一端的端头能伸入至所述环孔的孔腔内且所述缘板能够沿所述环孔的径向移动;所述缘板的另一端匹配设有螺栓和套装在螺栓上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对应在所述插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缘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该套管的下端形成有法兰盘来与所述甲板固定连接;所述立管的下端插入至所述套管内后再伸入至所述甲板上的通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板,该横板的板面中心位置形成有套孔;所述横板的两端能对应固定在所述船体前、后侧的舱板上;所述立管的上端向上穿出所述套孔且所述套孔的内径大小与所述立管的外径大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部包括设在所述船体前侧的舱板上与后侧的舱板上的至少一个缘板,以及设在各缘板上的环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上三维地震勘探的钻井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缘板上均设有一对插板且成对的两个插板前后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缘板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型腔来与所述插板匹配,使所述缘板一端的端头能伸入至所述环孔的孔腔内且所述缘板能够沿所述环孔的径向移动;所述缘板的另一端匹配设有螺栓和套装在螺栓上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对应在所述插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缘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全章戴文婷吴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