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了涉及对碳合金钢进行等温淬火以产生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等温淬火是一种被设计成产生贝氏体微观结构的受阻淬火工艺,该贝氏体微观结构具有高硬度与韧性相结合的性能,从而导致对脆性疲劳的抗性。等温淬火涉及在低于珠光体形成温度且高于马氏体形成温度的温度下的等温转变。该工艺生产的材料在高硬度下具有更高的延展性、在给定硬度下具有增加的强度和延展性、具有增加的韧性、更长的疲劳寿命以及更少的变形和裂纹。用于等温淬火的已知方法利用具有气体淬火的干式等温淬火和具有盐浴的湿式等温淬火来产生贝氏体。然而,盐浴的使用会对部件的功能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与盐发生的化学反应会导致微观结构的表面异常,而且盐浴等温淬火的副产物对环境有害。干式等温淬火在冷却方面存在局限性,该局限性会对具有不同横截面厚度的部件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对总横截面厚度也有限制。因此,在该
中需要进一步的贡献。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公开,公开了用于获得贝氏体的方法和设备。该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得贝氏体的方法,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贝氏体形成温度范围具有至少约200℃的下限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贝氏体形成温度范围具有等于或小于约230℃的上限阈值。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部件为含有至少0.4%碳的钢合金,并且所述金属部件的所述奥氏体化温度在815℃与88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加热所述金属部件期间将碳引入到所述真空室中以由所述金属部件产生表面硬化贝氏体,其中所述金属部件为含有0.3%或更少碳的钢合
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获得贝氏体的方法,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贝氏体形成温度范围具有至少约200℃的下限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贝氏体形成温度范围具有等于或小于约230℃的上限阈值。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部件为含有至少0.4%碳的钢合金,并且所述金属部件的所述奥氏体化温度在815℃与880℃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加热所述金属部件期间将碳引入到所述真空室中以由所述金属部件产生表面硬化贝氏体,其中所述金属部件为含有0.3%或更少碳的钢合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部件的所述奥氏体化温度在815℃与950℃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打开所述炉以从所述淬火室移除所述金属部件之前、期间和之后,维持惰性气体向所述淬火室中的流入一段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维持所述惰性气体以完全覆盖所述淬火储存器内的所述油的表面,以减少所述油的氧化或降解。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从所述淬火室移除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