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和烘干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和烘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47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和烘干方法,包括塔体、斗式循环提升机和热风系统;所述塔体由上而下依次分为储藏段、第一干燥段、第一缓苏段、第二干燥段、第二缓苏段、提升段、冷却段、卸料段和底座;斗式循环提升机嵌套在塔体外侧,并设置热风机产生的高温热风经进气管进入塔体内的第一干燥段和第二干燥段,再由抽风管经过换热器与吸入的外界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通过将谷物运输通道和热风通道相结合,达到降低烘干塔高度、减少烘干过程热损失的效果,使谷物干燥更均匀、效率更高、破损率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烘干塔,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还涉及采用上述热风烘干塔的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1、谷物在成熟后收获时的水分含量普遍较高,不仅不利于谷物储藏,也极易导致谷物在存放期间发生营养成分损失甚至霉变,因此需要对谷物进行干燥,降低谷物含水量。传统晾晒的谷物干燥方式,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容易造成谷物损失,还受到场地和气候条件的约束,特别是东北等严寒地区,收入库的粮食水分普遍较高,不利于储藏和运输。机械干燥是谷物干燥的首选,更是储藏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粮食干燥机械化总量只有10%,不仅总量低,机械质量也良莠不齐,对干燥品质的基础研究和理论上也远远不足,研究干燥效率更高更便利的谷物干燥方式迫在眉睫。

2、目前常见的干燥机械为塔式烘干机,现有的烘干塔普遍高度较高,不利于安装维护;且通常使用多塔串联多次干燥的方式,需要多种辅助机械,其工艺程序的复杂性也大大提高了干燥成本。现有技术中一些循环式烘干塔的谷物运输通道和热风通道分离,当底部谷物已干燥时,储存在顶部的谷物还处于湿润状态,烘干效率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干燥效率高的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还提供采用上述热风烘干塔的烘干方法。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包括塔体、斗式循环提升机和热风系统;所述塔体由上而下依次分为储藏段、第一干燥段、第一缓苏段、第二干燥段、第二缓苏段、提升段、冷却段、卸料段和底座;

3、所述斗式循环提升机由传动装置和料斗组成,斗式循环提升机嵌套在塔体外侧,上部通过集粮器与储藏段连通,下部横向贯穿提升段;斗式循环提升机设有进料口;

4、所述热风系统由热风机、换热器、进气管以及引风机组成,热风机产生的高温热风经进气管进入塔体内的第一干燥段和第二干燥段,再由抽风管经过换热器与吸入的外界冷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生产低温热风经过排风管与斗式循环提升机连通,废气通过除尘装置处理后排至外界。

5、优选的,所述第一干燥段和第二干燥段内设有进气角管和排气角管,所述进气角管和排气角管一端连接在塔体内侧,进气角管与塔体连接的一端通过进气管与热风机连接,排气角管与引风机连通。

6、优选的,所述进气角管和排气角管设为长管和短管交叉排列,用于传输热风的进气角管下沿开口呈细长形,且连接在塔体内侧的一端横截面大于另一端;用于排出干燥段内的废热空气的排气角管下沿开口并在表面设有小孔。

7、优选的,所述第一缓苏段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8、优选的,储藏段与第一干燥段之间设有伸缩隔板,第二缓苏段、提升段、冷却段和卸料段之间分别设有伸缩隔板。

9、优选的,卸料段设有卸粮器,卸粮器由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v型叶片组成。

10、优选的,第一缓苏段中设有搅拌装置。

11、优选的,所述储藏段、第一干燥段、第二干燥段、第二缓苏段和冷却段均设有观察窗。

12、优选的,所述冷却段和卸料段之间有漏斗形斜面。

13、优选的,所述储藏段和第二缓苏段设有水分、温度检测装置。

14、上述热风烘干塔的烘干方法,由进料口将待干燥谷物集中至提升段,谷物在传动装置和料斗的动力作用下被提升至储藏段,通过伸缩隔板控制谷物依次经过第一干燥段、第一缓苏段、第二干燥段和第二缓苏段,第一干燥段和第二干燥段中的进气角管由热风机形成混流热风加热谷物,第一缓苏段中的搅拌装置对谷物进行混匀搅拌,当谷物到达第二缓苏段时,通过水分温度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水分未达标的谷物落入斗式循环提升机提升段,并被提升至储藏段等待下次干燥;干燥完成的谷物进入冷却段,冷却完成后的谷物通过卸料段收集传出。

15、专利技术原理:本专利技术采用斗式循环提升机对谷物循环提升的过程进行预热和缓苏,并去除附着的潮湿空气,避免谷物堆积回潮,具有干燥彻底,干燥效果好、干燥速度快的优点;在缓苏段设置了绞龙,有利于对下落谷物进行缓冲,同时克服了烘干塔干燥不均匀的难题,可广泛应用于谷物干燥领域;卸料层设置了卸粮器,依靠转轴转动控制卸粮速度,并达到密封的作用,使谷物品质和干燥效率更高。

16、本专利技术在干燥段内设有进气角管和排气角管,并通过进气角管和排气角管插空排布的空间位置差,使运行过程中,干燥段下层进气角管出来的热风均向上流动,形成逆流干燥;上层进气管的热风流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热风向上进入排气角管,另一部分热风与谷物流动方向相同形成顺流干燥,从而达到混流干燥的目的,使谷物进行混流干燥,提升了干燥效率和干燥品质。本专利技术还优化了引风机的功能,采用两组换热器,一对通风管,风机与布袋除尘器组成,使废热空气从抽风管进入后经过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进风口吸入的新鲜冷空气,升温后的新鲜外界空气在鼓风机作用下流入斗式循环提升机对谷物进行预热,经历循环利用后再次由引风机排出,使其同时具有抽风、除尘、热回收和排风的作用,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1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通过将谷物运输通道和热风通道相结合,达到降低烘干塔高度、减少烘干过程热损失的效果,使谷物干燥更均匀、效率更高、破损率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烘干塔包括塔体(6)、斗式循环提升机(9)和热风系统;所述塔体由上而下依次分为储藏段(16)、第一干燥段(18)、第一缓苏段(20)、第二干燥段(21)、第二缓苏段(22)、提升段(23)、冷却段(24)、卸料段(15)和底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段(18)和第二干燥段(21)内设有进气角管(30)和排气角管(31),所述进气角管(30)和排气角管(31)一端连接在塔体(6)内侧,进气角管(30)与塔体连接的一端通过进气管(11)与热风机(13)连接,排气角管(31)与引风机(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角管(30)和排气角管(31)设为长管和短管交叉排列,用于传输热风的进气角管(30)下沿开口呈细长形,且连接在塔体(6)内侧的一端横截面大于另一端;用于排出干燥段内的废热空气的排气角管(31)下沿开口并在表面设有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苏段(20)中设有搅拌装置(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储藏段(16)与第一干燥段(18)之间设有伸缩隔板(17),第二缓苏段(22)、提升段(23)、冷却段(24)和卸料段(15)之间分别设有伸缩隔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卸料段(15)设有卸粮器,卸粮器由转轴(36)和设置在转轴上的V型叶片(35)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段(16)、第一干燥段(18)、第一缓苏段(20)、第二干燥段(21)、第二缓苏段(22)、提升段(23)、冷却段(24)和卸料段(15)均设有观察窗(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24)和卸料段(15)之间有漏斗形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藏段(16)和第二缓苏段(22)设有水分温度检测装置(28)。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热风烘干塔的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进料口(10)将待干燥谷物集中至提升段(23),谷物在传动装置(7)和料斗(19)的动力作用下被提升至储藏段(16),通过伸缩隔板(17)控制谷物依次经过第一干燥段(18)、第一缓苏段(20)、第二干燥段(21)和第二缓苏段(22),第一干燥段(18)和第二干燥段(21)中的进气角管(30)由热风机(13)形成混流热风加热谷物,第一缓苏段(20)中的搅拌装置(29)对谷物进行混匀搅拌,当谷物到达第二缓苏段(22)时,通过水分温度检测装置(28)进行检测,水分未达标的谷物落入斗式循环提升机提升段(23),并被提升至储藏段(16)等待下次干燥;干燥完成的谷物进入冷却段(24),冷却完成后的谷物通过卸料段(15)收集传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循环式谷物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烘干塔包括塔体(6)、斗式循环提升机(9)和热风系统;所述塔体由上而下依次分为储藏段(16)、第一干燥段(18)、第一缓苏段(20)、第二干燥段(21)、第二缓苏段(22)、提升段(23)、冷却段(24)、卸料段(15)和底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段(18)和第二干燥段(21)内设有进气角管(30)和排气角管(31),所述进气角管(30)和排气角管(31)一端连接在塔体(6)内侧,进气角管(30)与塔体连接的一端通过进气管(11)与热风机(13)连接,排气角管(31)与引风机(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角管(30)和排气角管(31)设为长管和短管交叉排列,用于传输热风的进气角管(30)下沿开口呈细长形,且连接在塔体(6)内侧的一端横截面大于另一端;用于排出干燥段内的废热空气的排气角管(31)下沿开口并在表面设有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苏段(20)中设有搅拌装置(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其特征在于,储藏段(16)与第一干燥段(18)之间设有伸缩隔板(17),第二缓苏段(22)、提升段(23)、冷却段(24)和卸料段(15)之间分别设有伸缩隔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烘干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贺刘棕鑫郭常雕温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