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230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施工流程有筛分备料→制备改性剂→原料改性→混合原料→检测搅拌原料→强度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连续纤维为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对微裂缝约束效果显著,同时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高温、耐腐蚀性能;通过添加微珠降粘材料可以降低新拌混泥土的粘度,增大水泥浆的流动性,提高了混泥土的可泵性,同时水泥浆体硬化后强度提高;通过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抗冻性、抗收缩使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同时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增加了抗压强度和抗裂等级,降低了混凝土构件凝结硬化时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纹,进而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通常是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将其与水、机制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并且按照科学的配合比例,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等过程生产获得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原材料丰富且价格低廉、生产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耐久性好、可用钢筋增强、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机制砂是近年来追尾广泛应用的混凝土材料之一,其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的工程性能,因此可以增加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和高强度。

2、现有机制砂混凝土在制备过程中存在不具有抗裂的功能,现有的混凝土水化反应温升峰值较高,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凝结硬化时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纹,进而降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同时混凝土容易受水化产物的侵蚀,降低混凝土的抗腐蚀性、韧性和抗拉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施工流程有筛分备料→制备改性剂→原料改性→混合原料→检测搅拌原料→强度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超细石粉0.2~0.35份;水泥0.5~0.8份;机制砂1.7~2.3份;碎石2.3~2.9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012~0.018份;微珠降粘材料0.1~0.25份,水0.34~0.38份,改性剂,0.022~0.038份;凹凸棒土0.33~0.35份;连续纤维0.15~0.25份;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4、步骤一:所述根据机制砂混凝土制备要求将原料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原料通过5目网筛进行筛选,将不能通过网筛的混凝土原料颗粒作为粗骨料,筛选通过的材料作物细骨料,依次将准备的原料进行称重和检测原料是否符合制备标椎;

5、步骤二:将椰子油二乙醇酰胺2~7份,三异丙醇胺3~8份,铸石粉10~20份,酒石酸3~10份混合均匀,调节所得混合物的ph值,使其ph值为7~9,得到改性剂;

6、步骤三:所述将步骤二得到的改性剂加入步骤一得到机制砂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改性机制砂,其中,改性剂与机制砂的重量比为1-5:1000,将粗骨料与凹凸棒土混合,得到再生粗骨料,凹凸棒土与粗骨料的重量比为1:20;

7、步骤四:所述步骤一筛选出的混凝土原料进行配比称量,依次向混凝土搅拌机中加入步骤将三改性的机制砂以及再生粗骨料,搅拌30~60s,加入碎石和连续纤维,搅拌30~60s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向混合料中加入超细石粉、水泥和水,搅拌2~3min,即得混凝土混合料;

8、步骤五:所述在步骤四的基础上将加入微珠降粘材料、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剩余的水,搅拌3~5min,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检测设备对混凝土的拌合物的流动性进行检测,防止混凝土的拌合物的流动性出现误差,以及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湿度进行检测,防止混凝土水化温升峰值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裂等级,湿度较大影响流动性进行影响泵吸;

9、步骤六:所述将步骤五中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取出微量,通过人工智能养护设备进行养护硬化,对养护硬化后的混凝土块的质量强度进行检测,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合格标准。

10、优选的,所述采用在机制砂中添加改性剂,在粗骨料中加入凹凸棒土对其进行改性,最终使得通过细骨料(改性机制砂)和再生粗骨料制得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11、优选的,所述连续纤维采用的是玄武岩纤维,通过添加连续纤维为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不受水化产物的侵蚀,可三维乱向分布与混凝土中,其阻裂原理是充分发挥了纤维数量(每千克数千根)优势,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对微裂缝约束效果显著,同时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12、优选的,所述微珠降粘材料采用的是微珠(超细粉煤灰),是燃煤火力发电厂从烟囱排出的飞灰,经过专用设备收集后得到的粉煤灰,其平均粒径约1.2μm,是一种球状玻璃体,故称为微珠,微珠用到水泥混凝土中可以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使自由水得以排放出来,增大水泥浆的流动性,水泥浆体硬化后强度提高,通过添加微珠降粘材料可以降低新拌混泥土的粘度,同时提高了混泥土的可泵性。

13、优选的,所述通过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抗冻性、抗收缩使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同时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增加了抗压强度和抗裂等级,降低了混凝土构件凝结硬化时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纹,进而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工智能检测设备对混凝土的拌合物的流动性进行检测,防止混凝土的拌合物的流动性出现误差,以及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湿度进行检测,防止混凝土水化温升峰值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裂等级,湿度较大影响流动性进行影响泵吸,且通过人工智能养护设备进行养护硬化,对养护硬化后的混凝土块的质量强度进行检测,保证了混凝土的制备质量;采用在机制砂中添加改性剂,在粗骨料中加入凹凸棒土对其进行改性,最终使得通过细骨料(改性机制砂)和再生粗骨料制得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不仅解决了粗骨料难以处理的问题,还进一步变废为宝,使得回收的混凝土废料成为了高性能的混凝土;通过添加连续纤维为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不受水化产物的侵蚀,可三维乱向分布与混凝土中,其阻裂原理是充分发挥了纤维数量(每千克数千根)优势,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对微裂缝约束效果显著,同时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高温、耐腐蚀性能;通过添加微珠降粘材料可以降低新拌混泥土的粘度,增大水泥浆的流动性,提高了混泥土的可泵性,同时水泥浆体硬化后强度提高;通过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抗冻性、抗收缩使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同时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增加了抗压强度和抗裂等级,降低了混凝土构件凝结硬化时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纹,进而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施工流程有筛分备料→制备改性剂→原料改性→混合原料→检测搅拌原料→强度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超细石粉0.2~0.35份;水泥0.5~0.8份;机制砂1.7~2.3份;碎石2.3~2.9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012~0.018份;微珠降粘材料0.1~0.25份,水0.34~0.38份,改性剂,0.022~0.038份;凹凸棒土0.33~0.35份;连续纤维0.15~0.25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在机制砂中添加改性剂,在粗骨料中加入凹凸棒土对其进行改性,最终使得通过细骨料(改性机制砂)和再生粗骨料制得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采用的是玄武岩纤维,通过添加连续纤维为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不受水化产物的侵蚀,可三维乱向分布与混凝土中,其阻裂原理是充分发挥了纤维数量(每千克数千根)优势,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对微裂缝约束效果显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珠降粘材料采用的是微珠(超细粉煤灰),是燃煤火力发电厂从烟囱排出的飞灰,经过专用设备收集后得到的粉煤灰,其平均粒径约1.2μm,是一种球状玻璃体,故称为微珠,微珠用到水泥混凝土中可以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使自由水得以排放出来,增大水泥浆的流动性,水泥浆体硬化后强度提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抗冻性、抗收缩使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同时混泥土水化温升峰值较低,增加了抗压强度和抗裂等级,降低了混凝土构件凝结硬化时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纹,进而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施工流程有筛分备料→制备改性剂→原料改性→混合原料→检测搅拌原料→强度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超细石粉0.2~0.35份;水泥0.5~0.8份;机制砂1.7~2.3份;碎石2.3~2.9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0.012~0.018份;微珠降粘材料0.1~0.25份,水0.34~0.38份,改性剂,0.022~0.038份;凹凸棒土0.33~0.35份;连续纤维0.15~0.25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在机制砂中添加改性剂,在粗骨料中加入凹凸棒土对其进行改性,最终使得通过细骨料(改性机制砂)和再生粗骨料制得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制砂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采用的是玄武岩纤维,通过添加连续纤维为掺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周锋谢圣林纪迎昌阮晔萍叶财发骆强兰庆德张丽环陈元文丁凌飞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金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