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519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包括传输带,所述传输带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套,所述传输带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二支撑套中部贯穿并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一支撑套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支撑套顶部后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泵,所述第一支撑套顶部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本技术中,当回收箱里的清洗液达到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抽油泵对回收箱顶部的油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第二抽液泵将回收箱里的清洗液再传输到储液箱里,可以对清洗液进行再次使用,可以节约成本,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除油装置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套加防护层时,要将线缆表面的油污和杂质清除,除油装置在高速线缆加工中也有所应用。

2、目前,现有的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通常只是通过清洗液进行喷射清洗除油,这种方式清洗效果差,并且对高速线缆进行除油所需要的清洗液需求量大,所需成本过高,故需对除油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包括传输带,所述传输带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套,所述传输带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二支撑套中部贯穿并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一支撑套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泵,所述第一支撑套顶部后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泵,所述第一支撑套顶部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所述第一抽液泵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贯穿并与第一支撑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清理毛刷筒,所述第一抽液泵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管,所述第二抽液泵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第二抽液泵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管,所述第二抽液管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第一支撑套顶端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端与清理毛刷筒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带右侧设置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底部前端设置有输油泵,所述输油泵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油管且输油管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输油泵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油管,且输油管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废油盒,所述传输带右侧前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清理毛刷筒。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第一支撑套顶部前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第一抽液管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储液箱。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输液管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储液箱。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回收箱左侧顶端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斜板。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回收箱右侧顶端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收集辊且收集辊另一端贯穿并与传输带之间转动连接。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中,当需要对高速线缆进行除油时,首先将高速线缆放在放置槽里然后穿过清理毛刷筒,然后再将高速线缆一端固定在收集辊外壁,紧接着启动第一抽液泵带动第一抽液管抽取储液箱里的清洗液,然后通过第一抽液泵输出端的输液管对清理毛刷筒前端进行输送清洗液,然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收集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高速线缆进行移动,所以可以通过清理毛刷筒里的毛刷对高速线缆进行清理除油。

19、2、本技术中,当回收箱里的清洗液达到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时,红外线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抽油泵对回收箱顶部的油进行收集,然后通过第二抽液泵将回收箱里的清洗液再传输到储液箱里,可以对清洗液进行再次使用,可以节约成本,实用性较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包括传输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1)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套(11),所述传输带(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套(2),所述第二支撑套(2)中部贯穿并设置有放置槽(14),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泵(5),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部后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泵(9),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部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2),所述第一抽液泵(5)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液管(7)且输液管(7)贯穿并与第一支撑套(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7)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清理毛刷筒(3),所述第一抽液泵(5)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管(13),所述第二抽液泵(9)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液管(7),所述第二抽液泵(9)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管(8),所述第二抽液管(8)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回收箱(10),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端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另一端与清理毛刷筒(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带(1)右侧设置有回收箱(10),所述回收箱(10)底部前端设置有输油泵(18),所述输油泵(18)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油管(17)且输油管(17)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回收箱(10),所述输油泵(18)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油管(17),且输油管(17)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废油盒(19),所述传输带(1)右侧前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4)内部设置有清理毛刷筒(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部前端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液管(13)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7)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0)左侧顶端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斜板(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0)右侧顶端中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红外线传感器(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6)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收集辊(15)且收集辊(15)另一端贯穿并与传输带(1)之间转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线缆加工用过线导引除油装置,包括传输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1)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套(11),所述传输带(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套(2),所述第二支撑套(2)中部贯穿并设置有放置槽(14),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端中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泵(5),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部后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泵(9),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部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2),所述第一抽液泵(5)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液管(7)且输液管(7)贯穿并与第一支撑套(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输液管(7)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清理毛刷筒(3),所述第一抽液泵(5)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液管(13),所述第二抽液泵(9)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液管(7),所述第二抽液泵(9)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液管(8),所述第二抽液管(8)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回收箱(10),所述第一支撑套(11)顶端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另一端与清理毛刷筒(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传输带(1)右侧设置有回收箱(10),所述回收箱(10)底部前端设置有输油泵(18),所述输油泵(18)输入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油管(17)且输油管(17)另一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回收箱(10),所述输油泵(18)输出端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输油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琴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杭建润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