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18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19
本申请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0.05‑0.3份次氯酸、0.02‑0.08份氯化钠、0.8‑1.2份改性褐藻提取物、0.2‑0.6份改性壳聚糖;其中,次氯酸的浓度为50‑300mg/L。本申请中制备的新型保护剂中各组分相互配合,共同增加成膜后的结构强度,改善保护剂的形态,使其能够容易喷出,而且成膜后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药,尤其是涉及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


技术介绍

1、溃疡一般由外伤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黏膜破溃或缺失,一般靠机体自身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愈合,愈合时间较长,通常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现有的治疗溃疡的皮肤保护剂大致可分为创口贴、创口保护凝胶和创口保护喷雾三种,其中,创口保护喷雾由于使用方便、不会影响肢体活动而广受欢迎。

2、创口保护喷雾的初始形态为液体,喷到皮肤上一段时间后,逐渐凝胶成膜,能够在一定时间段内隔绝外界环境的细菌,促进伤口愈合,在保护伤口的同时且保持伤口的透气性,促进伤口修复,避免引起伤口的感染。

3、现有的创口保护喷雾多采用喷射方式作用于皮肤上,由于还存在成膜的需求,因此往往因粘度过大,不易喷出,或者液体流动性好,但成膜的强度不够,无法起到有效隔绝细菌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创口保护喷雾的液体黏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喷雾的使用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0.05-0.3份次氯酸、0.02-0.08份氯化钠、0.8-1.2份改性褐藻提取物、0.2-0.6份改性壳聚糖;其中,次氯酸的浓度为50-300mg/l。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氯酸具有杀菌和抗生物膜的能力,通过释放出新生态氧[o]的方式,使细菌和病毒上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致死病原微生物,阻止皮肤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能够有效修复皮肤溃疡面,达到治疗溃疡的目的,氯化钠作为稳定剂,保证溶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5、改性褐藻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病毒的效果,不仅能够活化肌肤细胞,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还具有一定的粘性,配合氯化钠遇到血液时溶解而带粘性,能阻滞血液流动,还具有保湿、成膜的能力,能够在皮肤表面成膜,隔绝细菌,进而达到保护伤口的作用。

6、改性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止血性能,促进伤口愈合,增进伤口皮肤新陈代谢,将溃疡、创伤的覆盖隔离,对于伤口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伤口感染,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的形成;另外,壳聚糖的溶液具有粘性,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与改性褐藻提取物混合,不仅调节改性褐藻提取物的黏度,而且增加成膜后的结构强度,进而改善保护剂的形态,使其能够容易喷出,而且成膜后强度较高。

7、优选的,所述改性褐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1)将褐藻清洗后切碎,置于柠檬酸中浸泡30-45min,过滤、水洗,然后加入碳酸氢钠,加热搅拌1-2h,得到混合物一;

9、(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一分散于乙醇中,在温度为30-35℃条件下提取后,真空浓缩、过滤,得到褐藻提取物原液;

10、(3)将步骤(2)得到的褐藻提取物原液、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混合,在温度55-60℃下搅拌1-2h,得到改性褐藻提取物。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褐藻进行清洗,加入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改善褐藻的黏度,柠檬酸不仅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能够清理褐藻中的细菌,而且可以调整体系的酸碱度,碳酸氢钠具有碱性,在加热的作用下,使褐藻中的水不溶性的褐藻酸盐转化为水溶性的碱金属盐,有助于后续褐藻提取物原液的提取。

12、在提取后的褐藻提取物原液中加入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大豆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原因在于大豆纤维超分子结构的均匀性以及钙离子在纤维大分子间的交联作用,使得大豆纤维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强,加入大豆膳食纤维,大豆膳食纤维均匀分散于褐藻提取物原液体系中,由于褐藻提取物原液本身具有一定的粘性,能够较好的吸附大豆膳食纤维,进而增加了性褐藻提取物原液体系的力学性能,纳米银具有抗菌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褐藻提取物原液、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三者混合,不仅增加了体系的力学性能,使后续成膜后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增加了体系的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13、另外,大豆膳食纤维表面粗糙,具有微孔结构,纳米银负载于大豆膳食纤维的表面,负载纳米银的大豆膳食纤维与褐藻提取物原液,不仅增加褐藻提取物原液的体系粘度,而且有助于纳米银的吸附,使纳米银充分发挥抗菌和保护伤口的作用。

14、优选的,所述的褐藻为海带、羊栖菜、泡叶藻、马尾藻、裙带菜或鼠尾藻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褐藻除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糖类、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外,还含有海褐藻多糖、褐藻多酚等活性成分,改性褐藻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以及抗病毒等多种作用,应用于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具有较好的药用作用。

16、优选的,所述褐藻提取物原液、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0.3-0.8:0.1-0.3。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褐藻提取物原液、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的质量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粘度适中且成膜性好的改性褐藻提取物,褐藻提取物原液、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三者配合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具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而且调节了褐藻提取物原液的黏度和力学性能,得到成膜性较好的新型保护剂,同样具有较好的药用效果。

18、优选的,所述大豆膳食纤维的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水溶性膳食纤维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75-80℃下搅拌保温30-35min,乙醇清洗,然后再次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继续搅拌1-3h,搅拌速率为450-550rpm,干燥,粉碎至50-60目,得到预处理后的大豆膳食纤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豆水溶性膳食纤维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氢氧化钠溶液对大豆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剥蚀作用,使大豆水溶性膳食纤维表面变的粗糙,多孔的结构,然后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羧甲基纤维素包覆在大豆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表面,后续将处理的大豆膳食纤维应用于改性褐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中,有助于改善改性褐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的粘性以及成膜性,进一步改善新型保护剂相关的性能。

20、优选的,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1)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中,搅拌20-30min,然后加入戊二醛,在微波辐射下反应1-2h,过滤,洗涤,得到预改性壳聚糖,其中,微波辐射功率为400-450w,温度为35-40℃;

22、(2)将步骤(1)得到的预改性壳聚糖溶解于冰醋酸中,然后加入白茶提取物和活性炭纤维,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300-350rpm,搅拌时间35-45min,过滤,干燥,得到改性壳聚糖。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聚糖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等活性极性基团,而戊二醛是一种具有两个活性羰基的交联剂,与壳聚糖中的氨基或羟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改善了壳聚糖的溶解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0.05-0.3份次氯酸、0.02-0.08份氯化钠、0.8-1.2份改性褐藻提取物、0.2-0.6份改性壳聚糖;其中,次氯酸的浓度为50-30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褐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褐藻为海带、羊栖菜、泡叶藻、马尾藻、裙带菜或鼠尾藻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提取物原液、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0.3-0.8:0.1-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膳食纤维的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水溶性膳食纤维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75-80℃下搅拌保温30-35min,乙醇清洗,然后再次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继续搅拌1-3h,搅拌速率为450-550rpm,干燥,粉碎至50-60目,得到预处理后的大豆膳食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得到的预改性壳聚糖、白茶提取物和活性炭纤维的质量比为1:0.5-0.9:0.1-0.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的粘度范围为200-800cp、脱乙酰度≥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白茶茶叶粉碎成10-30目碎末,然后置于纯化水中,在温度为95-100℃下浸提25-30min,过滤,得到浸提液,然后加入果胶酶,调节酶解液pH至5.0-5.5进行提取,温度50-55℃,提取时间60-65min,酶解结束后灭酶活,再加入介孔纳米二氧化硅颗粒,过滤即得到白茶提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次氯酸、氯化钠、改性褐藻提取物、改性壳聚糖和纯化水,混合均匀,得到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0.05-0.3份次氯酸、0.02-0.08份氯化钠、0.8-1.2份改性褐藻提取物、0.2-0.6份改性壳聚糖;其中,次氯酸的浓度为50-300m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褐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褐藻为海带、羊栖菜、泡叶藻、马尾藻、裙带菜或鼠尾藻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提取物原液、大豆膳食纤维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0.3-0.8:0.1-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溃疡面愈合的新型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膳食纤维的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豆水溶性膳食纤维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10%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温度75-80℃下搅拌保温30-35min,乙醇清洗,然后再次分散于纯化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继续搅拌1-3h,搅拌速率为450-550rpm,干燥,粉碎至50-60目,得到预处理后的大豆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孙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威巴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