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制冷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10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形成于箱体内的间室、位于间室前侧的门体以及将门体沿前后方向抽拉式地连接于箱体上的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机构包括设于箱体上的滑轨、与滑轨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架、连接于第一支架前侧的第二支架,所述门体与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以使门体可自其高度方向一侧与箱体之间产生连通间室内外的间隙。抽拉机构还包括设于门体与第二支架之间用以限定门体相对第二支架所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门体可先相对第二支架转动些许角度,使门体自其高度方向一侧与箱体之间产生连通间室内外的间隙,如此可平衡间室内外气压,降低开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1、法式多门冰箱等制冷设备中的抽屉式门体关闭后,受门体内外的压力差、滑轨自锁力、门封吸力以及负载重力等因素影响,所需开门力可达60-70n,对于一些力量较小的用户来说,开门体验不太友好。

2、现有技术中,为降低开门力,有采用机械助力或将间室内负压进行释放的方案,但机械助力方案需设计助力把手等组件,成本较高,且机械结构可能会顶坏箱体的u壳或中梁,破坏箱体外观,负压释放方案则需要较长时间,并且这两种方案所降低的开门力仍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一步降低开门力的制冷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形成于箱体内的间室、位于间室前侧的门体以及将门体沿前后方向抽拉式地连接于箱体上的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机构包括设于箱体上的滑轨、与滑轨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架、连接于第一支架前侧的第二支架,所述门体与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以使门体可自其高度方向一侧与箱体之间产生连通间室内外的间隙,抽拉机构还包括设于门体与第二支架之间用以限定门体相对第二支架所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于第二支架后侧的第一头部、自第一头部向前延伸的第一柱状部,所述第一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柱状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于第一头部和第二支架之间并且其前后方向两侧分别抵持第一头部和第二支架。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壳体和在前后方向上可伸缩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壳体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后侧的第一侧壁、自第一侧壁向后延伸的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头部和第一侧壁之间并且其前后方向两侧分别抵持第一头部和第一侧壁。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柱状部外围的第一环套,所述第一环套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其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侧壁和第一头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沿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抽拉机构还包括连接至少两个限位结构中的壳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支架后侧的第二侧壁、自第二侧壁向后延伸的第二环形壁,所述抽拉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环套,第二限位件包括位于第二侧壁后侧的第二头部、自第二头部向前延伸的第二柱状部,第二柱状部穿过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第二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柱状部的直径,所述第二环套设于第二柱状部外围,并且其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侧壁和第二头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包括位于其后侧的门衬、设于所述门衬背离所述间室的一侧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所述门衬与所述加强件连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自支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一翻折部,所述门体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门衬和支架本体之间的连接件本体、自连接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二翻折部,两个第一翻折部分别与两个第二翻折部转动连接,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穿过所述门衬以连接连接件本体和加强件的第一紧固件。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折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翻折部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转轴、设于第一连接孔和转轴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孔和转轴之间的轴套。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自支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一翻折部,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自加强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三翻折部,并且两个第三翻折部均向后穿过所述门衬,两个第一翻折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三翻折部向后穿过所述门衬的部分。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折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翻折部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转轴、至少部分设于第三连接孔和转轴之间的保护套。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缓冲调节组件,所述缓冲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支架在前后方向上可调节设置并具有伸入门体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一伸入部,所述第一缓冲件连接于第一伸入部并具有位于第一伸入部靠近所述门体一侧的第一柔性部。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缓冲调节组件,所述缓冲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架的第二调节件、连接于门体的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相对第二支架在前后方向上可调节设置并具有伸入门体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二伸入部,所述第二缓冲件具有对应设于所述第二伸入部前侧的第二柔性部。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还包括位于其上侧的把手部,所述门体以中线为界分为高度相等的两部分,所述门体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中线的下方,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中线的上方。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冷设备,不同于现有抽屉式门体打开时只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设计,用户在打开其门体时,门体可先相对第二支架转动些许角度,使门体自其高度方向一侧与箱体之间产生连通间室内外的间隙,如此可平衡间室内外气压,降低开门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形成于箱体内的间室、位于间室前侧的门体以及将门体沿前后方向抽拉式地连接于箱体上的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机构包括设于箱体上的滑轨、与滑轨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架、连接于第一支架前侧的第二支架,所述门体与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以使门体可自其高度方向一侧与箱体之间产生连通间室内外的间隙,抽拉机构还包括设于门体与第二支架之间用以限定门体相对第二支架所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于第二支架后侧的第一头部、自第一头部向前延伸的第一柱状部,所述第一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柱状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于第一头部和第二支架之间并且其前后方向两侧分别抵持第一头部和第二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壳体和在前后方向上可伸缩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壳体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后侧的第一侧壁、自第一侧壁向后延伸的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头部和第一侧壁之间并且其前后方向两侧分别抵持第一头部和第一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柱状部外围的第一环套,所述第一环套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其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侧壁和第一头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沿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抽拉机构还包括连接至少两个限位结构中的壳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支架后侧的第二侧壁、自第二侧壁向后延伸的第二环形壁,所述抽拉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环套,第二限位件包括位于第二侧壁后侧的第二头部、自第二头部向前延伸的第二柱状部,第二柱状部穿过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第二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柱状部的直径,所述第二环套设于第二柱状部外围,并且其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侧壁和第二头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位于其后侧的门衬、设于所述门衬背离所述间室的一侧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所述门衬与所述加强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自支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一翻折部,所述门体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门衬和支架本体之间的连接件本体、自连接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二翻折部,两个第一翻折部分别与两个第二翻折部转动连接,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穿过所述门衬以连接连接件本体和加强件的第一紧固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翻折部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转轴、设于第一连接孔和转轴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孔和转轴之间的轴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架本体、自支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一翻折部,所述加强件包括加强件本体、自加强件本体宽度方向两侧向后翻折形成的两个第三翻折部,并且两个第三翻折部均向后穿过所述门衬,两个第一翻折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三翻折部向后穿过所述门衬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三翻折部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转轴、至少部分设于第三连接孔和转轴之间的保护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缓冲调节组件,所述缓冲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相对第二支架在前后方向上可调节设置并具有伸入门体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一伸入部,所述第一缓冲件连接于第一伸入部并具有位于第一伸入部靠近所述门体一侧的第一柔性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缓冲调节组件,所述缓冲调节组件包括连接于第二支架的第二调节件、连接于门体的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相对第二支架在前后方向上可调节设置并具有伸入门体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第二伸入部,所述第二缓冲件具有对应设于所述第二伸入部前侧的第二柔性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还包括位于其上侧的把手部,所述门体以中线为界分为高度相等的两部分,所述门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形成于箱体内的间室、位于间室前侧的门体以及将门体沿前后方向抽拉式地连接于箱体上的抽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机构包括设于箱体上的滑轨、与滑轨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支架、连接于第一支架前侧的第二支架,所述门体与第二支架可转动连接以使门体可自其高度方向一侧与箱体之间产生连通间室内外的间隙,抽拉机构还包括设于门体与第二支架之间用以限定门体相对第二支架所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件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于第二支架后侧的第一头部、自第一头部向前延伸的第一柱状部,所述第一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柱状部的直径,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于第一头部和第二支架之间并且其前后方向两侧分别抵持第一头部和第二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壳体和在前后方向上可伸缩设置的弹性件,所述壳体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架后侧的第一侧壁、自第一侧壁向后延伸的第一环形壁,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所述弹性件设于第一头部和第一侧壁之间并且其前后方向两侧分别抵持第一头部和第一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柱状部外围的第一环套,所述第一环套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其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侧壁和第一头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沿宽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抽拉机构还包括连接至少两个限位结构中的壳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第一支架后侧的第二侧壁、自第二侧壁向后延伸的第二环形壁,所述抽拉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和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环套,第二限位件包括位于第二侧壁后侧的第二头部、自第二头部向前延伸的第二柱状部,第二柱状部穿过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架并与所述门体连接,所述第二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柱状部的直径,所述第二环套设于第二柱状部外围,并且其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侧壁和第二头部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位于其后侧的门衬、设于所述门衬背离所述间室的一侧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柱状部穿过所述门衬与所述加强件连接。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彬何文华陈龙李兴伟崔世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