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01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5
本技术公开了再生混凝土生产设备领域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包括底板、配料仓本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配料仓本体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上方,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左侧壁中间,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内腔左侧壁下侧,且所述第二壳体贯穿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内腔右侧壁下侧,并延伸至所述配料仓本体右侧,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内侧壁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左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左侧之间插接有传输管,该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便于砂石骨料上料,省时省力,便于使用,下料不易卡壳,便于下料,提高了砂石骨料配料仓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


技术介绍

1、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按集料的组合形式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集料全部为再生集料;粗集料为再生集料、细集料为天然砂;粗集料为天然碎石或卵石、细集料为再生集料,再生集料替代部分粗集料或细集,而再生混凝土需要使用配料仓完成配料工序。

2、目前的,在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的结构简单,不便于砂石骨料上料,使得砂石骨料上料费时费力,不便于使用,同时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再生集料大小存有差异,在混合后下料易卡壳,不便于下料,降低了砂石骨料配料仓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的结构简单,不便于砂石骨料上料,使得砂石骨料上料费时费力,不便于使用,同时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再生集料大小存有差异,在混合后下料易卡壳,不便于下料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包括底板、配料仓本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配料仓本体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上方,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左侧壁中间,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内腔左侧壁下侧,且所述第二壳体贯穿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内腔右侧壁下侧,并延伸至所述配料仓本体右侧,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内侧壁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左侧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左侧之间插接有传输管,所述配料仓本体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配料仓本体的顶部中间,并延伸至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壁下侧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且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间,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上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辊,且所述第一传输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顶部中间,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壁上侧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中间和所述配料仓本体的顶部左侧中间插接有导管,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壁中间,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辊,且所述第二传输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左侧壁中间,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右侧中间插接有下料管。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件,且所述搅拌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板的顶部中间,所述搅拌件的外侧壁下侧套接有推板。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配料仓本体的前侧壁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电性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箱体的内腔左侧壁上侧开有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通过设有的进料斗配合第一通孔将砂石骨料导入第一壳体中,并通过第二电机配合第一传输辊带动砂石骨料自下而上传动,然后通过第二通孔配合第三通孔、导向件和导管导入配料仓本体中,使得砂石骨料配料仓便于砂石骨料上料,省时省力,便于使用。

15、2、该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通过设有的第一电机配合搅拌件和推板带动砂石骨料经过传输管落入第二壳体中,并通过第三电机配合第二传输辊带动砂石骨料自左向右主动传动,然后通过下料管导出下料,使得下料不易卡壳,便于下料,提高了砂石骨料配料仓的使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配料仓本体(200)、第一壳体(300)和第二壳体(400),所述配料仓本体(200)位于所述底板(100)的顶部上方,所述第一壳体(300)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左侧壁中间,所述第二壳体(400)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腔左侧壁下侧,且所述第二壳体(400)贯穿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腔右侧壁下侧,并延伸至所述配料仓本体(200)右侧,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侧壁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210),所述横板(210)的顶部左侧和所述第二壳体(400)的顶部左侧之间插接有传输管(220),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0),且所述第一电机(23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顶部中间,并延伸至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左侧壁下侧开有第一通孔(310),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左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20),所述进料斗(3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30),且所述第二支架(33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内侧壁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40),所述支撑板(340)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50),且所述第二电机(35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340)的底部中间,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340)的上侧,所述第二电机(35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辊(360),且所述第一传输辊(36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内腔顶部中间,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右侧壁上侧开有第二通孔(370),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箱体(380),所述箱体(380)的底部中间和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顶部左侧中间插接有导管(390),所述第二壳体(400)的右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410),且所述第三电机(41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400)的右侧壁中间,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400)的内腔,所述第三电机(4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输辊(420),且所述第二传输辊(42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400)的内腔左侧壁中间,所述第二壳体(400)的底部右侧中间插接有下料管(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件(240),且所述搅拌件(240)转动连接在所述横板(210)的顶部中间,所述搅拌件(240)的外侧壁下侧套接有推板(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60),且所述第一支架(26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前侧壁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70),所述控制面板(270)与第一电机(230)、第二电机(350)和第三电机(41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80)的内腔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导向件(381),所述导向件(38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80)的内腔左侧壁上侧开有第三通孔(382),且所述第三通孔(382)与所述第二通孔(370)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砂石骨料配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配料仓本体(200)、第一壳体(300)和第二壳体(400),所述配料仓本体(200)位于所述底板(100)的顶部上方,所述第一壳体(300)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左侧壁中间,所述第二壳体(400)固定连接在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腔左侧壁下侧,且所述第二壳体(400)贯穿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腔右侧壁下侧,并延伸至所述配料仓本体(200)右侧,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侧壁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210),所述横板(210)的顶部左侧和所述第二壳体(400)的顶部左侧之间插接有传输管(220),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0),且所述第一电机(23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顶部中间,并延伸至所述配料仓本体(200)的内腔,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左侧壁下侧开有第一通孔(310),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左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20),所述进料斗(3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30),且所述第二支架(33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00)的顶部左侧,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内侧壁下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40),所述支撑板(340)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50),且所述第二电机(350)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340)的底部中间,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板(340)的上侧,所述第二电机(35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输辊(360),且所述第一传输辊(36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内腔顶部中间,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右侧壁上侧开有第二通孔(370),所述第一壳体(300)的右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箱体(380),所述箱体(380)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旭谭振焱王文翰陈望胡阜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竹埠港建筑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