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5000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包括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注射部件,第一三通管设置有第一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二三通管设置有第二进口端、第三进口端和第三出口端,第一出口端与第二进口端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第二出口端与第三进口端通过第二硅胶管连接,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作为液滴形成管道材料,不仅能够减少流体残留浪费,避免与外界环境交叉污染,还能提高通量;注射部件与第一进口端相连,通过一个注射部件就能推动油相与水相形成微液滴,水相和油相在第一进口端和第三出口端具有相同的压力,能够保证液滴产生的稳定,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结构简单,样品消耗少,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滴发生器,特别涉及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


技术介绍

1、液滴生成的本质是一种液体被另一种不相容的液体或气体所分散为微米级液滴,形成液滴。被隔开的液体称为分散相,另一种液体或气体称为连续相。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一种与试剂不相容的油相物质,在流动中利用剪切力将试剂液滴包围在油相中,水滴被困在不混溶油相中,可以产生具有特殊尺寸的单分散液滴。

2、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液滴生成装置,由于复杂的驱动和控制器件,造成昂贵的价格,对操作专业性要求高。当前液滴技术的主流是利用液滴被动生成的方法在微通道中生成液滴,具体有t型结构法和流动聚焦法等,其他方法的生成液滴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在液滴生成容器使用材料上,通常使用玻璃材料,但玻璃材质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在液滴生成过程中,容易造成流体残留在管道内,不仅造成浪费的现象,不便于液滴形成,并且残留的试剂容易与外界交叉污染。另外,在目前的连接结构设计上,通常采用将充满试剂的针管与油相管道同轴的方法,传统的流动聚焦结构液滴发生器需要两个以上的微型泵来精确控制流量和时间,油相和水相分别由两个为注射泵驱动生成液滴,以确保两种不互溶液体的流速比,但这种结构更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成液滴的液滴发生器结构。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包括

3、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设置有第一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

4、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设置有第二进口端、第三进口端和第三出口端;

5、注射部件,所述注射部件与所述第一三通管的所述第一进口端相连;

6、其中,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进口端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二出口端与所述第三进口端通过第二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一硅胶管内设置有水相,所述第二硅胶管内设置有油相,所述第一硅胶管内设置有铁氟龙毛细管,所述铁氟龙毛细管与所述第一硅胶管之间密封设置。

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液滴发生器结构,包括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注射部件,第一三通管设置有第一进口端、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二三通管设置有第二进口端、第三进口端和第三出口端,第一出口端与第二进口端通过第一硅胶管连接,第二出口端与第三进口端通过第二硅胶管连接,第一硅胶管和第二硅胶管作为液滴形成管道材料,不仅能够减少流体残留浪费,避免与外界环境交叉污染,还能提高通量;第一硅胶管内设置有水相,第二硅胶管内设置有油相,第一硅胶管内设置有铁氟龙毛细管,铁氟龙毛细管与第一硅胶管之间密封设置,注射部件与第一进口端相连,通过一个注射部件就能推动油相与水相形成微液滴,水相和油相在第一进口端和第三出口端具有相同的压力,能够保证液滴产生的稳定,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结构简单,样品消耗少,成本低。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铁氟龙毛细管紧贴所述第一硅胶管的管壁设置。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铁氟龙毛细管与所述第一硅胶管同轴设置。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铁氟龙毛细管偏心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管内。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铁氟龙毛细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铁氟龙毛细管均布在所述第一硅胶管内。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射部件设置为注射泵,所述注射泵通过第三硅胶管与所述第一进口端连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铁氟龙毛细管与第一硅胶管之间通过胶水密封。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出口端设置有用于输送液滴的输送管。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管设置为第四硅胶管。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油相设置为矿物油。

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紧贴所述第一硅胶管的管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与所述第一硅胶管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偏心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铁氟龙毛细管均布在所述第一硅胶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部件设置为注射泵,所述注射泵通过第三硅胶管与所述第一进口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与所述第一硅胶管之间通过胶水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口端设置有用于输送液滴的输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设置为第四硅胶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设置为矿物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紧贴所述第一硅胶管的管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与所述第一硅胶管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偏心设置在所述第一硅胶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滴发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氟龙毛细管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铁氟龙毛细管均布在所述第一硅胶管内。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明刘晓思张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