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495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59
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属于烟气余热利用高效节能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包括:烟气吸热模块以及放热模块;烟气吸热模块吸热后可生成饱和蒸汽,与烟气吸热模块连接有用于输送饱和蒸汽的蒸汽输送管,蒸汽输送管的末端与放热模块连接,放热模块放热后可生成冷凝水,与放热模块连接有用于输送冷凝水的冷凝水输送管,冷凝水输送管的末端与烟气吸热模块连接;于冷凝水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泵送冷凝水的循环泵,循环泵的流量可调。本技术设置循环泵实现系统内部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通过增设循环泵以外力方式推动换热介质循环,其循环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利用高效节能设备相关,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


技术介绍

1、由于电力系统发电锅炉烟气中不同程度的含有硫的成分,硫与烟气中的其它组分在烟气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会发生结露,结露为酸性,会造成烟气余热利用设备的腐蚀,从而形成灰堵。为了避免造成上述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在电力系统发电机组设计或运行中,必须要提高电力系统发电锅炉的排烟温度(排烟温度要大于结露温度),排烟温度的提高会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2、另外,在一些情况下,电力系统的锅炉尾部烟道会高于电力系统的进风风道,在这种工况下,运用重力作用自循环的相变换热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就不适用了。


技术实现思路

1、(一)技术问题

2、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循环可控的相变换热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在本专利技术中,该所述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包括:设置到烟道中、用于吸收烟气热量的烟气吸热模块,设置到风道中、用于向风道内的新风气流释放热量的放热模块;

6、所述烟气吸热模块吸热后可生成饱和蒸汽,与所述烟气吸热模块连接有用于输送饱和蒸汽的蒸汽输送管,所述蒸汽输送管的末端与所述放热模块连接,所述放热模块放热后可生成冷凝水,与所述放热模块连接有用于输送冷凝水的冷凝水输送管,所述冷凝水输送管的末端与所述烟气吸热模块连接;

7、于所述冷凝水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泵送冷凝水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流量可调。

8、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烟道包括有竖直段,所述烟气吸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烟道的竖直段内;所述烟气吸热模块包括有模块换热管,所述模块换热管水平设置。

9、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还包括有挡板条,沿所述烟道内的烟气流向,所述挡板条设置于所述烟气吸热模块的上游并靠近所述烟气吸热模块设置,所述挡板条用于烟气的导流并使得所述烟气经过所述挡板条后形成烟气涡旋。

10、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模块换热管为翅片管结构。

11、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放热模块包括有放热管,所述放热管为翅片管结构。

12、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还包括有测温点,所述测温点设置于所述蒸汽输送管上,于所述测温点设置有腔内压力测量装置。

13、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挡板条以多个为一组,同一组所述挡板条绕一个虚拟轴向等间隔设置并形成一个沿烟气流动方向口径渐缩的锥筒结构。

14、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挡板条设置有多组并沿烟气流动方向等间隔设置。

15、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还包括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蒸汽输送管或所述放热模块上,用于在所述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内形成负压空间。

16、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中,所述放热模块上设置有真空管,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真空管上。

17、(三)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在本技术中,该电力系统发电锅炉包括有烟道以及风道,烟道的设置高度高于风道的设置高度;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包括:设置到烟道中、用于吸收烟气热量的烟气吸热模块,设置到风道中、用于向风道内的新风气流释放热量的放热模块;烟气吸热模块吸热后可生成饱和蒸汽,与烟气吸热模块连接有用于输送饱和蒸汽的蒸汽输送管,蒸汽输送管的末端与放热模块连接,放热模块放热后可生成冷凝水,与放热模块连接有用于输送冷凝水的冷凝水输送管,冷凝水输送管的末端与烟气吸热模块连接;于冷凝水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泵送冷凝水的循环泵,循环泵的流量可调。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通过设置循环泵实现系统内部换热介质的循环流动(泵送液态换热介质在系统内流动,液态换热介质相当于活塞结构可以推动整个系统内部的流体沿循环方向流动),通过增设循环泵以外力方式推动换热介质循环,换热介质的循环可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力系统节能降碳设备,其特征在于,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慧君亓晓航崔树军黄晶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