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830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48
本技术公开一种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属于外骨骼机器人技术领域。所述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腰组电源/主控背包,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和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分别安装在腰组电源/主控背包两侧;所述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包括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其中髋关节和膝关节均安装电机,由腰组电源/主控背包的主控板统一控制,以带动外骨骼主动运动。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的髋关节、膝关节安装编码器,采集人体运动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实现外骨骼健侧采集运动信息,控制器处理并指导患侧运动的康复治疗模式。所述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可减少陪护人员以及采用健侧部分包裹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外骨骼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偏瘫疾病进入大众视野,相应地,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治疗偏瘫的有效手段也随之兴起。然而传统的偏瘫治疗多采用康复学步车,需要多名医护人员陪护治疗;而且大部分用于康复训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为下肢两侧全包裹的主动型机器人,而偏瘫患者一般只有患侧丧失行动能力,健侧则不需要全包裹引导治疗。

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开发一款能够不需要双下肢无差别包裹引导,且不需要多人辅助的用于偏瘫治疗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解决康复学步车需要多名医护人员配合,以及传统下肢外骨骼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包括:腰组电源/主控背包01,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02和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03;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02、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03分别安装在腰组电源/主控背包01两侧;p>

3、患侧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腰组电源/主控背包(01),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02)和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03);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02)、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03)分别安装在腰组电源/主控背包(0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控板(2)由3根螺钉固定在腰板内;腰板盖子(4)由4根螺钉固定在腰板上;腰板上端和下端侧面设置有肩带的位置,肩带的位置上开有螺纹孔(8)和(9),用以固定肩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髋关节Ⅰ包括髋组销钉轴Ⅰ(101),紧固螺钉Ⅰ(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腰组电源/主控背包(01),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02)和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03);患侧全包裹主动外骨骼(02)、健侧被动传感外骨骼(03)分别安装在腰组电源/主控背包(0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控板(2)由3根螺钉固定在腰板内;腰板盖子(4)由4根螺钉固定在腰板上;腰板上端和下端侧面设置有肩带的位置,肩带的位置上开有螺纹孔(8)和(9),用以固定肩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髋关节ⅰ包括髋组销钉轴ⅰ(101),紧固螺钉ⅰ(102),电机ⅰ(103),髋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104),大腿绑带ⅰ(105)和髋组纤维管ⅰ(106);髋组销钉轴ⅰ(101)与铰链插头端(11)下端配合,通过固定轴插入轴孔(1015)固定;电机ⅰ(103)与髋组销钉轴ⅰ(101)嵌套配合,通过紧固螺钉ⅰ(102)固定;髋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104)头部中间开孔嵌套入电机ⅰ(103)尾端,二者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大腿绑带ⅰ(105)倚轴固定端与髋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104)轴部外侧同轴心嵌套配合,由螺钉插入螺钉孔ⅰ(1016)紧定,髋组纤维管ⅰ(106)头端入髋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104)轴部内侧同轴心配合,通过螺钉插入螺钉孔ⅱ(1017)紧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刚性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膝关节ⅰ包括膝组销钉轴ⅰ(207),紧固螺钉ⅱ(202),电机ⅱ(203),膝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208),小腿绑带ⅰ(209),膝组纤维管(2010);膝组销钉轴ⅰ(207)头部连轴端接入髋组纤维管ⅰ(106)尾端同轴心嵌套配合,电机ⅱ(203)前端嵌套入膝组销钉轴ⅰ(207)中部开孔,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膝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208)头部中间开孔嵌套入电机ⅱ(203)尾端,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小腿绑带ⅰ(209)倚轴固定端与膝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208)轴部外侧同轴心嵌套配合,由螺钉插入螺钉孔紧定,膝组纤维管(2010)一端插入膝组纤维管滑动夹头ⅰ(208)轴部内侧同轴心配合,通过螺钉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高贯斌栾富进那靖邢亚珊张发祥刘美红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