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77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负极弹片以及外壳,负极弹片包括弹片主体,弹片主体为弧形结构,弹片主体两端外壁均设有负极触块,弹片主体一侧安装有至少一负极触片,外壳内放置有电路板,外壳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负极触块相配合的卡孔,当将负极弹片上的两个负极触块卡入到外壳上的两个卡孔内时,负极触片与电路板上的电极点电连接,外壳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套筒,电路板一端设有USB插头,当需要对车载充电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电路板放入到外壳内,然后将负极弹片上的负极触块卡入到外壳上的卡孔内,最后将盖罩旋在外壳的开口处,即可完成车载充电器的组装,组装方便,提高了车载充电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充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1、车载充电器是常规通过汽车电瓶(车载电源)供电的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便携式、手持式设备的锂电池充电领域。车载充电器上通常设置有一负极弹片,该负极弹片上设置有连接车载电源的负极触块。目前的车载充电器上通常将负极弹片焊接在车载充电器内的电路板上,再将电路板固定至车载充电器的外壳内,装配时不方便,且焊接时的工艺较复杂,不利于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车载充电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载充电器上通常将弹片焊接在车载充电器内的电路板上,再将电路板固定至车载充电器的外壳内,装配时不方便,且焊接时的工艺较复杂,不利于控制成本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负极弹片以及外壳,负极弹片包括弹片主体,弹片主体为弧形结构,弹片主体两端外壁均设有负极触块,弹片主体一侧安装有至少一负极触片,外壳内放置有电路板,外壳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负极触块相配合的卡孔,当将负极弹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弹片以及外壳,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弹片主体,所述弹片主体为弧形结构,所述弹片主体两端外壁均设有负极触块,所述弹片主体一侧安装有至少一负极触片,所述外壳内放置有电路板,所述外壳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负极触块相配合的卡孔,当将所述负极弹片上的两个负极触块卡入到外壳上的两个卡孔内时,所述负极触片与电路板上的电极点电连接,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套筒,所述电路板一端设有USB插头,所述外壳一端设有与USB插头相配合的USB接口,所述外壳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螺纹连接有盖罩,所述盖罩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电路板另一端与正极组件一端电连接,所述正极组件另一端穿过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极弹片以及外壳,所述负极弹片包括弹片主体,所述弹片主体为弧形结构,所述弹片主体两端外壁均设有负极触块,所述弹片主体一侧安装有至少一负极触片,所述外壳内放置有电路板,所述外壳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负极触块相配合的卡孔,当将所述负极弹片上的两个负极触块卡入到外壳上的两个卡孔内时,所述负极触片与电路板上的电极点电连接,所述外壳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套筒,所述电路板一端设有usb插头,所述外壳一端设有与usb插头相配合的usb接口,所述外壳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螺纹连接有盖罩,所述盖罩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电路板另一端与正极组件一端电连接,所述正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海弘发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