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75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包括轨道机构、发动机转运托盘和若干展示柜;所述轨道机构包括若干直线轨道和若干转载部件,若干所述直线轨道依次首尾相接,每两所述直线轨道之间通过一所述转载部件连接,每一所述转载部件顶部设有若干密布的万向球;每一所述直线轨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旋转连接的滚筒,所述运转托盘放置在所述直线轨道上沿若干所述滚筒滑动;若干所述展示柜沿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的一侧并排布置。本技术将发动机独立拆装台架的形式转换成生产流水线的形式,工位标准化操作,零部件目视化管理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教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


技术介绍

1、各大中专院校为了提供与社会人才需要相接轨的学生,采用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的学生,因此需要尽量提供与真实生产线相接近的操作环节,对于汽车专业的学生而言,了解发动机的结构构成及安装技能是学习的重点,因发动机的设计、装配精度及检测要求高,而每台发动机又是由多个零部件构成,要实现多个零部件的精确安装,其装配的工作量较大。目前,大中专院校开展发动机拆装教学时,大多数以独立操作台架为主,拆装时需要展示大量的零部,对零部件的存放造成很大困扰,而且独立台架对学生个人能力基础要求高,多数学生不了解、不熟悉零部件的名称、结构及原理情况下拆装,不利于教学。现有技术中也有针对教学型发动机装配线的研究,如中国专利cn204117475u公开了一种用于教学的汽车发动机装配线,建立一个与工厂类似的低配操作生产线,让学生了解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各部件的构成及装配工艺。为丰富大中专院校开展发动机拆装教学时的选择,提供更便利的更科学的教学环境,因此,想设计一种有别与现有技术的新型教学平台,做到目视化、标准化拆装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将发动机独立拆装台架的形式转换成生产流水线的形式,工位标准化操作,零部件目视化管理放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包括轨道机构、发动机转运托盘和若干展示柜;所述轨道机构包括若干直线轨道和若干转载部件,若干所述直线轨道依次首尾相接,每两所述直线轨道之间通过一所述转载部件连接,每一所述转载部件顶部设有若干密布的万向球;每一所述直线轨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旋转连接的滚筒,所述发动机转运托盘放置在所述直线轨道上沿若干所述滚筒滑动;若干所述展示柜沿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的一侧并排布置。

4、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轨道的数量设为三,三所述直线轨道将所述轨道机构围成u型结构;所述转载部件的数量为二,两所述转载部件分别连接在u型结构的转角处。

5、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轨道包括两框架、若干滚筒和若干支撑脚;两所述框架平行布置,若干滚筒间隔布置在两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托盘通道;每一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与一所述框架旋转连接;两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若干加强筋板相连固定;两所述框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所述支撑脚。

6、进一步地,所述转载部件包括转载基架和若干万向球;若干所述万向球呈线性矩阵布置在转载基架的顶部,每一万向球的顶部与所述滚筒的最顶端齐平;所述转载基架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护栏,所述护栏与对应的直线轨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通道缺口;所述转载基架位于相邻两直线轨道的转角处设为导引斜面。

7、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转运托盘包括底座、旋转座、若干支撑柱和弹性销组件;所述旋转座以所述底座顶部中心为轴与所述底座旋转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座顶部;所述旋转座的周侧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弹性销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部并位于所述旋转座的一侧,所述弹性销组件朝向所述旋转座的一端设有可伸缩的活动插销,所述活动插销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旋转座的侧面上。

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销组件包括安装壳体、活动插销、弹簧和固定螺母;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空腔结构,所述弹簧布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活动插销与所述安装壳体伸缩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插销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壳体内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安装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安装壳体内并对准所述活动插销。

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底座四角设有可旋转的导向轮。

10、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还包括两悬挂架,两所述悬挂架分别位于所述轨道机构u型竖端的内侧,每一所述悬挂架与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顶部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机构u型竖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若干所述展示柜,每一所述展示柜的正面与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展示柜的背面设有可开合的柜门;每一所述展示柜的顶部设有阶梯状的展示台。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将发动机独立拆装台架的形式转换成生产流水线的形式,贴合实际,工位标准化操作,零部件目视化管理放置,有效解决零部件数量庞大,存放堆积、杂乱等问题,方便学生快速学习零部件结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简单明了,易上手,便于学生学习记忆和理解、优化改善。

14、2)若干万向球组成的平台可帮助发动机转运托盘实现转向功能以方便发动机转运托盘进入其他直线轨道。

15、3)旋转座与底座旋转连接,施加一定的转向切力即可让旋转座上的凹槽脱离活动插销,旋转一定角度,旋转座的凹槽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开设,操作者可旋转在适当的操作位置停下并锁紧,方便固定操作角度。

16、4)悬挂架可以用于悬挂各个工位的作业指导书,便于学生了解各个工位的工艺步骤。

17、5)阶梯状的展示台方便分区标示,将关键的零部件根据标示指示放置,不仅解决零部件错乱、丢失、管理维护困难等问题,还实现目视化防止管理,帮助学生快速认识零部件的名称、结构、作用等信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发动机转运托盘和若干展示柜;所述轨道机构包括若干直线轨道和若干转载部件,若干所述直线轨道依次首尾相接,每两所述直线轨道之间通过一所述转载部件连接,每一所述转载部件顶部设有若干密布的万向球;每一所述直线轨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旋转连接的滚筒,所述发动机转运托盘放置在所述直线轨道上沿若干所述滚筒滑动;若干所述展示柜沿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的一侧并排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的数量设为三,三所述直线轨道将所述轨道机构围成U型结构;所述转载部件的数量为二,两所述转载部件分别连接在U型结构的转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包括两框架、若干滚筒和若干支撑脚;两所述框架平行布置,若干滚筒间隔布置在两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托盘通道;每一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与一所述框架旋转连接;两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若干加强筋板相连固定;两所述框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所述支撑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部件包括转载基架和若干万向球;若干所述万向球呈线性矩阵布置在转载基架的顶部,每一万向球的顶部与所述滚筒的最顶端齐平;所述转载基架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护栏,所述护栏与对应的直线轨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通道缺口;所述转载基架位于相邻两直线轨道的转角处设为导引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转运托盘包括底座、旋转座、若干支撑柱和弹性销组件;所述旋转座以所述底座顶部中心为轴与所述底座旋转连接;若干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座顶部;所述旋转座的周侧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弹性销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部并位于所述旋转座的一侧,所述弹性销组件朝向所述旋转座的一端设有可伸缩的活动插销,所述活动插销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旋转座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销组件包括安装壳体、活动插销、弹簧和固定螺母;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空腔结构,所述弹簧布置在所述空腔结构内,所述活动插销与所述安装壳体伸缩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插销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壳体内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安装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母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安装壳体内并对准所述活动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正方形结构,所述底座四角设有可旋转的导向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还包括两悬挂架,两所述悬挂架分别位于所述轨道机构U型竖端的内侧,每一所述悬挂架与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U型竖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若干所述展示柜,每一所述展示柜的正面与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一所述展示柜的背面设有可开合的柜门;每一所述展示柜的顶部设有阶梯状的展示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发动机转运托盘和若干展示柜;所述轨道机构包括若干直线轨道和若干转载部件,若干所述直线轨道依次首尾相接,每两所述直线轨道之间通过一所述转载部件连接,每一所述转载部件顶部设有若干密布的万向球;每一所述直线轨道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旋转连接的滚筒,所述发动机转运托盘放置在所述直线轨道上沿若干所述滚筒滑动;若干所述展示柜沿对应一所述直线轨道的一侧并排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的数量设为三,三所述直线轨道将所述轨道机构围成u型结构;所述转载部件的数量为二,两所述转载部件分别连接在u型结构的转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轨道包括两框架、若干滚筒和若干支撑脚;两所述框架平行布置,若干滚筒间隔布置在两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托盘通道;每一所述滚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轴承与一所述框架旋转连接;两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若干加强筋板相连固定;两所述框架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所述支撑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载部件包括转载基架和若干万向球;若干所述万向球呈线性矩阵布置在转载基架的顶部,每一万向球的顶部与所述滚筒的最顶端齐平;所述转载基架顶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护栏,所述护栏与对应的直线轨道相连接的一端设有通道缺口;所述转载基架位于相邻两直线轨道的转角处设为导引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拆装教学平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洁宗卜雪晶钟伟民韦荣转李戍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