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古建筑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已授权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964696.x的一种古建筑修缮用加固夹具,包括底板、支撑柱、支撑架和水平支撑板,底板下方设置有滚轮,支撑柱设置在底板上且支撑柱的长度可调节,支撑架设置在底板上方,包括竖直支撑板和设置有与支撑柱尺寸适配的安装孔的水平连接板,水平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柱顶端,且水平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古建筑横梁的紧固组件。本技术的古建筑修缮用加固夹具通过设置万向轮使加固夹具便于移动,通过调节支撑柱的长度对古建筑横梁进行良好的支撑,且通过对螺杆进行调节,控制紧固夹板之间的距离以对古建筑横梁进行夹持固定,使加固夹具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古建筑横梁。
2、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能方便对横梁进行支撑,对斜梁的支撑较弱,直接对修复处进行支撑时有可能对修复处进行遮挡,阻碍修复不方便操作,对修复处的一边进行支撑时,另一边没有较好的支撑,会对房梁造成影响,由此提出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包括移动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1)的顶部居中位置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电动伸缩杆(2)伸缩端的头部开设有转动腔(3),所述转动腔(3)中设置有与电动伸缩杆(2)伸缩端转动连接的旋动轴(11),所述旋动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一(5),所述移动底板(1)的头部铰接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支撑套筒(6),若干所述支撑套筒(6)中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二(8),所述支撑套筒(6)的顶部外侧开设有螺纹连接有螺栓一(9),所述电动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包括移动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板(1)的顶部居中位置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所述电动伸缩杆(2)伸缩端的头部开设有转动腔(3),所述转动腔(3)中设置有与电动伸缩杆(2)伸缩端转动连接的旋动轴(11),所述旋动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头部固定连接有加固板一(5),所述移动底板(1)的头部铰接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支撑套筒(6),若干所述支撑套筒(6)中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二(8),所述支撑套筒(6)的顶部外侧开设有螺纹连接有螺栓一(9),所述电动伸缩杆(2)的伸缩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0),若干所述移动杆(7)的顶部均与固定环(10)的外侧铰接,所述电动伸缩杆(2)伸缩端的外侧安设有转向组件,所述加固板一(5)的顶部安设有对称分布的加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含转动盘(121)、中空套壳(122)、容纳腔(123)、移动环(124)、弹簧(125)、提拉杆(126)、卡杆(127)、卡孔(128),所述转动盘(121)与旋动轴(11)伸出电动伸缩杆(2)伸缩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空套壳(122)与转动盘(121)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123)开设在中空套壳(122)的内部,所述移动环(124)位于容纳腔(123)中,所述卡杆(127)穿过移动环(124)的中间且与移动环(12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5)套接在移动环(124)的外侧,所述提拉杆(126)与卡杆(127)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孔(128)开设有多个,所述卡孔(128)以旋动轴(11)为中心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27)的后端与卡孔(128)相匹配,所述移动环(124)与中空套壳(122)滑动连接,所述弹簧(125)的一端与移动环(124)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5)的另一端与中空套壳(1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块(131)、支撑块(132)、螺纹杆(133)、移动块(134)、螺纹连接头(135)、铰接框(136)、弧形夹板(137)、加固板二(138)、橡胶垫(139)、导轨条(1310)、锁紧块(1311)、锁紧螺栓二(1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振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殷巧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