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继电器的,具体为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1、继电器一般由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部分和基座组成。磁路系统一般由两个基本对称的磁路组成,包括静止导磁体部件、可动导磁体部件和线圈,接触系统包括动簧组件、静簧部分,推动部分一般由推动卡担当。继电器线圈通正向脉冲电压,磁路系统工作,推动卡推动动簧部分,使触点接触,继电器动作,线圈通反向脉冲电压,磁路系统工作,推动卡推动动簧部分,使触点断开,继电器复归。
2、直流继电器抗短路能力是目前比较难的一项指标,目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抗短路电流已经达到16ka的级别。当短路电流通过动静触头时,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动斥力会造成触头斥开,最终导致剧烈燃弧,使继电器失效。解决抗短路的根本在于保证触点可靠接触,不发生弹开。
3、并且在继电器触点在分断过程中都会产生电弧,电弧会造成触头表面烧蚀,从而降低继电器的寿命和工作的可靠性;因此,提高灭弧效率是提高继电器可靠性和寿命重要手段。对于传统电源、光伏逆变器、hvdc电源等应用,涉及到的电流均只有几十安培,电压最高400vdc左右,采用在继电器触头附近增加磁钢吹弧方式即可满足需求。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崛起,需要更高负载的继电器才能有效断开电路。这给整机制造商在选型上带来困扰,可选的只有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真空灭弧继电器、断路器等。而真空灭弧继电器工艺上较复杂,且成本高、体积大,而且存在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穿设有分别用于与外部电源装置及电气设备电连接的静触头,所述静触头下发设有动触片,所述动触片下端中心设有芯轴推杆;
5、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在动触片下端,所述芯轴推杆上设有限制槽,且所述支撑架滑动在限制槽内部;
6、灭弧组件,包括移动地装在动触片与静触头之间间隙的中间线位置处灭弧栅片组,所述灭弧栅片组滑动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壳体内壁上,所述灭弧栅片组随着支撑架的移动而移动;
7、抗短路组件,包括位于动触片侧边的挡块,所述挡块通过弹性件安装在壳体内壁上,所述芯轴推杆上套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顶杆,且所述顶杆通过挤压弹簧安装在固定盘内部,当所述动触片与静触头接触时,所述挡块上端面贴合在动触片下端面,且顶杆和扩展环内壁接触。
8、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下端设有线圈,所述芯轴推杆位于所述线圈内且连接有释放弹簧,所述芯轴推杆滑动在壳体内部。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滑动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端设有收卷轮,且所述收卷轮上通过盘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另一端连接在移动块上,所述滑槽另一端设有导向轮,且所述导向轮上绕过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两端分别和移动块、支撑架上端面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灭弧栅片组包括和移动块连接的组合块,所述组合块一侧设有呈层叠方式设置的多片不锈钢薄片,相邻的两片所述不锈钢薄片之间还设有云母片,且云母片的面积小于不锈钢薄片的面积,并使相邻的两片不锈钢薄片之间在朝向静触头、动触片的方向形成一段空气气隙。
11、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安装在壳体内壁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部滑动有和挡块连接的随动板,所述随动板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随动弹簧。
12、优选的,所述顶杆上升时,先与挡块下端侧弧面接触,再与扩展环内壁接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专利技术当动触片与静触头相分离时,动触片会推动支撑架下移,支撑架通过第二连接线带动移动块移动,使得灭弧栅片组移动,让灭弧栅片组进入到动触片与静触头之间,不锈钢薄片和云母片组成数个相等的气隙,当动触片与静触头断开瞬间会产生能量极强的电弧,此时灭弧栅片组迅速进入触头间,电弧进入不锈钢薄片和云母片组成的数个等气隙中,将其切割为数个短弧,此时电弧能量瞬间被削弱,由于左右两个栅片组成的气隙数量足够多,作用于触头间的电压小于灭弧栅片间总的介质强度,电弧就不再重燃,解决了弧间高压击穿并保证了触点负载和寿命,进一步提高了灭弧效果,保证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5、(2)本专利技术芯轴推杆推动支撑架上移,支撑架此时位于限制槽最下端,让动触片朝向静触头移动,顶杆先与挡块下端侧弧面接触,再与扩展环内壁接触,使得顶杆容纳进扩展环内,并使得挤压弹簧被压缩,直至动触片与静触头贴合,此时,当短路电流通过动静触头时,动静触头之间产生斥力,而由于挡块的支撑,使得动触片无法下移,让动触片与静触头无法分开,避免了因短路电流而导致剧烈燃弧现象的产生,提高产品的抗短路电流能力,芯轴推杆下移,会使得顶杆下移而支撑架不动,在顶杆的推动下让挡块移动,挡块不再对支撑架形成支撑,并且此时支撑架位于限制槽最上端,支撑架跟随芯轴推杆移动,实现动触片与静触头的分离。
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17、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继电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灭弧组件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设有线圈(14),所述芯轴推杆(13)位于所述线圈(14)内且连接有释放弹簧,所述芯轴推杆(13)滑动在壳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内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滑动有移动块(33),所述移动块(33)一端设有收卷轮(34),且所述收卷轮(34)上通过盘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5),所述第一连接线(35)另一端连接在移动块(33)上,所述滑槽另一端设有导向轮,且所述导向轮上绕过有第二连接线(36),所述第二连接线(36)两端分别和移动块(33)、支撑架(2)上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栅片组(31)包括和移动块(33)连接的组合块(311),所述组合块(311)一侧设有呈层叠方式设置的多片不锈钢薄片(312),相邻的两片所述不锈钢薄片(312)之间还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2)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壁上的固定架(421),所述固定架(421)内部滑动有和挡块(41)连接的随动板(422),所述随动板(422)和固定架(421)之间连接有随动弹簧(4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4)上升时,先与挡块(41)下端侧弧面接触,再与扩展环(21)内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下端设有线圈(14),所述芯轴推杆(13)位于所述线圈(14)内且连接有释放弹簧,所述芯轴推杆(13)滑动在壳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2)内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滑动有移动块(33),所述移动块(33)一端设有收卷轮(34),且所述收卷轮(34)上通过盘簧连接有第一连接线(35),所述第一连接线(35)另一端连接在移动块(33)上,所述滑槽另一端设有导向轮,且所述导向轮上绕过有第二连接线(36),所述第二连接线(36)两端分别和移动块(33)、支撑架(2)上端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灭弧并能抗短路电流的直流继电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俊,唐家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汇瑞德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