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48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不同的毛坯上选取试样,检测试样沿厚度方向的初始残余应力;S2.计算毛坯的应变能密度,提出基于应变能密度的毛坯加工安全性评价标准;S3.建立零件最小变形量的求解函数,分析所有剩余毛坯加工后零件的最小变形量,剔除最小变形量大于零件加工公差的毛坯;S4.在剩余的满足最小变形量大于零件加工公差的毛坯中选择厚度最小的毛坯;S5.在这些不同批次毛坯中,选择零件在不同位置变形量波动最小对应批次的毛坯作为优选毛坯,并提供零件最小变形量对应的零件在毛坯中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零件制造成品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残余应力加工变形控制,具体涉及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


技术介绍

1、整体结构件在航空工业中被广泛应用,而经常出现的加工变形是一个困扰航空制造业已久的突出问题,它会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和大量的资源浪费。

2、毛坯初始残余应力是导致变形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关于初始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之间的关系,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致力于分析和控制初始残余应力引起的加工变形,根据初始残余应力设定了加工变形的控制方法,但由于目前国际形势影响,大量进口料被替换为国产料,单从加工性能上来分析,国产料和进口料相比,国产料在毛坯状态时,不同牌号、不同批次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分布不稳定,具体表现为不同厚度位置的初始残余应力分布不同,因此采用目前的加工变形控制方法无法完全解决目前国产料的加工变形问题,为了解决国产料的毛坯初始残余应力分布不稳定导致的加工变形,现提出一种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p>2、为此,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安全性评价标准设定应变能密度小于1KJ/m3时,为无变形风险;应变能密度大于2KJ/m3时,为高变形风险;应变能密度介于1KJ/m3和2KJ/m3时,为低变形风险;在此步骤首先排除高变形风险的毛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满足最小变形量大于零件加工公差的毛坯应为正反面余量≥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安全性评价标准设定应变能密度小于1kj/m3时,为无变形风险;应变能密度大于2kj/m3时,为高变形风险;应变能密度介于1kj/m3和2kj/m3时,为低变形风险;在此步骤首先排除高变形风险的毛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满足最小变形量大于零件加工公差的毛坯应为正反面余量≥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梁类零件加工变形控制的毛坯优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初始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为,在毛坯的四个边上各选取一块试样,且沿毛坯的厚度方向整块切割,以便于检测毛坯整个厚度方向的初始残余应力,初始残余应力测量采用裂纹柔度法,所述裂纹柔度法的测量原理是通过线切割等加工手段,在试样的表面引入一条裂纹,从而能够释放材料中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龙欣韩宁刘二亮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