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磁超表面透镜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磁超表面透镜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407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超表面透镜及通信设备,该电磁超表面透镜包括基板和金属功能层,金属功能层设置在基板上,在金属功能层上设置有透波区域和非透波区域,非透波区域填充有多个人工电磁结构单元。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单层金属功能层交替设置的透波区域和非透波区域实现电磁波的聚焦,并在非透波区填充有具有频率选择作用的人工电磁结构单元,在透镜聚焦频段,人工电磁结构单元起到反射电磁波的作用;在非聚焦频段,人工电磁结构单元起到透射电磁波的作用;该电磁超表面透镜具有层数少、剖面低、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的特点,且在非透波区域具有频率选择作用,可减弱对非聚焦频段信号的透射强度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是一种电磁超表面透镜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1、超表面是超材料的二维形式,相比超材料,超表面可以实现更薄的厚度,其通常由二维周期排列的亚波长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组成。超表面通过在界面处引入相位梯度来调控波前,给电磁波调控带来新的自由度。在透射超表面实现电磁波聚焦功能时,亦可称为电磁超表面透镜,可以起到电磁信号聚焦增强的效果。其中实现电磁波的聚焦,有多条技术路径,可以利用透射阵列或者菲涅尔波带片。而传统的透射阵列或电磁超表面透镜通常需要两层及两层以上的金属功能层,通过不同尺寸或旋向的人工电磁结构单元来实现不同透射相位,将不同相位的人工电磁结构单元按照特定方式排列可实现聚焦的效果。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超透镜通常层数较多、厚度较厚、加工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超表面透镜及通信设备,电磁超表面透镜的层数少、剖面低、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超表面透镜,包括:

4、基板;

5、金属功能层,所述金属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金属功能层上设置有透波区域和非透波区域,所述非透波区域填充有多个人工电磁结构单元。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功能层设置有三个以上条带状区域,基于三个以上所述条带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设置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线段。

7、在一实施例中,金属功能层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划分为一个圆区域和多个圆环状区域,将所述圆区域和与所述圆区域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圆环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设置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点。

8、在一实施例中,基于一个所述圆区域和多个所述圆环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设置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点。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的几何中心落在所述非透波区域内。

10、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的几何中心的间距为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为0.2波长至0.4波长,所述波长为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

11、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以不重叠的方式铺设在所述非透波区。

12、在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尺寸相同。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隙的尺寸为0.01波长至0.03波长,所述波长为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的形状为矩形环状,或者为正六边形环状,或者为平行四边形环状,或者为正三角形环状。

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磁超表面透镜及通信设备,该电磁超表面透镜包括基板和金属功能层,所述金属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金属功能层上设置有透波区域和非透波区域,所述非透波区域填充有多个人工电磁结构单元。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单层金属功能层实现电磁波的聚焦,金属功能层的非透波区域和透波区域交替排布,在非透波区填充有具有频率选择作用的人工电磁结构单元,那么入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在透镜聚焦频段范围内,人工电磁结构单元起到反射电磁波的作用;而入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在非聚焦频段范围内,人工电磁结构单元起到透射电磁波的作用;从而实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具有层数少、剖面低、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的特点,且在非透波区域具有频率选择作用,可最大化减弱对非聚焦频段信号的透射强度影响。

1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功能层设置有三个以上条带状区域,基于三个以上所述条带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设置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功能层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划分为一个圆区域和多个圆环状区域,将所述圆区域和与所述圆区域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圆环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设置有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基于一个所述圆区域和多个所述圆环状区域以循环交替的方式设置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的几何中心落在所述非透波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的几何中心的间距为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为0.2波长至0.4波长,所述波长为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以不重叠的方式铺设在所述非透波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的尺寸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尺寸为0.01波长至0.03波长,所述波长为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的形状为矩形环状,或者为正六边形环状,或者为平行四边形环状,或者为正三角形环状。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功能层设置有三个以上条带状区域,基于三个以上所述条带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设置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功能层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同心圆划分为一个圆区域和多个圆环状区域,将所述圆区域和与所述圆区域最靠近的两个所述圆环状区域以交替的方式设置有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基于一个所述圆区域和多个所述圆环状区域以循环交替的方式设置所述透波区域和所述非透波区域,使得入射到所述电磁超表面透镜的电磁波聚焦为一个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磁超表面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电磁结构单元的几何中心落在所述非透波区域内。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修业吴建军徐志宇崔亦军尹卫爽钟坤静沈楠毛胤电李名定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