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391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26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包括催化燃烧炉和活性炭吸附箱,催化燃烧炉包括换热室,换热室内竖直设有用于换热的壁面,换热室分别连通有直排管和进风管,进风管内设有阻火器;进风管与活性炭吸附箱相连,活性炭吸附箱内设有脱附加热器;活性炭吸附箱还包括脱附温度监测器、脱附报警器和脱附控制器,并设有氮气瓶通过氮气阀与活性炭吸附箱连通,脱附加热器、脱附温度监测器、脱附报警器和氮气阀均与所述脱附控制器电连接,以解决活性炭吸附箱和催化燃烧炉的直接连通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涉及催化燃烧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是先使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箱,把废气中的有机组分吸附至活性炭的微孔中,过滤后的气体洁净气体达到排风标准可直接排放至外界;但活性炭在吸附有机废气一定时间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将达到饱和,无法有效过滤废气中的有机组分,这是需对活性炭进行脱附再生才能恢复活性炭的过滤能力,进而循环使用降低净化成本。

2、如申请号为cn202122284954.8的中国专利,其活性炭的脱附过程是将洁净空气经加热升温至120℃的脱附温度,并将加热后的空气与活性炭接触,降低活性炭对有机组分的吸附能力,进而吹扫出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将有机废气送入催化燃烧炉,借助催化剂,使有机物废气在无焰和较低的280~340℃下把有害物完全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可直接排放至外界;由于此反应使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并非明火的燃烧,因此安全可靠,能彻底解决脱附时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3、但催化燃烧炉中随着有机废气的分解,大量热量会随着无害物的排放而散失,为满足催化温度条件,加热装置需持续对进行催化燃烧的气体加热;且活性炭的燃点温度为300℃与催化燃烧反应温度接近,活性炭吸附箱和催化燃烧炉的直接连通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意在提供催化燃烧再生装置,以解决活性炭吸附箱和催化燃烧炉的直接连通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包括催化燃烧炉和活性炭吸附箱,所述催化燃烧炉包括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竖直设有用于换热的壁面,所述壁面将换热室分隔为低温区和高温区,所述低温区连通有进风管,所述高温区连通有直排管,直排管内设有风机,所述换热室上方连通设有预热室,所述预热室内包括催化床和催化加热器,所述进风管内设有阻火器;

3、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包括脱附入口和脱附出口,脱附出口与所述进风管相连,所述直排管上设有脱附支管与所述脱附入口相连,所述活性炭吸附箱内设有脱附加热器;

4、所述活性炭吸附箱还包括脱附温度监测器、脱附报警器和脱附控制器,并设有氮气瓶通过氮气阀与活性炭吸附箱连通,所述脱附加热器、脱附温度监测器、脱附报警器和氮气阀均与所述脱附控制器电连接。

5、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由脱附加热器升温,脱附出高浓度有机废气,受风机作用并由进风管进入换热室的低温区,再至预热室受催化加热器升温,并与催化床接触反应,分解为高温二氧化碳和水,再重回换热室并进入高温区,将热量转换给低温区,最终大部分无害分解物由直排管排出外界,小部分由脱附支管重回活性炭吸附箱,参与下一次脱附工作。

6、其中,进风管内的阻火器可阻止火焰通过,将相连的催化燃烧炉和活性炭吸附箱的消防隐患隔离开,避免活性炭吸附箱的着火二次影响催化燃烧炉,且利用脱附温度监测器实时监测活性炭吸附箱内温度,当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脱附控制器控制脱附报警器响应,并关闭脱附加热器,同时,打开氮气阀,使活性炭吸附箱内充满氮气,避免活性炭高温着火。

7、该装置将脱附出的废气先经换热室迅速提高温度,降低了催化加热器的耗能,从而使装置以小功率运行,将活性炭的吸附脱附工艺和催化燃烧工艺组合使用,使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变为小风量、高浓度废气处理。催化燃烧效率达97%以上,保证了达标排放。同时有机废气的燃烧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为燃点较低的活性炭设置自动控制报警功能和阻火器,避免了催化燃烧炉和活性炭吸附箱连通所造成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装置的稳定性工作并避免了高温起火造成二次污染,使得本装置具有环保、高效、处理费用低、安全等特点。

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预热室设有排空支管与所述直排管连通,排空支管内设有排空阀,所述预热室内还包括催化温度监测器、催化报警器和催化控制器,所述催化加热器、排空阀、催化温度监测器和催化报警器均与所述催化控制器电连接。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当催化控制器检测到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启动催化报警器,并停止催化加热器的工作,并开启排空阀,使预热室内高温气体由排空支管迅速排出,避免预热室内的高温高压环境造成着火并爆炸的可能性,提高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预热室顶部设有泄压口,泄压口内安装有泄压膜片。

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换热室和预热室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厚岩棉保温层。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减少热量散失,降低整体能耗,还可避免装置外表面温度过高,同时厚岩棉还是绝缘材料,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换热室和风机之间设有风量控制阀门。

1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可控制装置内气流流速,保障有机废气被能充分催化分解的同时,不会造成装置内压强过大而存在爆炸风险。

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直排管连通外界,直排管位于外界的管口处设有防雨罩。

1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是:防止雨水进入装置,造成电路断路和内部元件腐蚀。

1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阻火器为多层金属网组成。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火焰通过的同时,还可过滤掉气流中较大的颗粒。

1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催化床为多层蜂窝状陶瓷基载体,所述陶瓷基载体上镀有钯、铂贵金属。

20、本改进的有益效果是:多层蜂窝状可增大催化剂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使催化反应更加充分,且气流穿过的阻力较小,使得气流更加通畅;陶瓷具有耐高温的特性,避免载体机构形变着火,且使用钯、铂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可使净化效率高达97%以上,且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催化床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包括催化燃烧炉和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燃烧炉包括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竖直设有用于换热的壁面,所述壁面将换热室分隔为低温区和高温区,所述低温区连通有进风管,所述高温区连通有直排管,直排管内设有风机,所述换热室上方连通设有预热室,所述预热室内包括催化床和催化加热器,所述进风管内设有阻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设有排空支管与所述直排管连通,排空支管内设有排空阀,所述预热室内还包括催化温度监测器、催化报警器和催化控制器,所述催化加热器、排空阀、催化温度监测器和催化报警器均与所述催化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顶部设有泄压口,泄压口内安装有泄压膜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和预热室的内壁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厚岩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室和风机之间设有风量控制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排管连通外界,直排管位于外界的管口处设有防雨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器为多层金属网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床为多层蜂窝状陶瓷基载体,所述陶瓷基载体上镀有钯、铂贵金属。

...

【技术特征摘要】

1.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包括催化燃烧炉和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燃烧炉包括换热室,所述换热室内竖直设有用于换热的壁面,所述壁面将换热室分隔为低温区和高温区,所述低温区连通有进风管,所述高温区连通有直排管,直排管内设有风机,所述换热室上方连通设有预热室,所述预热室内包括催化床和催化加热器,所述进风管内设有阻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室设有排空支管与所述直排管连通,排空支管内设有排空阀,所述预热室内还包括催化温度监测器、催化报警器和催化控制器,所述催化加热器、排空阀、催化温度监测器和催化报警器均与所述催化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燃烧再生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玖维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