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87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通过该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控制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的第一泄漏测试仪、第二泄漏测试仪和三个测试支路工作,使得第一泄漏测试仪、第二泄漏测试仪和三个测试支路配合能够形成空燃到液的串漏检测流路、空到液的串漏检测流路、燃到液的串漏检测流路,以及能够形成外漏检测流路;且通过该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控制供气组件向空燃到液的串漏检测流路、空到液的串漏检测流路、燃到液的串漏检测流路,以及外漏检测流路供气。使得能够快速高效的检测出电堆的气密性,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尤其涉及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电化学反应的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污染小,并且燃料电池在工作时不存在相对机械运动,噪音小,而且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高,故被广泛应用于固定电源、便携式电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船舶动力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2、其中,由于电堆形成的空腔、燃料腔和水腔的体积小,泄漏值小,故为了使组装完成的电堆能正常投入使用,在组装之前必须先对电堆进行气密性检测。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虽然能够实现检测电堆的气密性,但对电堆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对电堆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的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电堆的气密性,所述电堆设有空气流路、燃料流路和冷却液流路,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供气组件、第一泄漏测试仪、第二泄漏测试仪和三个测试支路,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和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并联分布且均连通于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所述供气组件用于供气;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设有两个所述测试支路,两个所述测试支路并联分布且两个所述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两个所述测试支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空气流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燃料流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设有一个所述测试支路,所述测试支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测试支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液流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测试支路被配置为能选择性的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或将所述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空气流路的输出端、所述燃料流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却液流路的输出端均被封堵;

4、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

5、执行空燃到液的串漏检测:控制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供气;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供气,第一设定时长后停止供气并保压;第二设定时长后,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测试是否串漏,并记录第一串漏值。

6、作为优选,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7、执行空到液的串漏检测:控制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供气;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对应于所述空气流路的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对应于所述空气流路的一个供气,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停止供气并保压;第二设定时长后,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测试是否串漏,并记录第三串漏值;

8、和/或,执行燃到液的串漏检测:控制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供气;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对应于所述燃料流路的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对应于所述燃料流路的一个供气,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停止供气并保压;第二设定时长后,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测试是否串漏,并记录第四串漏值。

9、作为优选,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10、同步执行冷却液流路外漏检测,以及燃料流路外漏检测和空气流路外漏检测中的一个:控制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和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均供气;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供气并保压,与此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测试支路供气并保压;第二设定时长后,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的一个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测试是否外漏,并记录第一外漏值,与此同时,控制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测试所述冷却液流路是否外漏,并记录第二外漏值。

11、作为优选,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连通支路,所述连通支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通支路的第四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的一个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连通支路被配置为能选择性的连通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或将所述第四端与外界连通。

12、作为优选,当所述连通支路的第四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对应于所述燃料流路的一个的第二端连通时,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13、执行空到燃的串漏检测:控制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供气;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对应于所述空气流路的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中对应于所述空气流路的一个供气,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后停止供气并保压;第二设定时长后,控制所述连通支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测试是否串漏,并记录第二串漏值。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校验支路,且所述第一校验支路与所述测试支路并联分布;所述第一校验支路包括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和第一泄漏管,所述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或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泄漏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泄漏管的另一端被封堵,所述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的连通端被封堵。

15、作为优选,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16、执行空燃到液的串漏校验:控制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供气;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供气,第一设定时长后停止供气并保压;第二设定时长后,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测试支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通,控制设置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的输出端的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通;控制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测试,并记录第一串漏校验值;依据所述第一串漏校验值判断所述第一串漏值是否准确。

17、作为优选,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18、执行空到液的串漏校验:控制所述供气组件向所述第一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电堆(100)的气密性,所述电堆(100)设有空气流路(110)、燃料流路(120)和冷却液流路(130),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供气组件、第一泄漏测试仪(1)、第二泄漏测试仪(2)和三个测试支路(3),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和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并联分布且均连通于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所述供气组件用于供气;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设有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并联分布且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空气流路(110)的输入端和所述燃料流路(12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设有一个所述测试支路(3),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液流路(13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测试支路(3)被配置为能选择性的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或将所述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空气流路(110)的输出端、所述燃料流路(120)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却液流路(130)的输出端均被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连通支路(4),所述连通支路(4)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通支路(4)的第四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3)中的一个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连通支路(4)被配置为能选择性的连通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或将所述第四端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通支路(4)的第四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3)中对应于所述燃料流路(120)的一个的第二端连通时,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第一校验支路(6),且所述第一校验支路(6)与所述测试支路(3)并联分布;所述第一校验支路(6)包括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61)和第一泄漏管(62),所述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61)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或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6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泄漏管(6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泄漏管(62)的另一端被封堵,所述第四两位三通控制阀(61)的连通端被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串漏校验值判断所述第一串漏值是否准确的具体步骤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还设有第二校验支路(7),所述第二校验支路(7)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校验支路(7)的第六端与所述连通支路(4)连通;所述第二校验支路(7)上设有第二泄漏管(71)和两个第五两位三通控制阀(72),所述第二泄漏管(7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五两位三通控制阀(72)的输出端连通,其一所述第五两位三通控制阀(7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校验支路(7)的第五端连通,其一所述第五两位三通控制阀(72)的连通端被封堵;另一所述第五两位三通控制阀(72)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校验支路(7)的第六端连通,另一所述第五两位三通控制阀(72)的连通端被封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电堆(100)的气密性,所述电堆(100)设有空气流路(110)、燃料流路(120)和冷却液流路(130),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供气组件、第一泄漏测试仪(1)、第二泄漏测试仪(2)和三个测试支路(3),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和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并联分布且均连通于所述供气组件的输出端,所述供气组件用于供气;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设有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并联分布且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一端均连通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两个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空气流路(110)的输入端和所述燃料流路(12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设有一个所述测试支路(3),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测试支路(3)的第二端与所述冷却液流路(13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测试支路(3)被配置为能选择性的连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或将所述第二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空气流路(110)的输出端、所述燃料流路(120)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却液流路(130)的输出端均被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还包括连通支路(4),所述连通支路(4)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泄漏测试仪(2)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连通支路(4)的第四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3)中的一个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连通支路(4)被配置为能选择性的连通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或将所述第四端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连通支路(4)的第四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泄漏测试仪(1)的输出端的两个测试支路(3)中对应于所述燃料流路(120)的一个的第二端连通时,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伟栾萌黄国涛孙海义白丽丽冯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巴拉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