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及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86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9: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模块、前侧板模块、后侧板模块、左横梁和右横梁,框架主体模块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粉筒上板、光扫描支撑板和底板,粉筒上板与光扫描支撑板之间形成图像形成室;前侧板模块包括前侧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前侧板设于框架主体模块的前侧并与粉筒上板和光扫描支撑板相接,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可拆卸固接于前侧板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并均与底板固定连接;后侧板模块包括后侧板,后侧板设于框架主体模块的后侧并与粉筒上板、光扫描支撑板相接;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接于前侧板模块和后侧板模块上。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打印机,包括框架结构。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有利于加强整机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及打印机


技术介绍

1、图像成形设备是根据输入信号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装置,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集成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可应用到图像形成设备。而其中框体架构作为打印机的主体结构,起着支撑、定位及保护重要模块的作用,是打印机的身体和骨骼,因此打印机框架的形态、精度及强度对打印机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2、但是,现有的打印机的框体架构,存在强度不足、模具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框架结构,包括:

2、框架主体模块,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粉筒上板、光扫描支撑板和底板,所述粉筒上板与所述光扫描支撑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粉筒模块的图像形成室;

3、前侧板模块,包括前侧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前侧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模块的前侧位置并与所述粉筒上板和所述光扫描支撑板相接,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可拆卸固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并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4、后侧板模块,包括后侧板,所述后侧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模块的后侧位置并与所述粉筒上板、所述光扫描支撑板相接;

5、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接于所述前侧板模块和所述后侧板模块上,其中,所述左横梁位于所述框架主体模块的左侧,所述右横梁位于所述框架主体模块的右侧。

6、本技术的框架结构,其包括框架主体模块、前侧板模块、后侧板模块、左横梁和右横梁,在前侧板模块和后侧板模块分别设置在框架主体模块的前侧、后侧,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接于前侧板模块和后侧板模块上,其中,框架主体模块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粉筒上板、光扫描支撑板和底板。这样设置的框架结构,结构简单,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利于降低成本。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侧板模块还包括前侧上板,所述前侧上板可拆卸固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左上侧/右上侧,以在所述前侧板顶部形成一个侧开口。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横梁与所述前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横梁与所述前侧上板固定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侧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之间形成朝下的收纳开口,当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可拆卸固接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收纳开口与所述底板形成用于收纳纸盒的纸盒放置口。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纸盒从所述纸盒放置口进入后经所述滑道导向收纳至所述框架结构内部。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侧板上具有与所述图像形成室相连通的一个或多个粉筒放入口。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侧板模块还包括后侧上支撑板、数据支撑板、线束支撑板和电源防护罩,所述后侧上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后侧板的上侧,所述数据支撑板、所述线束支撑板和所述电源防护罩从上往下依次固定于所述后侧板上,所述数据支撑板位于所述后侧上支撑板的下侧。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定影支撑板,所述定影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后侧板模块与所述前侧板模块之间。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配色模块支撑板和至少一个消电灯支撑板,所述配色模块支撑板和各所述消电灯支撑板均固定在所述后侧板模块和所述前侧板模块之间,其中,各所述消电灯均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室内,所述配色模块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室外。

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打印机,包括所述的框架结构。

16、本技术的打印机,其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模块、前侧板模块、后侧板模块、左横梁和右横梁,在前侧板模块和后侧板模块分别设置在框架主体模块的前侧、后侧,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两端均分别固接于前侧板模块和后侧板模块上,其中,框架主体模块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粉筒上板、光扫描支撑板和底板。这样设置的打印机,其框架结构简单,降低了模具的复杂程度,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还利于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模块还包括前侧上板,所述前侧上板可拆卸固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左上侧/右上侧,以在所述前侧板顶部形成一个侧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梁与所述前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横梁与所述前侧上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之间形成朝下的收纳开口,当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可拆卸固接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收纳开口与所述底板形成用于收纳纸盒的纸盒放置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纸盒从所述纸盒放置口进入后经所述滑道导向收纳至所述框架结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上具有与所述图像形成室相连通的一个或多个粉筒放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模块还包括后侧上支撑板、数据支撑板、线束支撑板和电源防护罩,所述后侧上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后侧板的上侧,所述数据支撑板、所述线束支撑板和所述电源防护罩从上往下依次固定于所述后侧板上,所述数据支撑板位于所述后侧上支撑板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影支撑板,所述定影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后侧板模块与所述前侧板模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色模块支撑板和至少一个消电灯支撑板,所述配色模块支撑板和各所述消电灯支撑板均固定在所述后侧板模块和所述前侧板模块之间,其中,各所述消电灯均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室内,所述配色模块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图像形成室外。

10.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模块还包括前侧上板,所述前侧上板可拆卸固接于所述前侧板的左上侧/右上侧,以在所述前侧板顶部形成一个侧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梁与所述前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横梁与所述前侧上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之间形成朝下的收纳开口,当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可拆卸固接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收纳开口与所述底板形成用于收纳纸盒的纸盒放置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纸盒从所述纸盒放置口进入后经所述滑道导向收纳至所述框架结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上具有与所述图像形成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雄杰马千盛张军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