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354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及使用方法,涉及架空送电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空中高压线路连接时难度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包括压接管一和压接管二,压接管一套设于压接管二外,压接管一和压接管二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铝质线缆和若干传力杆,压接管一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旋入组件,旋入组件包括外层的外表环和内层的旋转环,旋转环转动连接于外表环的内壁,旋转环的内径自远离压接管二侧向靠近压接管二侧缩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及使用方法通过旋入组件将架空线路的内钢芯和外铝线一同旋入,将原本的两道加压工序简化为一道加压工序,减少空中作业情况下所需携带的相关工具,增强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架空送电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压接管,是指将两根管道分别从两头套入后通过液压机等加压机器将两根管道连接的一种连接件,当前,在空中送电线路的连接中,会采用压接管进行连接。

2、当前针对空中送电线路的压接管连接中,施工人员会首先将两端线路的外保护层剥开,随后分离内部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钢芯和外部其输电作用的铝线,并将切断部分外层铝线以方便后续套设,随后施工人员套设一个大压接管在一端线路的铝线外,接下来施工人员会使用小压接管将两端线路的钢芯套入后使用便携液压机压紧,随后将大压接管滑动到小压接管位置,最后施工人员将两端线路的铝线插入小压接管后再次使用便携液压机压紧,完成整个压接过程。

3、实际作业环境中,整个压接过程均需要施工人员在空中进行,施工人员需要携带较多工具,且需要依次进行两道压接管的工序,因此危险性和困难性相比在地面操作大大提高,切断铝线后会导致铝线边缘产生毛刺,毛刺与压接管的表面接触会导致刮蹭压接管,使铝线出现卡顿、弯曲等现象,降低了连接的质量,如果需要去除毛刺,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包括压接管一(11)和压接管二(1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管一(11)套设于压接管二(12)外,所述压接管一(11)和压接管二(1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铝质线缆(13)和若干传力杆(14),所述压接管一(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旋入组件,所述旋入组件包括外层的外表环(15)和内层的旋转环(16),所述旋转环(16)转动连接于外表环(15)的内壁,所述旋转环(16)的转动轴线与压接管的轴线共线,所述旋转环(16)的内径自远离压接管二(12)侧向靠近压接管二(12)侧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包括压接管一(11)和压接管二(1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管一(11)套设于压接管二(12)外,所述压接管一(11)和压接管二(1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铝质线缆(13)和若干传力杆(14),所述压接管一(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旋入组件,所述旋入组件包括外层的外表环(15)和内层的旋转环(16),所述旋转环(16)转动连接于外表环(15)的内壁,所述旋转环(16)的转动轴线与压接管的轴线共线,所述旋转环(16)的内径自远离压接管二(12)侧向靠近压接管二(12)侧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环(16)的内壁面材料硬度大于铝的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管二(12)的内径自靠近外表环(15)侧向远离外表环(15)侧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架空送电线路压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管二(12)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切割管(17),所述切割管(17)的内径自接近外表环(15)侧向远离外表环(15)侧减小,所述切割管(17)的外径自远离外表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法寿剑冬薛欢蒋涛涛董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鑫泰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